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追

时间:2024-07-16 05:28:28编辑:思创君

一兔走,百人逐,行人顾兔不顾兔。这句话的意思是?

意思是:一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出自:《吕氏春秋·慎势篇》原文:“今一兔走, 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而已矣。释义:一只兔子跑了,一百个人乱哄哄蜂拥而上,要逮住他,并不是因为捉到兔子后每个人都能分到兔子的百分之一,而是因为兔子的所有权没有确定。而市场上有好多兔子在卖,盗贼都不敢去偷,这是因为市场上兔子的所有权是明确的。所以,当事物的名分没有确定以前,尧、舜、禹、汤也像奔马似地追逐,而名分确定后,贪婪的盗贼也不敢夺取。如法令不明确,其条目不确定,天下百姓都会评议,其评议因人而异没有定说。人君在上制定法令,百姓在下议论纷纷,这是法令不定,以下代上,这就是所说的名分不定。名分不定尧、舜尚且都会违法,何况普通百姓。这样就使奸恶大兴,人君失掉权威,这是国家灭亡的根本。好比圣人著书,流传于后世,必须由教师教授,才能知道其具体内容,如不同教师传授,人人都以自己的想法来评议,到死时也不能知道书文字的它的具体意义。所以,圣人一定给法令设置法官。设置法官做天下,人的老师,就是为了定名分。名分确定了,奸诈之人可以变得正直诚实,人民都谨慎忠诚,而且都能自治。所以确定名分是势所必治的办法,不确定名分是势所必乱的办法。扩展资料:此文原作者慎到的学说: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第一、慎到主张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第二、提倡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在无为而治方面,慎到和申不害主张是相似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他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会导致谋反篡位的事出现。他主张“抢法处势”;“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所以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把法看成了国家的根本,是维系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可靠保证。慎到认为,有了法,就要真正以法治国,不能只是摆设。他说:“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什么都要用法来实行、判断、裁定,不能有所遗漏。表面上看来,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与以法治国是矛盾的,实际上,慎子的意思是在法治的基础上依照事物的本性,顺其自然,法也必须遵循自然本性。很明显,慎到的思想是老庄道学与法家的合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慎子

[create_time]2023-05-08 08:27:55[/create_time]2023-05-22 03:46: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ff35cbb47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e18c05c.W8lrwabBUxpFAm-JaOLojQ.jpg?time=3817&tieba_portrait_time=3817[avatar]TA获得超过389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4[view_count]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create_time]2022-06-20 21:49:49[/create_time]2022-07-02 21:53:3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子静子的人392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f51e665.-gqyPWHvB8Vt3Fq2dWQP1Q.jpg?time=8923&tieba_portrait_time=8923[avatar]TA获得超过619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96[view_count]

积兔满市,行人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出自:《吕氏春秋·慎势篇》原文:“今一兔走, 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而已矣。释义:一只兔子跑了,一百个人乱哄哄蜂拥而上,要逮住他,并不是因为捉到兔子后每个人都能分到兔子的百分之一,而是因为兔子的所有权没有确定。而市场上有好多兔子在卖,盗贼都不敢去偷,这是因为市场上兔子的所有权是明确的。所以,当事物的名分没有确定以前,尧、舜、禹、汤也像奔马似地追逐,而名分确定后,贪婪的盗贼也不敢夺取。如法令不明确,其条目不确定,天下百姓都会评议,其评议因人而异没有定说。人君在上制定法令,百姓在下议论纷纷,这是法令不定,以下代上,这就是所说的名分不定。名分不定尧、舜尚且都会违法,何况普通百姓。这样就使奸恶大兴,人君失掉权威,这是国家灭亡的根本。好比圣人著书,流传于后世,必须由教师教授,才能知道其具体内容,如不同教师传授,人人都以自己的想法来评议,到死时也不能知道书文字的它的具体意义。所以,圣人一定给法令设置法官。设置法官做天下,人的老师,就是为了定名分。名分确定了,奸诈之人可以变得正直诚实,人民都谨慎忠诚,而且都能自治。所以确定名分是势所必治的办法,不确定名分是势所必乱的办法。扩展资料:此文原作者慎到的学说: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第一、慎到主张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第二、提倡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在无为而治方面,慎到和申不害主张是相似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他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会导致谋反篡位的事出现。他主张“抢法处势”;“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所以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把法看成了国家的根本,是维系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可靠保证。慎到认为,有了法,就要真正以法治国,不能只是摆设。他说:“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什么都要用法来实行、判断、裁定,不能有所遗漏。表面上看来,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与以法治国是矛盾的,实际上,慎子的意思是在法治的基础上依照事物的本性,顺其自然,法也必须遵循自然本性。很明显,慎到的思想是老庄道学与法家的合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慎子

