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杨贵儿子干啥
目前为止,网上或是小道消息均没有相关报道,所以红旗渠杨贵儿子是干什么的,至今无答案。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林县遭遇旱灾,人们的生活用水极其困难,很多村落都需要到10里地之外的地方担水吃。1954年的时候,林县再次发生干旱,6月份的时候,旱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当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坐立不安,在经过与大家的商讨之后,他与县长李贵、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决定,每人带一组人,各自从漳河、淇河、淅河向上游寻找水源。三个人历经很长时间的寻找,发现山西长治县的浊漳河水源丰富,7.3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令几个人欣喜若狂。王贵率领林县全体人民,历经数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道壮丽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杨贵为何没被重用?
因为杨贵提出的方案不合理,所以被否决了。杨贵(1928年5月28日—2018年4月10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红旗渠总设计师、原安阳地委书记、河南林县县委书记。2006年3月,中央批准职级为副部长级。2006年8月,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待遇。其在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主持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杨贵,1954年4月,2 6 岁那年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给它改变了不可,他当年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林县位于河南正北靠近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地方,是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荒山。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款项、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