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高效课堂

时间:2024-05-30 16:43:20编辑:思创君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利用放下午学后的休息时间认真学习完视频后,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为新时期教育战线上的我们要积极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去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轻松地练、科学地评,尽情地扮好“主人”这一角色,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使语文教学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成为一泓“活水”。 一、让学生充分地“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并适时地点拨、引导,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引导学生理解了“雪中送炭”这个成语的本义,比喻义后,引导学生分别从“空着肚子”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想像到当时志愿军战士们急需帮助的困境;联系“带着”、“顶着”、“冒着”三个动词,理解了送打糕的不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娘给了志愿军战士强有力的支援。至此,学生不但理解了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且懂得了大娘送去的不仅仅是打糕,更多的是鼓励、关怀与爱,它激励着战士们勇敢地战斗,从而对“雪中送炭”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练习朗读,边读脑海中边想像当时的情境,使他们更深地体会到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一中心。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还必须做到朗读形式多、层面广,使学生百读不厌,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通过长期的阅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不但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自读自悟的沃土上,培植了创新意识的芽,蕴育了创新意识的花。 二、让学生大胆地“想”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常常成为人们互相勉励之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是当代企业家们的豪言壮语,从中表明想象和创造是多么难得和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想象,甚至是猜想,可以经常问学生,假如你们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们会怎么做呢? 如:在学完《新型玻璃》一文后,我问学生:“你们认为除了课文中讲到的五种新型玻璃,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哪些玻璃,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经常的训练,学生们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好奇地“问” 疑是思维的开端,要鼓励少年儿童好奇好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因为任何压抑、干扰都将会使创造的心灵受损。因此,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情景,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让每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如:我在教《中国石》一课时,在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看了这个题后有什么疑问。学生立刻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称一块石头为中国石?中国石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石是怎样发现的?等等。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让学生自由地“议”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多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组织学生课堂分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因此,将“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有机、恰当地引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咬文嚼字”、“议论纷纷”,特别是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更应让学生品个够、议个透。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书本和实际生活中找到根据,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议论、品评活动中自己去尝试语言、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会运用语言。对于学生的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善,只要学生在思考,只要他们敢说,就应及时给予适宜评定,进行指导、表扬和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 如:我在教《金色的海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到课文是一篇语言文字优美,儿童气息浓的好作品。编者的意图在于教育学生养成不随便接受别人赠物的品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不拘泥于传统,可引导学生议论:在帮画家叔叔看衣服后,小姑娘该不该收叔叔所赠的贝壳?换了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不能收,要助人为乐,不图回报;有的学生说应该收,是劳动报酬。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都加以肯定,并且指出前者做法应大力倡导,后者行为也是道德允许的,只有不劳而获、意味索取才应该坚决反对。这样,打破了盲目顺从,迷信书本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突破了常规和经验的禁锢,才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才有可能走向学习的成功。 五、让学生轻松地“练” 我们要改变以往上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练习常常被搁至课尾、拖至课外或满堂练习等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做法。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并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如:我在教完《白杨》一课时,可以设计为“课文表面上是写白杨树,实际上是写__________,是一种借物喻_______的写法。父亲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__________的志向,同时希望子女也能像白杨树那样____________”的课堂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轻松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质疑解疑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让学生科学地“评”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指导、鼓励和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生朗读《我家门前的海》一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同学或自己朗读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评议,可以自评、互评相结合。在评价中或指导、或表扬都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朗读的能力向前不断地发展。 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去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轻松地练、科学地评,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乐于质疑问难、解惑释疑、自主探究、拓展思维。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地闪现,这样就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水”,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质。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如何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合了现代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教师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模式进程中,积极打破传统的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科学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学习,增加讨论环节,以学定教,力求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老师深信: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发展为宗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全面落实“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重新建构崭新的、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正走入教与学矛盾冲突的发展瓶颈。既要改革以教师为主角不顾学生感受的注入式教学,又要反对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散漫式教学。于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试图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一.以人为本,教学相长
