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玠容貌复原图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晋朝人,字叔宝,小字虎,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卫玠迁移南方,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古代美男子卫玠 卫玠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其祖父卫瓘说:“这孩子与众不同,只是我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了!”年少时乘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阶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 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长大以后,好谈玄理。其后多病体弱,母亲常不让他多说话,遇到有好日子,亲友有时请他说几句,没有不赞叹的,认为他说到了精微之处。 琅邪王澄有名望,很少推崇别人,每当听到卫玠的言论,就叹息倾倒,为此当时的人说:“卫玠谈道,平子倾倒。”王澄及王玄、王济都有盛名,都在卫玠之下,世人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阶的岳父乐广,全国闻名,评论的人认为“岳父像冰一般清明,女婿像玉一样光润”。 朝廷多次征召卫玠入朝为官,征召的命令到来,卫玠都不赴任,很久以后,任太傅西阁祭酒,为太子洗马,其兄卫璪任散骑侍郎,在宫内侍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中原战乱渐起,卫玠因天下大乱,打算搬家到南方,母亲说:“我不能舍下仲宝(卫璪)离开。”卫阶把道理讲得深透,为了门户大计,母亲流着泪答应了他。 古代美男子 临别,卫玠对兄长卫璪说:“恭敬父、师、君的道义,是人们所看重的。如今可以说是献身事君,哥哥自勉。”于是护送母亲搬到江夏(今湖北武汉)。卫玠的妻子先去世,征南将军山简见到卫玠,很是器重钦佩。 山简说:“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贵贱,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于是把女儿嫁给他。接着卫玠进入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大将军王敦镇守豫章,长史谢鲲先前就一直尊重卫玠,相见很高兴,交谈了一整天。 王敦对谢鲲说:“过去王弼在中朝的谈吐像金声,此人在江表的言论如玉振,精微言论,断绝了又续接。没想到永嘉末年,又听到正始年间的声音,何晏如果还在,一定倾倒。”卫玠经常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 因王敦豪爽不合群,好居人上,恐怕不是国家的忠臣,卫玠谋求去建邺(今江苏南京),京师的人听说卫玠的姿容,看他的人挤成了人墙。卫玠因劳累成疾而加重病情,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当时的人说卫玠是被看死的,葬在南昌。咸和年间(326年―334年),改葬于江宁。 关于卫玠之死有两种说法: 看杀卫玠。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这种劳累,终于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 清谈而死。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大将军便邀来谢幼舆。卫玠见到谢幼舆,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卫玠向来体质虚弱,常常被他母亲管束住,不让他多谈论;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终于去世。
卫玠:古代美男
