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法,就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来源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消耗系数,并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严格地讲,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计量模型,它广泛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两大部类间、积累与消费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部门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全国性、地方性、专业性、大型企业、一般企业等形式。当预测中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关系,根据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关系,来推测预测目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常用投入产出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投入产出法的作用通过编制入产出表和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以及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正因为如此,投入产出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投入产出法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各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等类似问题的分析。当用于地区问题时,它反映的是地区内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用于某一部门时,它反映的是该部门各类产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用于公司或企业时,它反映的是其内部各工序之间的内在联系。
什么是投入产出法
什么是投入产出法
1.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概念
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它研究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情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析投入产出关系,来确定一个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依赖关系。
2.投入产出法的应用范围
投入产出法可以被用于各种各样的研究领域中。例如,它可以被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也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个公司的内部经济运作。此外,投入产出法还可以被用于评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产业的经济贡献。
3.投入产出法的实现过程
投入产出法的实现过程分为两个基本步骤。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投入产出表。这个表格列出了一个经济体系中每个部门的产出和投入。其次,需要对这个表格进行分析,以了解各个部门之间的依赖关系。
4.投入产出法的优点
使用投入产出法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可以帮助分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情况,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其次,它可以帮助确定一个经济体系的重点产业和产能瓶颈,从而指导资源配置和发展经济。此外,它还可以帮助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5.投入产出法的缺点
虽然投入产出法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建立一个投入产出表是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其次,这种方法不太适用于分析一个经济体系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此外,这种方法的预测准确度也会受到影响。
6.投入产出法的应用案例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建立一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了解各个部门之间的依赖关系。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被用于评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产业的经济贡献。
7.结论
综上所述,投入产出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了解一个经济体系的运作情况,指导资源配置和发展经济。虽然它有一些缺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依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是L.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在中国,对投入产出分析从经济理论上进行改造后,通常称为投入产出原理,它的理论基础包括劳动价值论、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理论等等。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投入产出表有实物和价值两种形式:
实物表
亦称综合物资平衡表,按实物单位计量,主栏为各种产品,宾栏有三部分:①“资源”。反映各种产品的来源,如年初库存(或储备)、当年生产、进口和其他来源。②“中间产品”。这一部分的项数、所列产品名称、排列都和主栏相同顺序,形成一个棋盘式平衡表。③“最终产品”。分别列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大修,年末库存(或储备),集体消费,个人消费和出口。这种平衡表的另一种形式,是去掉“资源”部分,将它与“最终产品”部分的有关项目合并,如将年初库存(或储备)与年末库存(或储备)合并成为库存(或储备)变化差额,将进口与出口合并成为进出口差额,列入“最终产品”部分。
价值表
按纯部分编制的。纯部分是由生产工艺、消耗构成、产品用途基本相同的产品所构成的部门。 投入产出分析
表可以从横向和纵列两个方向进行考察,横向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分为第一、第二两部分;纵列反映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分为第一、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反映非生产部门和个人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所得到的收入,一般不编这一部分。
投入产出分析的简介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pp1)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陈锡康,投入产出分析讲义,2004)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March 1999,pp9)。1936年,列昂剔夫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接着在1941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1953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在这些著作中,列昂剔夫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何其祥,《投入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9.pp4)列昂剔夫的投入产出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重农学派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年)著名的《经济表》。列昂剔夫把他编的第一张投入产出表称为“美国的经济表”。数理经济学派瓦尔拉(Walras,1834—1910)和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构成了列昂剔夫体系的基础。(瓦西里·列昂剔夫,《投入产出经济学》(译序),商务印书馆,1980.ppii)列昂剔夫本人认为“投入产出分析是全部相互依存这一古典经济理论的具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