   传统的教学,真正忽略的是人的发展。过去的我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精雕细琢了每个教学环节,尤其是上公开课、评比课,更是耗尽了全组乃是全校老师的集体智慧,课堂上学生按教师预设的套路走,老师成了出色的领衔主演。结果是学生成了老师的最佳配角。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实现我们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首先我们通过自学、研讨等方式多次再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核心理念;利用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的机会学习、探讨课改名校的做法,从而使我们对全国及整个上海课改的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增强了改革的紧迫感。二是结合我校实际,经过筛选,我们积极学习山东杜郎口,南京溧水东庐中学的课改经验,尝试并体验返璞归真的以人为本的人性教学。如今我们已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则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我们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着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空间,促使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敢说、会说,愿意并善于同他人合作。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由过去被动地接受、自我封闭、等老师教,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现在我们组的语文课堂教学已实现了几个转变:不是老师的主讲堂而是学生的主学堂,不是一言之堂而是百家争鸣,不是靠死记硬背的积累,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不是被动的接受式而是主动地探究式。也改变了一种评价:不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以学定教;实现和谐自由的课堂,真正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体验着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二、教有目标,学有方向
   所谓教有目标,就是指在教学设计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堂进行目标的设置,这是语文课堂从单调平面的教学向丰富立体的教学转变。三维教学目标,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把握和调整。因此,在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着眼点。如:目标的着力点、内容的重难点、资源的开发点、落实的知识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等。
   其次我们通过多种途径的摸底调查,力求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等等。
   另外我们还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时,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前提。如: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对知识有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领会;有利于学生运用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等。
三、以学定教,自主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往往是思路宽阔、思维活跃的学生,这时便出现了教师的既定目标与学生的旺盛求知欲之间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隐性的教学矛盾,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我们初二语文组运用东庐中学的“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学前给学生下发讲学稿。 我们的课堂模式是:1.揭示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认准学习的重难点;3.学生小组研讨,提出存在的疑难问题;4.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5.拓展训练;6.归纳综合。
   一份讲学稿通常包括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等几部分。学案是讲学稿的核心,它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学会自学,激励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体现教师必要的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艰苦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讲学稿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质量优劣,为此,我们一方面努力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强调备课组的职责,实行三级备课制。主备人拿出草稿后,全组老师根据单子自己先备,在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时讨论修改定稿,由组长交教研组长审核后付印。集体备课还备展示形式、预见性问题、预见性措施、点评语等。
   在强化自主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对学习小组的建设。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初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蔚然成风,给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具体作了以下尝试。一是选定好组长并对其进行培训;二是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三是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包括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见解的习惯、会听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四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五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四、积极尝试,小有成效
   1.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以往常规的课堂,活动展示更多倾向于个别学生,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每一位学生必须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环节,即使小组成员不进行全班展示交流,但每一位学生也至少经历了两次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课上就成了积极主动者,参与学习的投入程度大大增强,从而达成了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目的,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提高。
   2.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新模式下的课堂已不再由教师主宰,学生们有自己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他们可以或自由诵读,或角色表演;或默默静思,或大声发言,不必“循规蹈矩”。学生人人可以发表独到的见解;发言不必老师点名,展示自己的机会明显增加。智慧的火花因合作探究而生,迷茫的困惑因集体讨论而豁然开朗。学生敢于发言,不再拘谨呆板,乐于自我展示;展示能力逐渐增强,小组活动更加积极,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3.自觉践行课改新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尝试,我们明确了在课堂的角色,接受了课改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实践,并有自己的思考。
   4.师生共享学习的快乐。我们初二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在讲学稿的引导下,充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展示——反馈。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收获快乐;在交流合作中解决疑难,互相促进;在展示反馈中提升了各种能力;在相互融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带来了创新与活力,教师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收获着、享受着快乐。
   课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探索,更需要信心和勇气。一年多来,初二年级组语文教师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花费了不少心血,但就目前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科学地构建初中语文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当前我们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而且还将是一项长期、光荣、艰巨的任务。


浅谈如何走进语文生本高效课堂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学生就像花木一样,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内在潜质和外在表现,他们是天性的个体和浑然天成的群体,是“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就要根据不同个体特性以及群体的共性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模式,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体现。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这是阅读教学观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清晰的一个认识,必将引领我们走进新课改的福地,达成阅读教学的理想愿景。带着对生本教育的思考,我们在研讨《最后一头战象》时就注意了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真正实现了生本高效的课堂,同时也带领每一位听者真真切切地走进语文,去感受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一 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文本 从阅读教学来说,首先应该是学生自己和文本的对话,其次才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对话。离开了学生自己和文本的对话,后面的几种对话就会落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也就会落空。我们要教学生学语文,自然少不了备怎样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备自己怎样和学生一道和文本对话,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确定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教学流程的设计。 因为《最后一头战象》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厚重的历史,沉封的记忆;生动的语言,具体的细节;深深的情,深深的的义,学生要如何才能理解透彻,要如何才能实现深层次的阅读和理解?备课时,我们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寻找教学的突破口,我们想:可以抓住一条线来进行教学,可是这条线在哪里?