卫玠:古代美男 卫玠简介 卫玠(286—312。6。20),字叔宝,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玠生活在一个崇尚阴柔之美的时代,“花一般娇,粉一般嫩”,皮肤白皙如玉。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到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恰似白玉雕的塑像,街上行人纷纷赞叹:“谁家璧人!”因此史书常以“卫璧人”称之。 卫玠祖父卫瓘,西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卫恒,官尚书郎,又是有名的书法家。卫玠5岁时就很有名,被人们视为神童。他很早就开始研究《老》、《庄》。成年后,便以善谈名理而称著当时,其能言善辩超过了当时有名的玄理学家王澄、王玄、王济等人,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王敦说王弼“吐金声于中朝”,卫玠“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充分说明他在玄理学派中的地位。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洗马。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 中原战乱渐起,他便辞别家人,渡江南下,先至江夏(今湖北武汉市),隔两年,又往豫章(今江西南昌),于永嘉六年不幸卒于南昌。 少有盛名 卫玠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他的祖父卫瓘说卫玠与众不同,只是自己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卫玠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阶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1] 卫玠长大后,好谈玄理。其后多病体弱,他的母亲王氏常不让他多说话。遇到有好日子,亲友有时请他说几句,没有不赞叹的,认为他说到了精微之处。琅邪人王澄有名望,很少推崇别人,每当听到卫玠的言论,就叹息倾倒。为此当时的人说:“卫玠谈道,王澄倾倒。”王澄与王玄、王济都有盛名,都在卫玠之下,世人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玠的岳父乐广全国闻名,评论的人认为“岳父像冰一般清明,女婿像玉一样光润”。[2] 因乱迁居 后来,朝廷多次征召卫玠入朝为官,征召的命令到来,卫玠都不赴任。很久以后,担任太傅西阁祭酒、太子洗马。卫玠的兄长卫璪担任散骑侍郎,在宫内侍奉晋怀帝司马炽。[3] 永嘉四年(310年),当时中原战乱渐起,卫玠因天下大乱,打算搬家到南方,他母亲王氏说她不能舍下你哥哥卫璪离开。卫玠把道理讲得深透,为了门户大计,王氏流着泪答应了他。卫玠临别前,对兄长卫璪说:“恭敬父、师、君的道义,是人们所看重的。如今可以说是献身事君,哥哥自勉。”于是护送母亲搬到江夏(今湖北武汉)居住。[4] 正始之音 卫玠的妻子乐氏很早去世,征南将军山简见到卫玠,很是器重钦佩他。山简说:“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贵贱,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于是把女儿嫁给卫玠。接着卫玠进入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大将军王敦镇守豫章,长史谢鲲先前就一直尊重卫玠,相见后很高兴,交谈了一整天。王敦对谢鲲说:“过去王弼在朝中的谈吐像金声,此人在江表的言论如玉振,精微言论,断绝了又续接。没想到永嘉末年,又听到正始年间的声音,何晏如果还在,一定倾倒。”卫玠经常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5] 受士器重 卫玠因王敦豪爽不合群,好居人上,恐怕不是国家的忠臣,于是谋求到建邺(今江苏南京)。京师的人听说其姿容,看他的人挤成人墙。卫玠因劳累成疾而加重病情,于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当时的人都说卫玠是被看死的。卫玠死后葬在南昌。卫玠死时谢鲲哭他很悲痛,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悲伤,谢鲲回答说栋梁断了,因而悲哀。咸和年间(326年―334年),卫玠改葬于江宁。丞相王导告论说:“卫洗马确实该改葬。此人是风流名士,海内仰望,可以准备薄祭,来勉励旧日好友。”