八月已经过半,最近广受关注的一条新闻是“江苏全省除南京、苏州市区外,拟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人口关系着城市的长远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放缓,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已成大势所趋。
据统计,新时代10年我国有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从乡村迁徙到城市,从村里人变为城里人。了解西方学者在城市研究领域的观点和成果,对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个进程很有裨益。
比如说,迁居到城里的人们,在享受城市各种繁华便利的同时,难免要诟病它的“缺少人情味儿”。一个人置身在都市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甚至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孤独,何以至此呢?《空间、城市与社会理论:社会关系和城市形态》一书作出这样的阐释:因为现代城市的信息过载和社交过载,个体在每一天、每一处都受到各种视觉的和精神的刺激,并对城市的这种纷扰氛围习以为常,报之以“断开连接”。
当你挤进满载的电梯时,当你在路口和他人一起等红灯时,你选择沉默,选择谁也不看,就好像你身边空无一人。这个举动属于一种社会行为模式。就是当与陌生人处于同一空间时,以无视作为回应。也就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所描述的,人们共处的方式就是佯装没有共处,交往的方式就是不交往。
因为现代城市将人们紧密地挤压在一起,个体在人群中有一种压抑和克制自我的倾向,这种压抑不仅会化为冷漠,也会不经意间催生出一种轻微的厌恶感,一种个体之间的陌生感和排斥感。要在拥挤的城市空间中与无数陌生人共处,这是可行的方法。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人们频繁与他人接触,但这些接触往往是短暂的、事务性的、偶然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学会保持社交距离,并催生出了冷漠、匿名、不近人情等种种社会心理,因此,大家邻里多年仍是点头之交,在路上迎面走过时并不交流眼神,对地铁车厢里他人的亲密举止完全无视……如此种种,看似冷漠,但也保障了个体的安闲宁静和相对自由。
《空间、城市与社会理论:社会关系和城市形态》分析指出,城市社会关系的特征是理性和匿名性,这是城市造就出的独特的社交形式,迥异于乡村社会关系的亲密和熟悉。不过,城市也会创造出一种“虚构的亲属关系”,从而为人们提供情感联结,比如移民聚居区里的社群、城市里的种族飞地等。
此书的作者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弗兰·杜金斯(Fran Tonkiss)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重点关注城市不平等、城市发展与设计、社会与空间划分及城市空间的社会经济组织。《空间、城市与社会理论:社会关系和城市形态》一书,主要考察现代城市中社会进程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凤凰教育出版社“城市研究系列”中最新的一本。
全书除导论和结语外,共有7章,分别论述社群与孤独、空间差异与分隔、城市的中产阶级化、城市文化与空间战术等主题。年轻的译者陈维桑认为,这本书类似于批判性综述,主要是梳理学科发展脉络,信息量非常大,特别适合专门的学科研究者阅读。普通读者要理解其中的观点和学术词汇,需要具备一定的预备知识。
确实,书中汇集了格奥尔格·齐美尔、瓦尔特·本雅明、路易斯·沃斯、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德赛都等诸多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学者的精彩观点,仅第一章就出现了20多位,研究背景涉及伦敦、柏林、芝加哥、波士顿、纽约等诸多城市。作者采用跨国、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引经据典,条分缕析,勾连理论与实践,给人诸多启示。
古人说,“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既是一个物理空间,又是一个感知空间,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创造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