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

时间:2024-06-05 06:05:58编辑:思创君

货币银行学和货币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1、内容不同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是货币供给和需求、利率的决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宏观金融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货币金融学在体系结构设计、知识面的涵盖方面整合了传统货币银行学与现代金融学的内容,反映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发展,构建宽口径的金融学知识体系,体现金融学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2、侧重点不同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国际金融是金融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和金融学相近的专业是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学和金融学的主要区别在于金融工程侧重于数学方面,金融学范围更大,其实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的东西在范围上差不多但金工的数学要求高。货币金融学侧重从货币制度破题描述金融发展进程,全面介绍当前金融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等内容。3、性质不同货币银行学是把货币和银行的行为、决策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其产生发展原因离不开对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判。但是银行不是唯一的金融体系构成,在今天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地位已经受到在本市场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双重冲击,并且伴随金融创新,对银行地位挑战严重,根据这种趋势,所以把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和包括证券保险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一同纳入考察范围,就成了货币金融学。

金融学就是货币银行学吗?

金融学只是经济学学科下的一个学科而已。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经济学下设以下二级学科: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技术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物流经济学工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建筑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价格学旅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防经济学经济学其他学科。从理论上说,经济学的范畴远比金融学大得多。说通俗点,经济学偏于理论,长于思辨。金融学偏于应用 ,长于实践。拓展资料:历史起源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这时,开始注意对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金融学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为什么会下降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跟资金供求状况有关,在货币供给一定时,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导致利率下降。而在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因此在存在未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总收入水平。扩展资料实际货币供给是以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即以实际货币的购买力衡量的货币供给。将名义货币供给(MS)与一般物价指数(P)平减后,即可得实际货币供给。利息是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因而利率是借贷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借贷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普通商品一样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其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货币供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率水平

货币供给增加,为什么降低利率?

因为市场上钱多了,借钱就容易了,利率就低了。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在货币供给增加时,居民手中的实际余额增加,人们会将手中的多余货币用来 购买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比如债券,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利率)成反比,随着人们不断的购买债券,利率便会下降。直到货币市场的供需达到新的均衡。对商品市场的影响,IS曲线,利率下降,投资会增加,进而需求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通过乘数作用,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产出增加,价格上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变化的是产量增加,价格并不会马上做出反应(因为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存在),供给增加一段时间后,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引起工资上升,价格上升(工资是成本的主要成分,价格确定机制为成本加一定利润)。这个过程就是AD曲线沿着AS曲线上移,表现为产出增加,价格上涨。以上是短期分析,长期内,最终的结果是价格上涨,产量恢复前期均衡水平。随着价格的持续上涨(价格预期的作用),产出保持在潜在产出水平之上,就业增加,工资增加,价格增加,最终会导致产出减少,总供给曲线左移,直到产出水平回到前期均衡水平。分析逻辑要搞清楚,短期和长期要搞清楚:货币供给首先影响的是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新均衡的变化导致新的利率水平,利率水平通过对投资的影响引起商品市场,总需求的变化。所以短期内首先变化的是利率,然后是产出的大幅增加,而价格水平的上涨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反映出来。长期内利率会怎么变化,居民实际余额减少(M/P),为了满足交易需求,将减少持有的金融资产,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M1=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3=M2+其他金融资产。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上一篇:小学课文朗读

下一篇:五一祝福语九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