后来刘惔、谢尚共同议论朝中人士,有人问杜乂可以和卫玠相比吗?谢尚说他们二人怎能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容得下几个人。刘恢又说杜乂是貌清,卫玠是神清。卫玠就是这样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当时中兴名士,只有王承和卫玠为当时第一。 <hr 扩展阅读 爱美男—卫玠的妻子 温峤从来不知道卫玠的妻子叫什么名字,每次他总会冒出不同的称呼。比如今天,他就赤脚站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朝窗户喊,“漱石君[注一]!漱石君!” 因为初到卫家总是哭,所以叫她“阿涕”。 第二年卫玠突然开始叫她“比目鱼”,据说得自一声感叹,“哎呦呦,你怎么什么都长了,就鼻梁没长呢?” 后来再大一点,又叫她“妒津”。 过年时叫“怕鲸鱼的蒲牢”,因为她又吵又闹,像除岁钟敲起来没完没了。 于是留给温峤的印象,就是一个面部线条柔和,鼻梁较矮,四分之三侧面犹如比目鱼,边甩着鼻涕边大叫大嚷着跑过长廊,一头撞倒所有卫璧人崇拜者的大白胖子,同时一手端着一只砚台一手擒着一管毛笔,嘴里气哼哼地嘟哝“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春天叫她“细柳”,夏日喊她“青编”,秋夜唤她“樵风”,冬天?冬天是暧昧的“罗袜”。这种炫耀也未免太明目张胆了! “她总有什么缺陷吧!”温峤禁不住问。 “很丑。” “哎呀!” “她的字很丑。” “谁的字在你看来都是蜘蛛丝啊!” 这对青梅竹马的感情完全是在教习写字中建立起来的。“夹紧呀!你是死人吗?我一抽就抽出来了……”这样似是而非的教训时常让窗外人听到面红耳赤,其实他不过在教导她握笔姿势罢了,他翻出姑母卫夫人的《笔势》、父亲的《四书体势》源源不断地灌输,乐小夫人简直要沉溺于墨海了……她是个脾气火暴的小女子,一次卫玠问她完成练习了吗?她没有回答。再问时,她把瓷砚台砸了过来,差点把他鼻梁打断。母亲终于无法忍受,“胡作非为,也适可而止吧!” ……卫玠极其惧内,他的妻子十三岁。 他们订婚年龄很符合风俗。卫玠十五岁行冠礼时,乐广作为特邀嘉宾为他配剑;当晚,卫璪按既定仪式,书写写有双方出生年月、名字的订婚卷。 次年,司马伦废惠帝自立,超过十六岁的太学生全体委任官职……卫玠由乐广提名,辟为“太傅西阁祭酒”。订婚期也满,九岁的新娘迎入了洛阳的卫家私宅。 由于卫璪的儿子崇刚刚出生,这另一位 *** 来的亲人,对于卫玠而言,其全新感受——简直同婴儿没多大区别。 而温峤所目击的这次闹剧又是为了什么呢?她害了热伤风,鼻塞,念左思的《招隐诗》,“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卫玠便捏着鼻子学她,接着念,“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笑称她为“拥鼻夫人”。她便推推搡搡地把郎君撵出门外,躲在房间里硬不出来,卫玠只好赤着脚站在院子里,慢慢拍手,朝窗户喊她,“漱石君,快来吃糖醋知了!” “与您的短短相处……”她在窗户露出个脑门,非常光滑的脑门,就像个大馒头——温峤想她的年龄确实小得惊人——然后拿丝扇遮住脸,哭了起来,“流转无恒处,谁知我苦艰。”温峤也觉得她怪可怜的,毕竟九岁起就嫁到别人家去的不是他。 卫玠就那么站在狗尾草与蕨菜之间,金龟子爬过他的脚背,不得不时而金鸡独立,“至少,把鞋子留下。”可是她已经从前厅走掉,回娘家去了。 那天,卫玠没找到一双合脚的鞋子,因为四年前受到张罴的启发,又把他所有鞋袜席卷而走,好让他固守空房。她专藏鞋子,就像小狗爱臭脚。 “真是个泼妇啊。”卫玠无可奈何。 “那还不趁早离婚?” “毕竟,秀色可餐。” 现在她接近二十岁,枕在卫玠的腿上,两人就那么呆在江夏的阳台上,这个地方什么风景都看不到,一点也不凉快,热风吹过犹如烘鱼干;汗水扑哧扑哧地往外淌,卫玠为她擦掉额头的汗水,马上又湿漉漉了,就像一个千疮百孔的皮囊子。 她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木屐在合笼里。” 卫玠没及时反应过来。 “记得不要先放下裳再摆木屐——不过不那样,箱子就放不平整;不要吃太多李子,不要跑的太快,冬天不要赤脚走在雪地上……” “是啊是啊。”卫玠不知道怎样回答。 她很平静,“练字不要一口气超过三更……” 卫玠紧紧地搂住她,脸贴在她冷汗涔涔的耳朵上,“你会好起来的。” “别再为我担心。”她笑道,“我快死啦。” 于是,她死了。
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他真是被粉丝“看杀”的吗?