是抓住动物与动物之间,还是抓住人和动物这条主线呐?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文章中最打动人的片段来理解,可是学生会被打动吗?这篇课文要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呢?《最后一头战象》在教材中不是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要求体会作者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怎么教,怎么用,很值得讨论。方法的东西不是教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感受到的。我们设计了主要内容和品细节两条线,两条线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法,但怎样让方法的悟得和内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让人觉得方法的引导很生硬很概念化呢?这是篇很悲壮的课文,文章情感情很浓烈,但老师的情感怎样自然融进去,而不显得装腔作势呢?我们都在认真的思考这些问题。 二 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是教学的设计理念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别人教案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根据苗蕊老师的特点设计教案。这是我们的教案的设计理念。苗蕊老师语文基本功扎实,情感丰富,刻苦努力,板书工整认真。但工作时间短,课堂驾驭能力稍显不足,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教案所要思考的问题。三 集思广益,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其次,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在《最后一头战象》教案雏形中,我们长文短教,抓住重点句段、重点字词,采用“读、思、悟、谈、写”的方法。通过一遍遍的试讲,虚心听取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终于形成了一篇较成熟的教案设计: 课前交流的目的就是让师生放松。设计一个与课文有内在联系的小游戏。我们准备了一组表现动物之间情感的图片,让学生配台词,这个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思维也很活跃,游戏很巧妙地与课文联系,为走进嘎羧的内心作下情感做好铺垫。 1. 开课从一条爆炸新闻入手。引出作者沈石溪。并对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有个简单了解。动物小说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生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和最后沈石溪的话首尾呼应。然后从课题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齐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质疑问难的环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然后提问战象给你了怎样的印象?并出示嘎羧的图片,初步感知战象的英武豪迈。 2.师生互动,交流体会:老师先来谈自己的体会,初步了解动物小说特点曲折生动。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感觉课文篇幅较长,情节曲折生动,深深打动了我,现在请同学们集中精力,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那些情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深深打动了你呐?一会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快速浏览课文,梳理小标题是为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也教给学生快速浏览的方法。提出速读的要求方法,捕捉到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我们随机板书:“重披象鞍”“告别村民”“重临战场”“埋葬自己”。从而以时间为序理清了课文脉络,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并教给学生,读篇幅较长的课文就要用梳理小标题的方式抓住主要事件学习。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长课文短教。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从整体入手,初步理解动物的情怀。3.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是我们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们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的体会,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品细节也是长文短教的好方法。既然要品,就要品透了。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开始的设计是学生只要谈到其中的一个词,就引到象鞍。但后来感觉学生理解的不太深刻。后来把教学设计改为学生把这些细节描写的词语全部找到后,并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后,再接着问:“一个什么样的象鞍让嘎羧有如此异常的举动”学生在文中找到,读一读,再出示象鞍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让每个人对嘎羧又有了新的认识——“嘎羧要找回的是那段过去的历史。”什么样的历史,学生的思绪“唰”想到了1943年打洛江畔那场惨烈的战争,再读,惨烈溢于言表,敬重溢于言表,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嘎羧为什么会在一见到象鞍久久地摩挲的原因,然后想象让嘎羧内心情感更加丰富。由“嘎羧为什么会在见到象鞍久久地摩挲”展开想象,它会看到些什么?它会想到些什么?学生谈体会,这样让嘎羧的内心情感更加丰富了。 再读这个片段,便很容易就抓住“一下子”、“呼呼”、“摩挲”和“泪光闪闪”几个词语有感情朗读,对嘎羧,在那一刻也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通过换词训练,用溶解的方法,把“久久地,呼呼”去掉,进行对比学习,请同学们体会具体描写的作用,体会到位会,总结出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特点是抓住具体行为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领会表达后教师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这里体现了重视朗读的设计理念,课堂达到一个小高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很自然的融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也体现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设计理念。这也是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沈石溪好的写作方法,将来可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对话教学,体会情感 我们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我们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嘎羧,了解嘎羧,体会一个英雄的高尚情怀。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在“告别村民”这部分的学习时,加上了原文对嘎羧年老体衰的描写,教师配乐渲染,随机提问它走了一圈,一圈,又一圈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感知嘎羧的内心世界,想象它会想说什么,从而体现出嘎羧的重情重义。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更深入地走进嘎羧内心中去。教师趁机指导学生齐读。读后总结沈石溪抓住具体行为,这样达到了言犹尽而意未尽的效果。5.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它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6.前后对比领会表达在教学重回战场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处,从嘎羧重回战场的吼声入手。“这吼声,让它身体——;这吼声,让它四条腿——; 这吼声,让它一双眼睛——; 这吼声激越悲壮——。” 吼声中我们看到了重回战场的嘎羧,出示披挂象鞍前的嘎羧形象,前后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领会表达。体会到嘎羧之前的年迈体衰,重回战场的英武豪迈,威风凛凛。这哪里是一头垂死的老象?这分明是一头战象——这哪里是一头象?这分明是一头善良忠诚英武豪迈的战象!这样一头活生生的战象形象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昔日的年轻不再,昔日的战场不再,但嘎羧的勃勃雄心还在。此时此刻嘎羧还会吼叫些什么?拿起笔来,写写真情告白。这是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这样一堂课中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想象说话,对比阅读,动笔写写,抒发了学生的感情,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5.组合读和想象相结合,读中悟情,收获感动 在学习本文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男女生组合读,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结合课堂小练笔引导学生们思考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教师进行点拨升华,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它当时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重点抓住一处嘎羧重回战场那动人的一幕进行组合的朗读,配上音乐,烘托文章。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善良,忠诚情怀,组合朗读这样把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此时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人性得到了提升,反思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最后出示沈石溪的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作为学习本节课的结束语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并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后面的情节中作者又是如何抓住具体行为体现动物的特点,它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引发学生学习下节课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把“导、学、议、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落实“生本、师本、高效”紧密结合起来,力争教会学生阅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自觉与不自觉地实践着“生本教育”,并获得了不菲的收获,“生本教育”已经沁入我们的心脾,身“轻”如燕的教育者必将乘着新课改的东风,踏着“生本教育”的阳光大道扬帆远航!


