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感言
莫言获奖感言全文:尊敬的国王陛下、王后陛下,女士们,先生们:我,一个来自遥远的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站在这个举世瞩目的殿堂上,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很像一个童话,但却是不容置疑的现实。获奖后一个多月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巨大的影响和不可撼动的尊严。我一直在冷眼旁观着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这是千载难逢的认识人世的机会,更是一个认清自我的机会。我深知世界上有许多作家有资格甚至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我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写下去,只要他们相信文学是人的光荣也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那么,“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我深知,文学对世界上的政治纷争、经济危机影响甚微,但文学对人的影响却是源远流长。有文学时也许我们认识不到它的重要,但如果没有文学,人的生活便会粗鄙野蛮。因此,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光荣也感到沉重。借此机会,我要向坚定地坚持自己信念的瑞典学院院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相信,除了文学,没有任何能够打动你们的理由。我还要向翻译我作品的各国翻译家表示崇高的敬意,没有你们,世界文学这个概念就不能成立。你们的工作,是人类彼此了解、互相尊重的桥梁。当然,在这样的时刻,我不会忘记我的家人、朋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智慧和友谊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最后,我要特别地感谢我的故乡中国山东高密的父老乡亲,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你们中的一员;我还要特别地感谢那片生我养我的厚重大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便是这片水土养育出来的一个说书人,我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
莫言获奖感言全文
莫言获奖感言(全文) 莫言最著名的电视剧《红高粱》深受许多书迷的喜爱,莫言2012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莫言的获奖感言,欢迎借鉴!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据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 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得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莫言是凭借什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提起《红高粱》,大伙儿的脑海中里一定会出现一个名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莫言打开了一扇面向国际的大门。在莫言的小说中,能够非常容易发觉西方国家现实主义文学类的危害。这类危害是各个方面的,有虚构性小说的个人独白、行为心理学、觉得印像、出现幻觉梦镜、时光错乱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暗喻、代表、推测、神密、奇幻;也是有荒诞派戏剧的浮夸、形变、荒谬;也有解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这些。莫言小说构造的较大 特性便是持续的情景转换和时光错乱,具备显著的室内空间方式小说的特点,与福克纳的设计风格息息相通。而他引入神话故事及其小动物视角叙述则显著含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施行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审组尤其谈及到莫言的五部著作,均已变成时下广为流传颇深的文学经典,今日,我就为大伙儿强烈推荐这5本莫言经典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1、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组认同的莫言代表作品。2、根据这一部小说,莫言把他的“高密东北乡”放置在了世界文学的板图上。3、《红高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小说原著比电影、电视剧更加精彩。4、酒神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极致融合,呈现了最底层老百姓在遭受凡俗标准挤压时坚强不屈的活力,蕴含强劲的文学类暴发力,是我国当代文学的楷模之作。《丰乳肥臀》1、一部“送给天地妈妈”的小说,纪录百年中国瞬息万变的恢弘“诗史”。2、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丰乳肥臀》为“莫言最非凡的小说”。3、经过一双宝宝的双眼,亲眼看到一个大家族亲身经历的战事、贫困,幸福有欲,有熟有死,有人性的愚昧无知、贪欲,也是有人情世故的温暖、仁德。4、莫言直言:我再写出不来像《丰乳肥臀》那般的著作了。《檀香刑》1、莫言尝试完全解决西方文学危害的一次勤奋,也是莫言用小说的方法向民间戏曲的一次献给。2、一部能够听的小说,一部真真正正来源于民俗、送给大家的小说。扣人心弦的“猫腔”大剧,“凤头-猪小肚-豹尾”的传统式叙述方法,根据五个角色、五种乐句,重现清朝末年严刑与雄霸九州凄凉。3、小说写了屠夫,写了刑虐的志士仁人,还写了吃瓜群众。莫言受鲁迅的启迪,顺着鲁迅先生开拓的路面前行。4、阅读文章《檀香刑》,必须激发全部感观,耳朵里面听高昂民俗文化,双眼看百样人性,味觉吸入暴力行为冷气机,肌肤体会历史时间不光滑。5、这书得到2002年第一届“鼎钧文华奖”,中国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推荐奖”,入选第六届“矛盾文学奖”。《生死疲劳》1、2018年猪年,最合适阅读文章这一部在“狗精神实质”章节目录引向高潮迭起的小说《生死疲劳》2、借六道轮回扛起宏伟的小说构造,用小动物角度透视五十年人世间喜悲3、莫言频繁表明:“《生死疲劳》就是我缺憾至少的著作。4、它是一部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繁杂喧闹、充斥着痛苦的成长历史时间,也是莫言在造型艺术上向中国古代纪传体小说和民俗叙述的杰出传统式献给的鸿篇巨制5、驴瞎折腾、牛犟劲、猪撒欢儿、狗精神实质……六道轮回的荒谬叙述和狂放想像身后,是农户针对土地资源的固执和不断的活力。《蛙》1、第八届矛盾文学奖的参赛作品。2、中国第一部详细描绘计划生育政策和借腹生子等锐利实际难题的长篇小说小说,也是送给经历过计划生育政策与在计划生育政策时代出世的成千上万阅读者的一部作品。