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美男”分别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卫玠能在四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其“相貌”绝对是不同凡响的。据说他相貌出众,风采极佳,清秀俊朗,冰清玉润。卫玠的舅舅是骠骑将军王济,此人本身也长得相当英俊,而且风度姿容,但是一见卫玠便自惭形秽,感觉自己相貌丑陋。有一个成语叫“看杀卫玠”,就是说卫玠由于相貌出众,前来观赏他美貌的人特别多,最终他心理压力过大而病逝,死时年仅二十七岁。想来卫玠的颜值放到现在也足以秒杀一群小鲜肉了。那么“看杀卫玠”是真的吗?首先我们要知道,追星族是从古自有的,古代的追星族的疯狂一点都不输现代追星族。据说卫玠只要一上街,当时的妇女们可一点都不含蓄,她们纷纷跑出去围观,还向他投掷水果。要知道卫玠从小身体就不好,经常生病,是一位病弱系美男子,想想他一出门就被团团围观,你推我攘的,可能还有人往他身上丢手绢,简直是寸步难行,他可能呼吸不畅再加上病弱体质,这么一折腾就这样死了。《世说新语.容止》上也这么记载:“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事实上关于他的死,说法就有三种,一是看杀;二是病死,毕竟他从小体弱,又常年奔波,英年早逝也说得清;三是谈杀,他是西晋人,要知道魏晋的知识分子都喜欢夜坐清谈,可能是因为他熬夜说得太多累死了。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卫玠,他这个人不仅有貌,还有才,是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卫玠出生于名门望族,他的祖父卫瓘更是当时权臣,官做到了太尉,卫瓘是个忠君之人,当时的皇位传给了太子,他质疑太子的智商,得罪了皇后贾南风。这晋武帝死后贾南风掌权,她便杀了卫瓘,祖孙被株连者共九人。当时,卫玠才六岁,因为他和哥哥卫璪在医生家中治病,侥幸逃过了一劫,可想而知家人惨死给年少的卫玠多大的打击。后来,风波渐息,朝廷为卫氏一族平反了,这才不用过东躲西藏的日子。经过那次屠戮,卫氏一族已不复昔日辉煌,后来朝廷多次征召卫玠入朝为官,征召的命令到了,卫玠以清谈静修为由拒绝,没有前去赴任。很久以后,他才去担任太傅西阁祭酒、太子洗马。之后胡人进入中原,战争四起,天下大乱,卫玠打算搬去南方,便费尽口舌说动母亲南下。他兄长卫璪不肯走,后来死在匈奴人手上。卫玠一家跑到江夏,妻子乐氏因旅途疲惫而死,征南将军山简见到卫玠,很是器重钦佩他,便将女儿嫁给了他。卫玠又往东行来到豫章,当时镇守豫的是大将军王敦,王敦见他一表人才,很是喜欢他,便邀来谢鲲。见到谢鲲,卫玠非常高兴,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后来卫玠在相处过程中发现王敦豪爽不合群,好居人上,恐怕不是国家的忠臣,不可依附,于是奔投东晋都城建业。建邺的官员们久闻他的名声,立即答应予以重任。江东人士早就听说他的美名,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卫玠因劳累成疾而加重病情,最终去世。总的来说,卫玠的死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最大的原因是他本就体弱多病,其二是旅途劳累加重了他的病情,其三是与谢鲲的一夜清谈加重了他的疲惫,其四便是那么多“粉丝”来看他,人山人海,围观的人像堵墙,不过这或许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慢慢地,人人都以为卫玠是被人“看杀”的,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杀卫玠”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四大美男”之一卫玠,这究竟是怎样的美貌?
古语有云,食色性也。长得好看的人总会受到格外的青睐,就算是在古代时期,古人也有着自己审美的标准,否则也不会出现古代四大美女和古代四大美男子了。甚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男子个个都会在自己的脸上抹粉。如果说起古代四大美女,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但是如果要说到古代四大美男子,可能就比较陌生了,但是事实上古代四大美男子个个都是不输于现代的那些小鲜肉的,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情更是一绝,完全就不是现在小鲜肉,所能够与之比拟的。比如说卫玠就是其中之一。卫玠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卫玠素有美玉之称,简单来说,卫玠的长相就像一块美玉般纯洁无瑕。虽然用美玉来形容一个男子,可能稍有一些奇怪,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在中国人的审美当中,君子温婉尔雅,似美玉无瑕是最高的评价,而卫玠便是如此。据了解,卫玠在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神态异于常人,连他的叔父卫瓘都说卫玠是与众不同的。