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原型

时间:2024-06-29 00:52:08编辑:思创君

上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地方

  从多伦路一直到衡山路,都是上海著名的几条马路,那里沉淀了百年老上海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名人故居、海上旧里,都让我们对此流连忘返~

  行走路线:多伦路→山阴路→鲁迅公园→静安寺→衡山路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是上海的一条小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
  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文学地位,而名闻遐迩的公馆咖啡(遗址)、鸿德堂,风格各异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从瞿秋白、陈望道、赵世炎、王造时、内山完造到景云里、中华艺大、上海艺术剧社,名人故居、海上旧里,积淀成今天多伦路上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就冲这些夹杂了无数名人名字的简介也应当去参观一番呀。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是一座漂亮的花园洋房,安静地隐藏在路边的院子里,我走去门口探头探脑之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大门也已锁上。门口赫然写着上午开放时间到12点,下午是一点还是两点才再开放的,可是又不想等,于是厚着脸皮按了门铃。

  一位大叔应声而来,虽然已经是午休时间,可仍是很和善地开了门让我进,把馆内的灯光打开,并且8块的门票又让我省成了5块的学生票呢,里面很多史料陈列,一点点仔细看过去,大叔还细心地为我一个人开了入口处的电视屏幕播放背景资料给我看,当时感动得要命,——谁知道这种一个人的展览馆我之后还遇到了好几个呢。

  全部细细看完了,后面又来了一个同样是独自一人自游行的女孩进来参观,我跟在里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中饭的大叔道了谢先离开。
  复前行,路边见到指示牌,于是跟着拐进后面的里弄,又买了五元的学生票入场去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又是除了两位中年的女工作人员之外,我是全馆唯一的游客。

  对于30年代的这个革命文学团体,我并没有什么了解,可能也就仅限于鲁迅的那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所谈的五烈士(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左翼革命作家,于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事件了。看过了展览,才真的意识到原来这些作家都是在多么年轻的时候就被残忍地结束了短暂的生命,尤其有一点印象的是,原来胡也频就是著名女作家丁玲的丈夫。

  我一个人在寂静无声而清凉的小楼里上下,只有木楼梯的点点咯吱声作和,心想这一栋朴素的小楼,也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或许这就是上海的历史底蕴的由来了。

  左联的展览里多次提到了公馆咖啡,这是左联成立之前成员们多次聚集筹划的所在,而后来我在街尾所见的已是只剩了一块牌匾标示此处原为公馆咖啡。至于那与鲁迅先生交好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先生在上海开立的内山书店,也只是如今一家工商银行门口的一个牌。


上海历史名人

1、钱学森,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2、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3、宋美龄,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卓越领导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间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夫人。4、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5、胡适,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胡适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学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爱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月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美龄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是李白烈士。李白(1910年5月7日—1949年5月7日),湖南省浏阳市人,中共党员,上海地下党联络员。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四军通信连的一名战士,后任通信连指导员。《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在中国上映。2021年9月21日,该片4K彩色修复版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10月6日,修复版在全国公映。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K0oJq_PupPH5tlULeA_Lg?pwd=e3rd 提取码: e3rd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什么为原型拍摄的?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是李白烈士。《永不消逝的电波》画面色调浓郁、情节充满悬疑,节奏紧凑跳跃再配上激动人心的音乐,着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谍战片。人物之间百结相绕但却繁而不乱,叙事清晰,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人物的英雄精神,献身精神和革命的理想爱情,极具时代色彩和人性的光辉。《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惊险刺激的剧情抓住人,以真实感人的真情打动人,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激(国际在线评)。剧本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剧本经过3年创作,换了4个编剧,六易其稿才最终定稿,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记载,发现真实的“潜伏”故事比现在荧屏上所呈现的那些桥段更引人入胜,因此在改编过程中把许多真实的历史故事引入进来。拍摄过程《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拍摄,经历了一年中最冷的四个月。为了精益求精,很多场景都反复斟酌,反复拍摄,其中一场审讯的戏就让男女主角拍了8个小时,最后拍摄完统计,剧组平均每天拍摄15.7个小时。

上一篇:夜宴谁杀了皇后

下一篇:黄褐斑去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