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正煽动新的背叛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峰》是由当代女诗人舒婷写于长江的。诗主要分为三段。作者在第一段中将自己的动作描写出来,在第二段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第三段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有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千年传唱。但是,可以从动作与情感上看出神女峰的传说并没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丽的地位。但在这游人争相一睹的"风景"面前,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诗人以女性的慈悲和仁爱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对男性视觉中的贞节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对渔妇"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表示无限惋惜。并进一步对这种散发着男权气息的"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原文 《神女峰》简介
1、舒婷《神女峰》原文: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2、《神女峰》是中国诗人舒婷于198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歌首先在带有象征意味的集体狂欢场景中,以特写镜头推出了一个怀疑者、反思者、批评者的形象。接着,又以金光菊和女贞子形成的“洪流”的意象,借助其生机蓬勃、自由活泼的生命力,抒发了对女性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诗歌观察角度新奇,剪裁生活精当,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突出悲哀与沉重。另外,诗歌的映衬手法与象征手法也很出色,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舒婷最美情诗 |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 > > 舒婷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真水无香》等,2008年,获得《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荣誉。2012年两岸诗会桂冠人物奖得主。 > > > > > 1 /17 > >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 ——《神女峰》 > > > > > > > 2 /17 > > 我要哭就哭,他们教我还要微笑;我要笑就笑,他们教我还要哭泣。他们是对的,我也是对的。 > ——《黄昏》 > > > > > > > 3 /17 > > 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 ——《中秋夜》 > > > > > > > 4 /17 > > 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不要离开我,那条很短很短的街,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 ——《会唱歌的鸢尾花》 > > > > > > > 5 /17 > > 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 ——《人心的法则》 > > > > > > > 6 /17 > > 我说小雏菊都闭上了昏昏欲睡的眼睛,你说夜来香又开放了层层迭迭的心。 我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暮春,你说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 。 > ——《黄昏》 > > > > > > > 7 /17 > > 我相信我们都通晓一种语言。花钟喑哑的 *** ,陨星没有写完的诗,以及录音带所无法窃听的——霞光殷红的远方给予你我的暗示。如果一定要说话,我无言以答。 > ——《回答》 > > > > > > > 8 /17 > > 生活中许多小事,看起来不足为道,所造成的痛苦折磨,旁人难以体会。好比在极隆重的场合里,却穿着一双夹脚的高跟鞋,每走一步都像走在刀锋上,心里抽搐,脸上仍要敷着一层厚厚的笑容。 > ——《真水无香》 > > > > > > > 9 /17 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你呼吸的轻风吹动我,在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下。用你宽宽的手掌,暂时,覆盖我吧。 > ——《会唱歌的鸢尾花》 > > 10 /17 "夏日里,常见租户在那里的竹躺椅上小寐,或择菜剖鱼,或泡茶打牌,真不知有多舒服。" > ——《真水无香》 > > > 11 /17 > >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 ,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 ——《初春》 > > > > > > > 12 /17 在黑夜中总有什么要亮起来, > 凡亮起来的, > 人们都把它叫做星。 > ——《黄昏剪辑》 > > > 13 /17 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 > 要是不敢承担欢愉与悲痛 > 灵魂有什么意义 > 还叫什么人生 > ——《赠别》 > > > 14 /17 夜,藏进了你的身躯像坟墓也像摇篮 > 风,淹没了你的足迹像送葬也像吹号 > 我的心裂成了两半 > 一半为你担忧,一半为你骄傲 > ——《心愿》 > > > 15 /17 我希望: > 他,和我一样, > 胸中有血,心头有伤。 > 不要什么花好月圆, > 不要什么笛短萧长。 > 要穷,穷得像茶, > 苦中一缕清香。 > 要傲,傲得象兰, > 高挂一脸秋霜。 > ——《我希望》 > > > 16 /17 四月的黄昏 >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 也许有一个约会 > 至今尚未如期 > 也许有一次热恋 > 而不能相许 >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 让泪水流啊,流啊 > 默默地 > ——《四月的黄昏》 > > > 17 /17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 仿佛永远分离, > 却又终身相依。 >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 坚贞就在这里: > 爱—— >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 足下的土地。 > ——《致橡树》 > > > > > > > >
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文/宋雨霜
我长在山里,奔跑在田间小路,也时常去树林捡松蛋儿。门前的小河流到大河沟,河里有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是河里的松蛋儿。和石头的情缘,从史前开始,直到生命的荒芜。
在乡下的那些年,我玩石头的方法归结起来不过几种。一是当做扮家家的锅碗瓢盆,一群孩子捡来巴掌大小的石头, 每人扮演一个角色,伴着想象中的青烟袅袅,在流水潺潺的河边,一大家子人便忙活起来。不一会,石头上的盛宴出炉,不过是些野花野草的美味,对于小孩子来讲那可不亚于大人操办的九斗碗宴席。二是当做打水漂的工具。那得捡些轻薄的石头,用力斜扔出去,石头在水面跳着华尔兹舞步,最后恋恋不舍地坠入河底。
三是捡子儿,就是捡些拇指般大小的圆圆的石头,组成一副3颗或者5颗的石子工具。有时,我们也自己来打磨石子儿,打石头小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打到自己的手呢。几个女孩子蹲在地上,在手心手背翻滚着跳跃着小石子,这是我们最爱的捡子儿游戏。手上弄得脏乎乎的,不经意摸下鼻子,就变成一个小花猫了。其他的玩法可以归为一类,就是随性处理。比如遇到凶猛的狗狗时,扔块石头吓狗。再就是放牛累了,躺在大石头上睡上一小会。
总的说来,乡下的石头是可爱的,也是天然的,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不论圆润或者尖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
可是那些大石头和山洞,却是我不敢轻易招惹的。
在乡下,大石头很大很大,上面还有一些奇妙的纹路。我们老家有这样一种风俗,就是拜大树、大石头为干亲。谁家的孩子容易生病,风水先生便说是有不干净的东西沾染孩子了,必须给孩子找一个庇护神。在乡下,大树和大石头是很好的保护神。于是,好几处大石头成为孩子们的干爹,逢年过节,大人带着孩子去给石头供奉瓜果肉食,孩子恭恭敬敬地对着石头鞠躬。大树,也是这般,此外,大树的腰身被系上红布,以保平安。
每次从这种大石头、大树面前过路,我心里也会恭恭敬敬地念一声“大树神仙保佑我”。
再就是山洞。巨大的山岩上,总免不了一些黑乎乎的窟窿。大人是不允许小孩子去钻山洞的,就吓唬孩子说里面有蛇精,猫妖之类的。啊呀,一听到这样说,小孩子们就不再惦记着那些山洞。我曾经做梦走进其中的一个山洞,遇到些什么妖魔鬼怪确实模糊了。如今回想起来,我那些关于神呀怪呀的记忆和联想是和老家的山洞密切相关的。
12岁以后,我就去了城里读书。不再经常跑去树林和山野了,自然告别了我的松蛋儿和石头。来到城里后,我发现城里的石头好秀气。 它们多是圆润的鹅卵石,被铺成石子路,还用水泥压得满满当当的,我真担心这些石头呼吸不过来。它们没有乡下的石头幸福,可以自由自在的跟着河水翻滚,接受天然的河水沐浴。
年龄增长,学的东西多了,我对于石头的认识和体验慢慢转移到文字层面上。中学的语文课本上,我读到了“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对于那种石头隐喻忠贞爱情的说法似懂非懂。不过我觉得有人这么坚定地爱着我,我会开心极了,因为那样的大石头的确搬也搬不动呀,他对我的爱如此厚重,不是极好?
