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子

时间:2024-06-25 23:45:57编辑:思创君

保山的民间技艺是什么

保山的民间技艺是油纸伞、打铁、竹编、拧绳子。油纸伞是象达一张鲜活的名片,象达纸伞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2009年被云南省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象达纸伞制作工艺,代表了象达人民善良朴实、心灵手巧,它是历史上外交的产物,铭刻着历史的记忆。纸伞的制作从选竹到完工需要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所有的活都体现在手上,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打铁”像极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也许大多数人以为它只会出现在古装剧里,可在象达,它却真真实实的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象达的铁匠主要分布在南海寨和大寨两个小组,十年如一日,铁匠们每天锤起锤落,默默坚守,默默传承。那些看似已毫无用处的废铜烂铁,在经过铁匠们煅烧、捶打、淬水、细磨后便会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的锄头、镰刀、菜刀、斧头等等工具,不得不说打铁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艺。竹编竹,在象达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依竹而居、伴竹而生,村村寨寨、山上山下到处种满了竹子。竹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吃的是竹笋、打的是竹伞、坐的是竹椅、烧的是竹沫。竹具有极其强的韧性,这让人们格外偏爱,竹编就是利用竹之韧性,把竹做成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工具。象达人用一双灵巧的手,编织着生活的琐碎与美好,传承着象达古老的文化。

保山市独特的民间技艺有什么

保山市独特的民间技艺有腾冲皮影戏、傈僳族服饰、布朗族山歌。皮影戏是在腾冲县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目丰富,对白风趣,深受当地民众和周边各民族同胞喜爱。腾冲皮影戏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等,尤以三国戏、列国戏等连台本戏居多,据统计有近400出。数百年的皮影戏演出活动足迹遍及腾冲城乡和滇西的许多县市。傈僳族同胞分若干支系,居住在云南保山高黎贡山莽林深处的俱为“花傈僳”,其妇女服饰也显得特别“花”枝招展。每当节庆之期或山寨人家操办喜事,那五彩缤纷的傈僳妇女便成了本来就富有诗情画意的边陲山水的一道最为明丽的风景线。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乡是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布朗族山歌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歌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浓郁。特点腾冲皮影戏于明洪武年间从湖广、四川一带传入,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200多年,至今仍保持经常性演出活动。相传在明初由来自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屯军边疆的移民带到腾冲。由于地域、语言的差异。腾冲皮影戏有“东腔”和“西腔”之分,东腔出自东练(洞山、勐连一带),西腔出自西练(固东、明光、瑞滇一带),东腔以图像高大,旋律优雅,气氛庄重闻名,西腔以图像精巧、节奏明快,情绪昂扬著称。腾冲皮影戏的唱腔有男腔、女腔、走马腔、碱云腔、悲板等。皮影剧善于表演古代战争神话故事,刀刀枪枪、云云雾雾,人喊马嘶,十分热闹,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及浪漫主义色彩。腾冲皮影剧目丰富,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汉族民间故事等,尤以三国戏、列国戏、封神戏、水浒戏、西游戏、说唐、说岳、薛家将、杨家将等连台本戏居多,据统计约有三、四百出之多。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唐》、《杨门女将》等。布朗族山歌唱腔圆润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颤音和滑音,尤其在女声中最为明显。一般有独唱、对唱、群唱三种形式。普遍流行的山歌有10个类别:古本山歌、盘花名、姊妹山歌、跑马山歌(又称花花山歌)、盘菜名、盘药名,盘山名、甲子山歌、盘天河、造大船。其中,古本、盘花名、盘天河、造大船和甲子山歌5个类别的内容和歌的数量固定不变,盘药名、盘菜名、盘山名和姊妹山歌内容基本固定但数量上略有增减。跑马山歌则完全不同,其内容除包括前8类外,全部由歌手即兴创作,数量非常多。

上一篇:中国法制在线

下一篇:赢卡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