卫玠年少乘车出去游玩,看到的人都认为他是玉人,甚至很多人和卫玠站在一起,都说自己形貌丑陋,但也有一些人表示和卫玠一起出去玩,就像是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甚是享受。从此也可以看出卫玠有着远超旁人的外表。不过卫玠并没有活很长时间,27岁就死了,正所谓红颜薄命,可能也就是这般吧,卫玠在20岁之后,非常喜欢辩论和人讨论玄理,卫玠本就身体单薄,再加上天天说话,所以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很快就嗝屁了。但是却也是在魏晋著名清淡名士和玄学家,可见他并不是虚有其表。卫玠的死亡很多人都非常的可惜,事实上,卫玠的死亡虽然和身体有很大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因为和他一起辩论说玄学是一种享受。所以很多人都想要和他一起辩论,看他说玄学时的意气风发的样子,才导致身体不堪负荷。不过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试问,和一个美玉无瑕般的男子一起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又有谁能够拒绝的了呢?当然,这和卫玠本人爱玄理,学辩论也脱不了关系。否则也不会沦落二十七岁就惨死了,但是若是卫玠稍微丑一点,可能也不至于有如此趋之若鹜的人,和他一起辩论玄学了吧,果然是红颜多薄命,就算是长得好看的男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容貌复原图 无数女人的完美标准
若是形容一个男人长得好看,总是会用“貌若潘安”来形容。而潘安正是有着古代第一美男之称的绝色男子,但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谁都不知道长什么样。不过潘安容貌复原图在网上流传了许久,很多人得以通过复原图一睹真容,当真是无数女人心中最完美的标准啊。
揭秘潘安容貌复原图
很多人都是颜控,长得好看的自古以来就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比如古代第一美男潘安,不仅美貌还有才华。若是生到现在,肯定也是受尽追捧的。很多人也对潘安容貌复原图非常感兴趣,想知道这绝色的美男子究竟长得是如何的面容。
这几张就是网上流传的比较广的潘安容貌复原图了,是不是觉得完全不失望,这样的一个大帅比,简直满足了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标准啊。大家应该听过掷果盈车这个成语吧,说的就是潘安,潘安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
即使是在含蓄矜持的古代,潘安的容貌都使女子们忍不住想要去吸引他的注意,也许其真实面容还要更胜复原图一筹吧。而潘安不仅美貌,并且还是个超级情痴,在古代简直就太难得了。而潘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犹如传奇一般。
痴情美男潘安
潘安出了貌美之外,还十分的痴情。“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获。引领讯归云,沉思不可释。”是潘安《内顾诗》二首之一,亦是他遥寄未婚妻杨蓉姬的山盟海誓。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长什么样子?
说到女人美,大家一定能想到咱们古代的四大美女,说到男子帅,那肯定是貌若潘安这个词了,所以潘安可以说是咱们帅哥的代表了。潘安是偶像派,美姿仪,不但长得帅,气质还很特别。帅到一出门很多大姑娘小媳妇都要看,还要送花送果,就像现在机场等明星的粉丝,这个在古代,就算魏晋开放风流这个足以证明,他不是一般意义的帅哥,应该是顶流偶像派帅哥。潘安应该很有文采,有潘江陆海的说法,他的诗赋悼文流传下来很多,藉田赋文采太好了,马屁拍得太好了,让当朝权贵忌惮,闲居赋里有拙政园名字的由来,写得悼文特别多,关于妻子和妻子家族的尤其多。感情真挚,用词讲究,有堆砌辞藻之嫌,但是魏晋文风本来就有点。潘安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出生于书香门第,家里几代人一直都是文官,到了父亲还是个太守,放现在也算富几代,官几代,清白人家。他从小就很有文采,小有名气,被他未来岳父看好了。从他的朋友,夏侯湛,挚虞等人看,他人品应该是不错的。潘安对待感情,应该还算是专一的,他或许迂腐或许害怕老婆家族的势力,也或许他真的是正人君子,他的确没什么绯闻,但是他老婆死得很早,应该是他40岁左右,有一些证据显示他没有再婚,但是他和挚虞的信,显示他再婚了,取得王姓女子。潘安的母亲姓王,这样看或许有几分真,以前的人很喜欢和亲戚联姻。潘安的妻子是伯爵的长女,他老婆算荥阳的大家族,也是口碑很好的家族。潘安不得善终的人。之所以没有被后人赞誉,因为望尘而拜,陷害太子,被夷三族。按当时来说谄媚,急功近利,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小人!所以男人样貌如何并不太重要,最终留下的还是人品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