对于爱情的初步认知,从石头开始,如今想来确实有趣。可是学了地理后,我开始担忧了。风化作用会如此损坏石头。连千古的石头都会被破坏改变模样,何况人心?对于石头的担心,隐约中我开始担心所谓的亘古的爱情。
除了从爱情诗句认识石头,我接触到一些关于石头的励志故事。大概是说同一块石头,被雕琢成塑像,底下的石头碎片抱怨说同出一石,待遇差异太大,一个被千人膜拜,一个被踩在脚下。塑像回答,我经历了千刀万剐才修得此身,你们只挨了一刀,难道这不是差别的缘由?读罢,我若有所悟,原来我们看到的成功背后历经了千难万险。就像冰心说的“你别看成功娇艳的花朵,也看它一路洒下的血雨”,花朵和石头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期回到乡下,我发现儿时的小河大河已经接近干涸,剩下一些孤寂的石头在河道里,让人心里隐隐作疼。河边小路也变成公路,不时有汽车、摩托车往来。哦,我如何去找那些让我打水漂的石头呢?
曾经在我眼中很大的那个石头,如今看来也变得很小。以前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躺在上面吹风,如今我独自隔着草丛看着它发呆。
带不走的何止是石头呢?可我还得回到城里读书。
今年的5月中旬,在朋友的带领下,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天涯石。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的天涯石很感兴趣,不曾想成都也有天涯石。朋友介绍说,成都的天涯石是古蜀王宫殿前的石碑。此外,关于这块石头,也有许多传说,最为经典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石头。带着种种期待,我们到了天涯石的所在地。
我以为它会矗立在一个幽静的公园,或者郊外。没想到是在闹市中,在几条喧嚣街道的交汇处。朋友介绍说天涯东、西、南北街都是此石得名。一个青瓦棚顶、米黄色柱子的仿古亭子,中间是玻璃罩子,走近看,一块三角状的灰红色石头静默于此。这就是天涯石。朋友又讲了关于天涯石的一些故事。
我最感兴趣的是它的搭档地角石,去哪了?我的小脑袋又开始旋转,编织起来天涯地角石的爱情故事,它们原是天界神仙,如何相爱,被发落人间。朋友说我的想法太老土,我又换了一个版本,天涯和地角本是部落兄弟,为了打败敌人,却惨遭失败,流落到古蜀国,被点化成守护宫殿的石头。朋友说,你编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爱情、志怪类故事,为什么不编织一个星际大战的故事,那才时髦和现代化。于是我不再说话,听他讲天涯地角石如何穿越星际,最后落户地球的故事。
不过终究我还是喜欢自己的编织的故事版本。 一个粗砂石的庞然大物,人们不知其深浅和具体来历,还把它供奉起来,其实它多么孤单呀。说不定它只是想知道它的地角呢,好好谈场恋爱而已。这如同舒婷写的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痛哭一晚。 ”
《雨花石》唱到“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千年以后,繁华落尽,我还为你默默等候,这和“磐石无转移”不是一样的深情和执着么?
《红楼梦》又叫做《石头记》,从女娲补天遗落的一块石头说起 ,便有了这个传世之作。石头的前世今生,引出俗世的悲欢离合。
当我在写这篇石头故事时,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来,三生石上刻姻缘。这里的姻缘何止是讲的爱情呢?万事皆有姻缘,有因有果。我与石头的缘份还在继续。我也期待能够遇到那个和我同刻名字于石的人。
在对的石头上,刻上一对佳偶的名字,那是极好的画面。我也期待可以早点回老家,再躺在儿时心中的巨石怀里,做一个香甜的梦。
有人说,石头冰冷无心,其实错了,它们有炽热的情意。它们比人类的历史久远多了,它们是人类的守护神,静默不语,是爱情的象征,是信仰的寄托。
石头的无言,是天地间的回响。
于润物庭
2017.7.10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上痛哭一夜谁写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 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代代相传
但是, 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