[create_time]2023-05-09 12:38:07[/create_time]2023-05-21 22:33: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ff35cbb47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e18c05c.W8lrwabBUxpFAm-JaOLojQ.jpg?time=3817&tieba_portrait_time=3817[avatar]TA获得超过389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view_count]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该文字节录于先秦时期的一份文献,

D 材料的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这是法家的思想,主要强调法律,尤其是物权的作用。故选D。


[create_time]2017-12-15 11:19:48[/create_time]2015-02-07 05:17:1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大神092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4b282e9.CFUM3UC5TS9EnGu3ao8S8g.jpg?time=3618&tieba_portrait_time=3618[avatar]TA获得超过15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21[view_count]

日本整蛊艺人的综艺节目叫什么?

1、《绝对不许笑》提到年末的整人节目首先想到的就是DOWNTOWN的《大晦日绝对不许笑》系列。能够有勇气在《红白歌会》的「真里」(日本电视界术语,指不同频道在同一时段的竞争关系)播出,可见日本电视台对抗NHK的野心。《绝对不许笑》系列就是采用了整人的企划形式与国民节目的《红白歌会》展开竞争,而且还留下了与红白势均力敌的傲人成绩。2、《LONDONHEARTS》被台湾买进译名为《男女纠察队》的《LONDONHEARTS》,可谓日本整人节目的明星代表作。提整人就不得不说LH的「黑色邮件」。对象为年轻搞笑艺人,虚构一个新节目,加入一位貌美女性引诱被整对象,看被整人是否会对合作伙伴「出手」。这就是LH(LONDONHEARTS)「黑色邮件」的全貌。看似简单的情节,但如何让已经在整人节目中身经百战的搞笑艺人上钩成为整人成立的关键。LH之所以在整人上声名大噪主要是制作组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其他同类节目不可比拟的,策划时间长,埋伏暗线多,让人防不胜防。3、《整人大奖》从整人对象看,首先《整人大奖》的对象更广,主要是以当年风头正旺的艺人,或是来年年初就有作品呈现的艺人为主,所以《整人大奖》还有为接下来的节目做宣传的功能。在被整对象是演员、歌手、偶像的情况下,整人计划就无法像被整对象是搞笑艺人时那么出格。节目组在制定计划上会更多考虑到对方的形象问题而有所收敛,尽量不造成对方「出丑」的结果。能看到自己偶像平时在电视上没有表现出的一面,观众满足了,整人的方案温和又有宣传效果,艺人也满足,促成观看者与出演者的双赢。

[create_time]2021-11-05 16:13:06[/create_time]2021-11-14 12:39: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晨鑫说民生[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3119313b07eca8073d33376832397dda0448348?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民生问题,晨鑫为您讲解[slogan]民生问题,晨鑫为您讲解[intro]20674[view_count]

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矣。

意思是:一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出自:《吕氏春秋·慎势篇》原文:“今一兔走, 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而已矣。释义:一只兔子跑了,一百个人乱哄哄蜂拥而上,要逮住他,并不是因为捉到兔子后每个人都能分到兔子的百分之一,而是因为兔子的所有权没有确定。而市场上有好多兔子在卖,盗贼都不敢去偷,这是因为市场上兔子的所有权是明确的。所以,当事物的名分没有确定以前,尧、舜、禹、汤也像奔马似地追逐,而名分确定后,贪婪的盗贼也不敢夺取。如法令不明确,其条目不确定,天下百姓都会评议,其评议因人而异没有定说。人君在上制定法令,百姓在下议论纷纷,这是法令不定,以下代上,这就是所说的名分不定。名分不定尧、舜尚且都会违法,何况普通百姓。这样就使奸恶大兴,人君失掉权威,这是国家灭亡的根本。好比圣人著书,流传于后世,必须由教师教授,才能知道其具体内容,如不同教师传授,人人都以自己的想法来评议,到死时也不能知道书文字的它的具体意义。所以,圣人一定给法令设置法官。设置法官做天下,人的老师,就是为了定名分。名分确定了,奸诈之人可以变得正直诚实,人民都谨慎忠诚,而且都能自治。所以确定名分是势所必治的办法,不确定名分是势所必乱的办法。扩展资料:作品赏析:他在《荀子·非十二子》中说慎到的思想学说:“尚法而无法,下修(循)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及纠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荀子·解蔽》中又说:“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由法谓之,道尽数矣。”后来杨倞在注《荀子》时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发挥:“慎子本黄老,归刑名,多明不尚贤不使能之道。故其说曰:‘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其意但明得其法,虽无贤亦可为治,而不知法待贤而后举也。”杨倞的这种解释和发挥对帮助我们理解荀子的观点很有裨益。荀子认为,慎到的思想学说是一种迎合君主与大众的学说,细究起来很难看出它的旨归所在,散乱而不成系统,因而是不能用来安邦治国的。而且慎到片面强调法,忽视人的作用、能人的作用,认为法可以包办一切,这又走向了极端。但是,慎到的学说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并非毫无道理,因而是可以聊备一说的。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定于一尊局面的出现,慎到的学说遭到了彻底批判。《韩诗外传》说:“夫当世之愚,饰邪说,文奸言,以乱天下,欺惑众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则是范睢、魏牟、田文、庄周、慎到、田骈、墨翟、邓析、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顺非而泽,闻见杂博。然而不师上古,不法先王,按往旧造说,务自为工,道无所遇,而人相从。故曰十子者之工说,说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是十子之罪也。”这个意见既是正统儒家的看法,也是以代表官方的意见。后面的几句话与荀子的评论相同,或者本来就来源于荀子,但是口吻却有天壤之别了。

