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说的故事有哪些?
春节传说的故事有:1、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2、这年除夕,“年”兽闯进村。它看到一户人家烛火通明,门贴大红纸,“年”狂叫着扑过去。接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不敢靠近。这时,院门大开,只见老人身披红袍在院中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走了。这事很快就在别的村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3、从前,有一个叫“年”的野兽,每年的最后一天,年都会来到一个村里吃人,有一次,碰巧一位老人来到了这个村子,老人说,有他在,不用担心会被年吃掉,于是,老人让人们把门贴上春联,在屋子里点上蜡烛,年来了,他们放起了鞭炮,把年吓走了,那个老人也不见了。这就是春节的来历。4、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5、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
关于春节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故事有如下:一、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画上神荼、郁垒,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二、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三、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四、有一只福气猫,过年的时候,他会出去送红包。走了一家,又一家,红包送了一个又一个。天快亮了,福气猫走到了年糕师傅家里。年糕师傅还在不停地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辛苦的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可是,红包已经送完了。福气猫不停地给年糕师傅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年糕师傅笑嘻嘻地端来年糕,送给福气猫。福气猫还在一个劲儿地鞠躬:“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贴在了年糕上。“哈哈,我的年糕成了福气糕啦!”年糕师傅喜欢得满脸都是笑。福气猫给每一块年糕都印上自己的笑脸。他一边印,一边对着年糕说:“恭喜恭喜!”每一块年糕都成了福气糕。福气猫的笑脸印在年糕上,好像在对大家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买了福气糕的人,都把钱放在红纸包里给年糕师傅。年糕师傅收到了很多很多红包,大家都说,最辛苦的人,应该是最有福气的人。从那以后,大家都把年糕叫作福气糕,把年糕师傅叫作福气师傅。五、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的故事传说有哪些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家人带来好运。春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春节也有很多民间传说,那么你了解哪些呢?春节传说一:万年的故事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春节传说二:饺子里放东西的故事“为什么要在饺子里放东西呢?”老人的说法是:“过年赢个好彩头”。饺子里放东西这个习俗起源于晚期时期的慈禧太后,她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她有一个习惯,每年大年三十,都领着皇后和众嫔妃们一起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当然,说是亲自动手,但实际上还是太监和宫女代劳,她在旁边站着指挥指挥就行了。慈禧太后参与的这锅饺子,她都会提一个要求:要把四只小金元宝包进去,看谁能吃到。那些伺候在一边的太监,都很有眼力见,他们会牢牢地记住哪个饺子是包了金元宝的,煮熟之后,捞起来奉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每年吃饺子,都会吃出四个金元宝来,大家就赶紧在旁边贺喜,慈禧太后就会觉得自己中了彩头,很高兴,觉得自己很有福气。1908 年,也就是慈禧太后去世的那年,很意外的,她只吃到了三只金元宝。可能是因为当时清朝快要灭亡了,她身边的太监们都不太负责任了,把第四只金元宝饺子捞给了当时的隆裕皇后。慈禧太后这下肯定该不高兴了,太后不高兴,后果很严重的,怎么办呢?隆裕皇后很聪明,她偷偷地把金元宝塞给了管事的太监,太监又把金元宝偷偷放进锅里了,谎称是煮破了。慈禧太后一听,金元宝在锅里,没人抢自己的彩头,这才又高兴起来了。春节传说三:年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这种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凶猛异常。年兽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会上岸。到了除夕这一天,年就会出现在各种地方去吃人,年兽凶猛异常,为了躲避它,人们只好在除夕之夜把老弱病残送到深山老林里避难,青壮年的男人留在家里拿着大刀锄头,把门反锁着,生怕被年给吃掉。 人们反锁着家门坐在一块,互相壮胆。当人们饿的时候,就开始做饭,切菜做饭的声音很大,不久之后年兽就来了。看到屋内灯火通明,年兽兴奋不已就要冲进去,谁知道,突然一阵响声,看到里燃起一团火红篝火,原来是一堆竹子正在“噼噼啪啪”地作响。年兽看到后瑟瑟发抖。人们才发现年这种怪兽怕火光和声音。于是在年兽将要到来的时候,人们提前贴红纸、挂红灯笼,放鞭炮来驱赶年兽。年兽被赶走以后,人们总会高兴地互道:“又熬过一个年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在这一天除掉了年兽,就把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作过年。春节传说四:倒贴福字的故事“福”字倒贴在民间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过年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春节传说五:年糕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有一个大官叫伍子胥,他是吴王阖闾手下的重臣,还是姑苏城(现在的苏州)的营造者。当时为了防止外来者的侵略,伍子胥带人修起了著名的阖闾城,它就是姑苏城的前身。城修好后,伍子胥对心腹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人民受饥,可以在城门下掘土数尺,就可以找到食物。”后来,伍子胥遭人陷害自杀身亡。越国乘机伐吴,战事连绵,当地饿殍遍野。危难时,有人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就暗中在城墙根下挖。这一挖不得了,原来城基是用糯米制成的砖石,人们把它挖出来制成食物,渡过了难关。这种食物就是年糕。后来,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年糕来祭祀伍子胥,另外,年糕的发音跟“年高”一样,人们觉得吃年糕有“年年步步登高”的意思,觉得它是一种吉祥的食物。所以如今除了饺子外,很多人过年期间还会吃一种食物:年糕。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关于春节的故事传说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