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文物

时间:2024-06-25 21:03:18编辑:思创君

南海一号博物馆在哪里

广东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又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海一号大道西,是以“南海Ⅰ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场馆特色: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筑特色鲜明,设计创意独特,紧扣海的主题,体现了海洋文化与南方建筑风格的柔美组合。立面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组成,整体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鸥。建筑摈弃传统的梁架结构,把造船的龙骨结构和南方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形式相结合,风格清新独特,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标式建筑。整个建筑使用层数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五个拱体包容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及办公区域,分区明晰。中间最大的椭圆体即是为沉船量身定做的家园——“水晶宫”。右侧两拱为文物展示厅,主要展示“南海Ⅰ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左侧两拱为办公区域,科研、库存、设备及后勤系统均在此区。

南海一号博物馆门票

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馆分为三个展区、八个展厅。一号展区分为序馆、阳江地方文物馆、海洋知识馆;镇馆之宝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放在2号展区;3号展区上层为珍贵文物展厅,下层分为海上贸易、宗教文化、航海历史三个区域。以文字、图片、雕刻等形式展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相关的经济政治制度、中外文化交流等。展出的文物多为瓷器,集中了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浙江磁灶、宜姚、龙泉等中国古代名窑的精品。博物馆门票有两种:一种是全票,一种是80元人民币;一张是半票。阳江市民和中小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惠。残疾人、1.2m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门票免费。

满载文物的海底沉船“南海一号”,是怎样被发现的?

2007年12月21日,在广东上下川岛海域附近,集中了当年中国价值最高的两艘船——一艘在海上,造价近7亿元的超大起重船“华天龙”;一艘还沉在海底,船上满载古代珍宝,价值无法估量。





广东阳江边防支队的两名战士在“南海一号”打捞区域附近警戒



当天上午10点50分,华天龙4000吨起重臂下,几百米见方的海域开始混浊,一个巨大的物体正在被华天龙从30米深的海泥中拔起。它就是已经在海底沉睡了800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为了这一刻,中国水下考古界整整准备了二十年。





“华天龙”号起吊现场

在脱离海底之后,这艘长30.4米,宽10米,高4.5米的大家伙,以每分钟一米的速度缓慢上行,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南海一号终于落出水面。





浮出水面

在“南海一号”出水前,考古专家估算沉船上装有数万件珍贵文物,足以武装一个省级博物馆,其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简单衡量。那么,这艘沉船上真的装有不计其数的宝藏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巨额财富?这些宝藏为什么会在这里沉睡了800年,它们究竟从哪里来,要往哪儿去?要揭开这些一连串的问号,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说起。





海底寻宝

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个海底寻宝的疯狂时代。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名为“莱茵堡号”的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细锭在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导致沉没。为了寻找这艘未能归航的货船,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提出同中国合作打捞这艘沉船。

1987 年8 月,中国救捞总公司同意了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申请,决定由广东省救捞局与其合作打捞“莱茵堡号”沉船。时任南海救捞局的副局长尹干洪,是这次打捞行动的中方现场总指挥。







在沉船打捞现场,负责探测沉船的声呐仪器颜色突然变深,英方判定沉船就在这里,于是先派潜水员下水。







但由于淤泥太厚,潜水员没有获得任何发现。为了节约成本,英国人把1 吨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结果“一爪子”下去,可了不得了!抓上来百余件精品文物,里面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等等,可惜瓷器都成了碎片。







英国人欣喜如狂,而中国人则心疼不已,正当英国人准备继续下抓斗的时候,尹干洪站出来阻止了英方的行为。他说:“不行,这是中国的沉船,得由中国来解决。”那么,正准备大干一场的英国人能同意吗?这些打捞上来的精美文物,又是哪个时期的呢?在接下来的打捞过程中,还会有怎样令人震惊的发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南海一号"沉船的主人是谁???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整艘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

整体打捞行动将在2007年开始,目前“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

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把它命名为南海一号,认为“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了一个开始”,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因“南海一号”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该船整体打捞后将放置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

最新测量发现:全长30米,船身完好,推断是一艘尖底船,船上文物超过六万件

“南海一号”比原来想象的更加宏伟!根据此次探摸掌握的数据,“南海一号”的长度长达30米!“南海一号”上的文物,应该超过6万件!主管文物考古的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日前从刚刚自作业现场回来的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处得到上述喜讯。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披露此次探摸中发现的“南海一号”新情况。

景李虎说,以前曾经对“南海一号”进行过多次探摸,对“南海一号”的长宽高有一个综合的估算,“以前估算的长度是24米,现在通过最新的最直接的测量,长度多了四五米!因此‘南海一号’的真实长度在29-30米之间;而宽度,和以前的估算没有变化,都是10米左右。”景李虎说,当时(南宋)的船体是中间宽两头窄,这10米距离指的是船中间的宽度。而船身高度,初步发现是3米多一点,比一层楼房还要高。“在当时,‘南海一号’的规模算是非常庞大的了。”“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宋代船舶的材料,推断应该是一艘尖底船,因为尖底船更加适合远洋航行。但因为‘南海一号’毕竟是在大海里沉潜了800多年的古船了,只怕抽泥抽得太深,船身就会随着淤泥的清空而委顿下来,从而遭到破坏,里面的瓷器也因此成为碎片一堆,因此我们没有再往更深的地方考究。”景李虎说,此次测量,是最精确的一次。“我们下一步的沉箱制造,就是依据这些数据。”景李虎说,将和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研究沉箱的长宽高、强度、起吊点以及如何保证沉箱不变形等。

船头堆放多排陶瓷碗碟据介绍,此次发现“南海一号”的船舷比船头和船尾高。“因为‘南海一号’的船头和船尾有损毁,而船舷则保持完好。”景李虎说,“船尾的损毁还要严重一些。”根据景李虎的说法,船尾应该属于生活舱,其损毁应该和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人在打捞的时候操作失当有关,因为此次发现船尾的损毁部分木板有很多不规则的损毁的木渣,木板被扯烂的痕迹比较新,和经过800多年海水腐蚀造成的损毁不可同日而语。“船头和船尾有损毁,上面的板已经找不到。”而中间部分就比较完整。“船舷和凝结物比较完整。”在探摸船头的时候,作业人员还摸到了船头堆放的一排一排的陶瓷碗碟。船头顶部保留的部分,也在此次探摸中第一次被作业人员抚摩并测量尺寸。

首次发现铁器类文物此次探摸还发现了大量的凝结物,以铁器为主体,内有贝壳、木块等,大小不一,圆形的一坨又一坨,最大的一块直径有4米多长,而小的数量更多。景李虎说,此前曾经出土过一些以铁器为主体的凝结物,可以分析得出来是铁锅等船上生活用品。“但此次发现了大量似乎不是生活用品的铁器凝结物,推测应该是生产工具,如铁犁、铁锄等,是当时出口产品的一部分。假如确凿的话,也充分证明了当时中国生产力的先进。”景李虎表示,这些新的凝结物是第一次发现,颇有研究价值。景李虎对此次探摸的成果十分满意,“我们的三个目标完全达到了。第一是精确测量了沉船的大小尺寸,为沉箱的制作奠定了基础;第二是我们对沉船的海床地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了解到‘南海一号’的海床中泥土的强度很低,虽然越往下强度越是增加,但不会对吊装‘南海一号’的重要一环‘穿底梁’构成技术难题;第三是采集到了‘南海一号’周围的海水和泥土等样本,为将来‘水晶宫’的水环境模拟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一篇:我要上大学

下一篇:人生若只初相见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