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
利:1、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2、尊重休息权,缓解工作压力;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弊:1、“黄金周”后经济低靡;
2、人们容易患假期综合症;
3、“黄金周”供求失衡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出现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
4、“黄金周”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超负荷接待造成景区破坏、文物和环境保护受损。
更多关于我国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6826c163328514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我国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
利:1、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2、尊重休息权,缓解工作压力;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弊:1、“黄金周”后经济低靡;
2、人们容易患假期综合症;
3、“黄金周”供求失衡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出现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
4、“黄金周”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超负荷接待造成景区破坏、文物和环境保护受损。
五一黄金周是哪天?
五一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这个节日源自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当时的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在1886年五月一日,举行了大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各国劳动人民都会举行活动来庆祝。1918年,由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宣传”五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五一黄金周是怎么来的呢?
五一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这个节日源自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当时的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人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在1886年五月一日,举行了大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各国劳动人民都会举行活动来庆祝。1918年,由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宣传”五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旅游黄金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下面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阐述旅游黄金周的影响。有利影响:1. 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旅游黄金周是旅游业最重要的消费高峰期,这期间的旅游消费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推广国内旅游资源,增加品牌知名度。旅游黄金周的旅游活动有利于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国内旅游资源,提高国内旅游品牌知名度,提升国家形象。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大量涌入,可以促使旅游目的地周边的商业区、饮食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利影响:1. 旅游期间安全隐患较高。旅游黄金周因游客数量巨大,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景区人流拥挤,易引发意外事故;旅游航班和交通工具的延误和取消,容易造成游客滞留和受害。2. 影响城市交通和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的增加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交通拥堵。游客数量骤增也会导致景区资源和服务资源的供不应求,旅游体验差,进而影响旅游目的!【摘要】
旅游黄金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下面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阐述旅游黄金周的影响。有利影响:1. 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旅游黄金周是旅游业最重要的消费高峰期,这期间的旅游消费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推广国内旅游资源,增加品牌知名度。旅游黄金周的旅游活动有利于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广国内旅游资源,提高国内旅游品牌知名度,提升国家形象。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大量涌入,可以促使旅游目的地周边的商业区、饮食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利影响:1. 旅游期间安全隐患较高。旅游黄金周因游客数量巨大,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景区人流拥挤,易引发意外事故;旅游航班和交通工具的延误和取消,容易造成游客滞留和受害。2. 影响城市交通和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的增加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交通拥堵。游客数量骤增也会导致景区资源和服务资源的供不应求,旅游体验差,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回答】
“清肺游”案例分析【提问】
“清肺游”,是指以环保、健康为主题的旅游方式,其中一些地方会采取限制车辆进入、推广绿色出行等措施。下面以中国西藏自治区为例进行分析。西藏自治区于2017年10月1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清洁、低碳、环保”的旅游绿色发展战略。其中,实施“清肺游”,包括推广环保交通出行、推广无人驾驶巴士等措施。通过“清肺游”,不仅可以提升环保意识,更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清肺游”的推广对西藏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优点:1. 增强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责任感。在“清肺游”中,游客需要采取环保的出行方式,能够提高游客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保护意识,增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责任感和认同感。2. 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推广无人驾驶巴士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创新。3. 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在“清肺游”中,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更加绿色、环保、健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回答】
我国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有哪些
一、“黄金周”的利与弊
自19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3个7天的长假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新现象,也使国民(主要是占全国人口1/3以上的城镇居民)开始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
“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积极作用人们看得很清,谈得很多:
——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激醒了国民、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由上而下各级 *** 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
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 *** 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然而,“黄金周”旅游热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
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正确处理旅游供给常年候的刚性与旅游需求时段间的弹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历来是关系旅游经济能否良性增长的关键之一。
在未实行“黄金周”制度时,这个矛盾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自然气候造成的淡旺季问题。
而近3年的情况说明,实行“黄金周”制度后,人为造成的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稳定性与“黄金周”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黄金周”期间的供不应求与“黄金周”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
——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黄金周”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
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黄金周”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如按照“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
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
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
“黄金周”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
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爆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一个恒数。
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
从全社会一个较长时段来看,几个短时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费(而且这种消费容易形成低质、高价),并不能从根本上 *** 和扩大消费总量。
这种突击性的消费并不能夯实国民长期、稳定、可持续消费的基础。
最近3年统计结果表明,“黄金周”期间的人均旅游消费额几乎均低于全年旅游人均消费额。
2000、2001年的国内旅游总收入和人均花费的绝对增长值与平均年增长率都比1997、1998年低。
从表1、2、3、4中可以看出,“黄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对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与民出游率的增长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形之下对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影响不大),但对全国旅游经济整体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黄金周”为我国公民提供了出境旅游的条件,但集中在3个时段中的闸涌式出游,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几国的情况下,同样给出境旅游的经营者和接待地带来巨大压力,供求规律的结果必然使旅游价格上扬、服务质量下降,势必影响出境旅游者的利益,不利于正在兴起的出境旅游的健康发展。
——3个“黄金周”前后,全国旅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全力投入协调、管理、监督、检查。
由于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运动式”色彩,习惯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一时颇能奏效。
这种行业管理模式与加入WTO、培育市场经济的要求大相径庭,从长远看不利于 *** 职能的转变与管理方式的转型,也不利于市场的发育与企业的成长。
——全国划一实行3个“黄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个月时间 ***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止工作。
这种状态不利于 *** 机构正常、高效、稳定的运行,不适应现代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快捷、连续运作的要求,尤其给外企和涉外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外经贸、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年3次的全国性长假对政务、商务、生产、文教活动的负面影响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今后5~10年及20年内,随着全国进入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将出现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之势。
据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发展目标预测,到2009、2010、2015、2020年,国内旅游将分别达到11亿~11.5亿、15亿~17亿、21亿~25亿、29亿~36亿人次,出境旅游将达1600万、2000万、2500万、3700万人次(事实上远不止这些人数)。
对一人近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1/5左右的国内游客每年都集中在3周内蜂拥而出,决不是一种正常、健康、可持续的现象,也不是中国旅游业应走的高效益、低耗损、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