[create_time]2023-05-09 04:46:18[/create_time]2023-05-23 07:11:0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圆帽聊汽车[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83d64c60c470d287c6a507816286da65.jpeg[avatar]致力于汽车领域知识的解答[slogan]致力于汽车领域知识的解答[intro]42[view_count]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是什么意思

意思:一只在野外的兔子,从人群中跑过就有很多人会去追逐,会想据为己有。但如果是一只兔子放在市场上出售,人们从旁边经过,却没有想把这只兔子占为已有的念头,并非他们不想得到兔子,而是这只兔子的所有权已经有所属。出处:《吕氏春秋·慎势篇》原文: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分未定也。分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在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译文:有一只兔子在野地里跑,有成百人在追捕,并不是一只兔子可以分给一百个人,而是因为所有权没有定下来的结果啊。所有权没有定下来,就是尧王这样的圣人也没有办法解决,何况是普罗大众呢!成群的兔子堆积在市场上,行路的人都不去看它们一眼。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得到兔子,而是由于这些兔子已经有主了。所有权已经确定,有的人虽然品性粗野也不去争抢了。所以治理天下和国家,就在于确定所有权的归属罢了。扩展资料慎到在《慎子》一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道家和法家的特点。一方面,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所以,他说:“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慎子·因循》)意思是说,任其自然,则万物亨通,化而变之,物就不得其用了。自然界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他在《民杂》中说:“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所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易为下则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谓太上。”“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所去取”,这就是在治理百姓时也要因其所能,不要偏取,有所去取,这样才能富足。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法和势。法就是法律、法规,势就是权势。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势是前提,法是手段。慎到认为:“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慎子·君人》)。他明确地说过:“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寅岂同矣,则失其所乘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从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这是《韩非子·难势》中转引慎到的话。龙蛇之所以腾空飞天,主要凭借云雾的威势,一旦云雾消失,龙蛇就与地上的蚯蚓一样,无所作为,原因在于失去了它们赖以飞腾的势。同样,没有了权势,聪明贤能如尧这样的君主连三个普通人也治理不了;而有了权势,昏聩平庸如桀这样的人却能使天下大乱。

[create_time]2019-04-04 12:01:03[/create_time]2015-07-03 13:51:48[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39[alue_good]白雪忘冬[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5de912e2dc8de9e41c87e61fe3c6e0e5.jpeg[avatar]情感领域创作者[slogan]在我的情感世界留下一方美好的文字[intro]45558[view_count]

韩非子的资料有哪些?

《韩非子》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chbXaAfSjoTGZTJGqAWRQ 提取码:lrfs 《韩非子》五十五篇,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现存二十卷共计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韩非子》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create_time]2022-08-14 08:08:17[/create_time]2022-08-18 12:08:5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职场小璇姐姐[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f13f3d1e42813720197bce7d9becbc9d.jpeg[avatar]职员,陈子璇,北京市明伟鑫商贸有限公司[slogan]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intro]15[view_count]

韩非子是谁?

韩非(约前280-前233) 新郑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课后习题答案:一、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誉:称赞。弗:不能。立:存在。二、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那人卖矛和盾的时候,夸大其词,只顾吹嘘,没有考虑盾和矛在作战时是相互对抗的武器,不可能同时存在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以至于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三、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create_time]2023-05-12 09:46:20[/create_time]2023-05-25 12:05: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教育评论员说[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5ebb175331783512177b3dcf308ea7f4.jpeg[avatar]中小学教师[slogan]专注分享教育类知识,坚信知识就是力量。[intro]1[view_count]

上一篇: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下一篇: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