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作者是谁?
《赵氏孤儿》作者是纪君祥。据《史记·赵世家》改编。叙春秋时期晋国权臣屠岸贾将功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杀绝,惟赵朔夫人剩一遗腹孤儿,被门客程婴救出。又被仇人探知,下令将全晋半岁以内儿童全部杀死。程婴又将己子托公孙杵臼收养,声称即赵氏孤儿。诸将乃杀杵臼及儿。程婴将孤儿匿养山中十五年,因韩厥立之,是为赵武,终报大仇。影响此剧揭露屠岸贾的残忍和表现程婴等人的仗义方面颇具感染力,为元杂剧中名作之一。对后世影响较大,多种戏曲、小说本此而作。如明代《八义记》传奇、《赵宣孟》杂剧,清代杂剧《节义谱》,近代京剧《搜孤救孤》等,均一脉相承。有元刻本,《元曲选》本,《 酹江集》本。另有英、法文译本。
《赵氏孤儿》的孤儿是谁?
《赵氏孤儿》的孤儿是赵朔妻子的儿子,名为赵武。剧叙春秋晋灵公时,大将军屠岸贾专权,将上将军赵盾全家三百余口杀害,只将赵盾之子赵朔妻禁锢。赵妻生下遗腹子赵武,被赵朔门客程婴冒险救出。为救护孤儿,赵朔妻自杀,守门将军韩厥放走程婴和孤儿,亦自杀灭口。屠岸贾为搜寻孤儿,通令全国,如三日内无人献出赵氏孤儿,则将全国同岁婴儿一律杀死。程婴有子与孤儿同岁,即与公孙杵臼商议,将自己的儿子假充孤儿,送到公孙家,然后向屠岸贾告密。结果,程婴之子被杀,公孙杵臼自杀。屠岸贾反将赵氏孤儿收为义子。20年后,孤儿长大,程婴画图说明赵家被害真相,孤儿立誓报仇雪恨。《赵氏孤儿》的文学价值该剧取材史籍,兼采传说,突出颂扬为正义而前仆后继地献身、献子的牺牲精神。全剧戏剧冲突尖锐激烈,情节曲折感人,曲词沉郁苍劲。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将它和关汉卿之《窦娥冤》并称为“最具有悲剧之性质者”,“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此剧在18世纪即流传入欧洲,被译为英、俄、德、法等国文字。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德国大诗人歌德,都曾改编过。
《赵氏孤儿》是真实的历史吗?
《赵氏孤儿》是真实的历史。这个赵氏孤儿其实说的就是赵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很多人对赵武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他的祖父赵衰曾协助春秋时期霸主之一的晋文公当上国君,是当时的重臣。《史记》对赵衰有着极高的评价:“文公之所以能重返国家并称霸一方,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赵衰的计策。”所以,赵衰当时在朝廷中的权利很大,文公甚至让其代为治理朝政。简介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晋世家》一书中有关这段故事的描写与《左传》差不多。但是,他在另一书《史记·赵世家》中,却用很大篇幅讲述了这段轶事,就是人们比较熟知的赵氏孤儿的大致内容。赵家一门被歹人设计灭门,只余下一个孩子幸免遇难。之后这个孩子被程婴所救,在歹人的追杀下活了下来。这个孩子忍辱负重,待成年后为赵氏一族报仇。但是,在其他的历史著作中只能找到关于赵家灭门一事的只言片语,却丝毫未提及追杀孤儿及孤儿被救一事。而关于司马迁撰写的此故事的来源,据相关人士分析,司马迁著书之时不仅参考了历史资料,还大量吸取民间野史,因此,故事中的许多细节可能由各种民间传说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