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分数
陕西师范大学分数为:582分。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该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现任党委书记李忠军,校长游旭群。校训为“厚德、积学、励志、敦行”。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1944年和1945年创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将西安师范学院(前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81年11月,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截至2022年3月31日,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社科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本科专业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陕西省特色专业22个。
陕西师范大学初试成绩公布时间
陕西师范大学2023考研成绩公布时间:2月21日-22日起。考生成绩在公布前,各试卷评阅点及学校已经组织人员对考试成绩进行了反复核对。考生本人如对成绩有异议,可按以下要求申请复查(不受理非考生本人申请)学校收到复查申请后会组织专人复查,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试卷。成绩复查只检查试卷是否存在漏阅、加分或登分错误等,不会对试卷进行复评。如成绩有误,学校将于2月24日前电话告知考生本人,并按程序报上级部门纠正。无误者,学校不再告知。考生成绩在公布前评阅点及学校已经组织人员进行过反复核对。 统考科目采用网上阅卷,每题都由多人批阅,不存在试题漏改、加分及登分错误等情况,故不对统考科目成绩进行复查。若对自命题考试科目成绩有异议者,可按以下要求申请复查: 申请时间:2月15—17日,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过期不再受理。 在2020年的“国家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未公布前,各位考生可参照2019年“国家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估算本人成绩情况。如有意参与我校调剂,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调剂信息。
陕师大考研复试线什么时候出
陕师大2023考研复试分数线3月21日出来。陕西师范大学介绍:(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创始成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院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管理
陕西师范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
陕西师范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为2月22日。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该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校训为“厚德、积学、励志、敦行”。学院建设:截至2022年3月31日,学校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部),本科专业71个。拥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有专任教师2010余人。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据学校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学校有专任教师2010余人,其中教授590余人、副教授820余人、博士生导师510余人、硕士生导师990余人。有国家级人才94人次,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76人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特聘教授1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青年学者2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2人,另外还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