“生本课堂”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

在开始生本教学研究中,我发现这样几点问题值得引起我们注意:
第一,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有的老师觉得:课上,交给学生问题,学生准备,再交流,也是先学,答案是否定的,生本教育中所谓“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将新知识、新任务提前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思考,也就是自己学,让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胸有成竹,有备而来,让课堂成为展示先学的舞台。有的学校和老师认为一二年级不适合做生本,也是错误的认识,也许有老师要问:一二年级的孩子这么小,能养成这个习惯吗?我想:生本教育模式从入学开始,养成习惯,才更有发展潜力,试问若是中年级或是高年级凭空做起,不是一样从零开始,而且半路杀出的学习方法难道是对一二年级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所以,生本绝不是中高年级的事情。无论路有多迷茫,我们还是竭尽全力寻找着回家的路,以生为本是方向,比起漫无目标的走,当然容易的多。
第二点,前置性作业布置。在各类观摩课,常态课上,常看到老师设置的前置性作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前置性作业是任务性作业极少,腾出时间给孩子大量阅读,预习。有的老师要问,大量查找资料,我们都是做过的,不见其效,其实,以往我们让学生在课上交流搜集的资料,在生本课堂上是要求学生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汇报给同学。大家都知道,要与人交流是需要思考的,尤其是将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首先,他要吸收这段文字,还要通过逻辑思维使句子完整通顺、讲得生动。课前,学生大阅读、课上大交流,久而久之,语文能力不是无形就在提高吗?要比我们逐字逐句的帮助他咀嚼,消化吸收,来的不是自然和有效吗?
前置性作业设计是要动脑的,一定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抓住知识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起点、用最直接的方式交给学生。“低入”。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真正的“低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坚实的支持、清晰到位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去感悟知识。
第三点,生本教学中的大阅读。难怪我们的教育被人戏称为“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我们甚至二三十年来都拿着同样的备课稿去给学生们讲课,这样的教学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啊!束缚,束缚,还是束缚。束缚中包涵了对教师能力,对学生能力。
暂不说阅读教学策略,单是阅读一个字眼,就让我们联想起,犹太人嗜书如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在以色列,平均每6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我国学校和学生的图书拥有量是很可怜的,民众阅读相当匮乏。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在以色列本土,大概有600多万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不超过3000万人。这个在公元70年以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并寄人篱下的民族,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世界级杰出人物?
马克思、爱因斯坦、卓别林、毕加索、、卢森堡、基辛格、摩根、巴菲特……在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和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占美国总人口2%—3%的犹太人占了一半;在全美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人占1/3;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1/4,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1/3;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60%……不胜枚举。一个民族获得这些杰出成就,靠的是什么?是智慧。而智慧的背后,是犹太人精神成长历程中对于书籍宗教般的情怀。
很多人说,我们天天不都在读书吗?天天都在看教科书、教辅书。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阅读观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这些书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很安全又容易吸收。但如果一个孩子终生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孩子。每个孩子在两三岁之后就要开始自主进食,甚至更早。教科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的阅读,就不可能走得很远,精神发育肯定不健全。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所以,我们应该向生本语文教学以大阅读为核心看齐,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引写的。
第四点,小组评价。大家都在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课上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交流,这里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交给小组最恰当,如:晏子使楚一课,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围绕晏子的第一次反驳过程,结合前置性作业,抓住描写晏子动作和语言的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夸父追日的找到夸父想法神奇感动你的句子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汇报。一定要有一个对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评价的具体评价方式。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好学,善于思考,还要形成生生互评,组组互评,更要有具体的评价结果。
作为我们一线教师,在自己班级里做一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实验,完全可行。只要坚信自己行动的价值,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


上一篇:百元创业

下一篇:范海辛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