3、以一个乡村女医生汹涌澎湃的一生,思考我国六十年计划生育政策史,传递对性命明显的人道主义关爱,展现读书人内心深处的分歧与痛苦,详细呈现莫言文学类帝国的丰富多彩与连击。4、莫言斟酌十余年、笔耕不辍四载、三易其稿,全身心打造出的一部碰触中国人生命最痛点的长篇小说大作。5、不但写下了历史时间、实际,及其人性中充沛的荒谬,也推测式地写出去比小说晚到的荒谬实际,是一部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经典著作。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单单的看一部作品,而是综合一切来评价的。具体原因如下: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翻译为中文是他的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09年,《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人物介绍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现为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66年,辍学回乡放牧牛羊。1973年8月,作为农民合同工到高密县第五棉油厂工作 。1976年2月,参军,曾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等职 。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 。1987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莫言担任编剧 。1988年,《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读莫言获奖有感初三作文
一个响彻祖国神州大地的名字,一个让中国人永远记住的名字,一个让中国人骄傲的名字,他,第一个获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他叫做莫言。
他的成功,惊喜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让全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莫言,对我来说是一个及其陌生的名字。然而,在2012年10月11日,他却成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让我心生崇拜。在他的获奖感言中,写了许多他这一生的所经历的事,特别是关于他母亲的“最”让人感动的四件事,让我似乎了解了他这一生。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了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他随着母亲去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所有其他捡麦穗的人都飞也似的逃跑了,而母亲却有着一双小脚,跑不快,被那看守麦田的人抓住,挨了一巴掌,她嘴角流血,脸上布满绝望的神色。几年后,当他们在集市中与看守麦田的人相逢时,莫言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小伙子了,对那个已白发苍苍的看守麦田的人仍是充满怨恨,刚准备报复时,母亲拉住他。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听了这件事,我不免为之难受,母亲十分贫穷,生活朴素,却宽以待人。
年轻的莫言十分冲动,还没有母亲那般容人之度,还没有遇事处之泰然之风。今天,莫言的母亲早已因病升入天堂。不免让人心生悲伤之意。
他从小就喜爱读书,爱听故事,经常把从在说书人那里所听来的小故事绘声绘色,难免添油加醋的复述与大人听。
莫言是一个故事的化身,而他的书就是对他灵魂最好的诉说。
他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自己身边的人物所具有的色彩。例如:中,莫言是含着一种悲伤,仅用了83天,用母亲这一生所经历的事,构出这一本对母亲这一生的撰写,以慰母亲在天之灵。据我所知莫言从不为名利,获奖写书,他只是想用笔墨诉说自己的灵魂。今后,我将追逐莫言之步伐,听他讲自己的故事,学习他坚持写作的精神。
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800字左右的高中作文,简单点要原创
那天在街上,看到一书摊,摊主一边卖书,一边大声喊叫:“卖书啦!卖书啦!十元钱一本的好书啦,又便宜又实惠的好书啊,错过了机会就没有啦。”
平生最喜欢买书,见此情形,便走到书摊前,看到书摊里有本《百年孤独》,便拿起来看,没想到拿起这本书后,下面还有一本莫言的《蛙》。
莫言的作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他的《红高梁》、《丰乳肥臀》到《檀香刑》,而且《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还是我自考时的必读科目。
买《蛙》的时候,并不知道莫言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只是看到《百年孤独》与《蛙》放在一起,再说也喜欢莫言的作品,就一并买了回来。
哪知买《蛙》没过多久,这本在我看来不算最好的小说,就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百年孤独》也曾获得过这种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那摊主也真是神手,竟然将一本得过奖的文学作品和一本即将获奖的文学作品摆在了一起,被我买回。
读完《蛙》后,感觉这部作品并没有他以前的作品写的好,也许是题材太大的原因,时间跨度也大,有些难以把握。小说的末尾对姑姑的处理叫读者难以理解,再说这本书还是以写信的方式写给一位日本学者的,在情感上也叫人难以接受,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从他获奖之后,知道他还有一部名叫《生死疲劳》的长篇。看了简介,此小说是以佛教轮回的方式描写六道轮回的,尽管还没读,就也在心里喜欢,去书店里买,遗憾是的是本地书店没有卖的。在网上读吧,眼睛又受不了,只好作罢。
今天,在网上看到莫言的获奖感言,以及他的创作历程,感觉他的作品真的像他讲的话一样,他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整理、归纳那些发生在他生活过的土地上的故事,并以他那敦厚、朴实、诡异的写作风格,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以他不息的毅力,将他的作品,一部一部,展现在中国,以及世界读者的面前。从而受到国内国外诸多热爱文学的读者的欢迎。
在他的获奖感言上,很喜欢他讲的有关母亲、故乡以及三个哭与不哭、小庙等的故事。他与家人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他说他这辈子最感谢的是他老婆,他说他最初写小说就是为了不饿肚子,每餐都有饺子吃,多么简单的写作独白!他的作品也不像时下的某些下三滥作品,动不动就以男女那点事或是玩穿越来博人眼球,他的作品是生活开出的丰盈的花,现实结出的灿烂的果。这样的花,这样的果,人人都曾有过,并且每天也都有过,只是这样的花与这样的果,被大多数人忽视了,而莫言,就是那个在生活的长廊里,细心地捡起这些花,小心地摘下这些果的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