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讲禾下乘凉梦

时间:2024-08-03 19:57:46编辑:思创君

禾下乘凉梦理解和感受是什么?

惟愿禾下乘凉的感受:只是希望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在这样的水稻下面乘凉。禾下乘凉梦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一个理想追求。“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的中国梦,梦想到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袁隆平有一个梦想广为人知:“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人物介绍袁隆平是一个爱做梦的平常人,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饶有兴趣地说,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如今,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为了圆自己的杂交水稻梦,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苦心孤诣,攻关不止。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他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从寒冷的长沙转移到温暖的海南岛,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从播种到收获,袁隆平每天至少下田两次,晒得又黑又瘦,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禾下乘凉下一句是什么?

“禾下乘凉梦”的下一句是“一梦逐一生”。“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的一个理想追求,他梦想到禾下乘凉,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相关故事:袁隆平是一个爱做梦的平常人。他饶有兴趣地说,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如今,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我一直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可这个梦实现起来不容易啊。”望着远处的稻田,袁隆平若有所思,“要让人能乘凉,稻子就必须长到比人还高。如果按照亩产来说,至少需要达到1500公斤以上。下一步是在第四期成功的基础上开展第五期攻关,计划是暂时先到这里,以后主要还是靠年轻人来搞,‘禾下乘凉梦’会由他们继续。”

袁隆平的两个梦分别是什么

袁隆平的两个梦分别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1、禾下乘凉梦:袁老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曾经和朋友谈论过,说自己多次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大大的麦穗像是扫把,而他和朋友们坐在稻穗底下乘凉。据说最早一次梦见,是袁老刚刚开始做水稻杂交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很多地区,都还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其实听到这个梦,很多人都会觉得不现实,水稻怎么可能长成高粱。实际上,这个梦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在我国古代,水稻亩产只有几十斤,到了清代前后最高达到了近500公斤。而袁老的超级水稻,已经实现了亩产1000-1200公斤。按照袁老的说法,只要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基本就算是实现了禾下乘凉梦。2、全球杂交水稻覆盖梦:第二个梦难度非常高,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实现。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杂交水稻目前的优势是高产量,可同时它的成本也很高,需要人工去种植。而现在都讲究机械化,且国家缺粮少粮的年代早就过去,想要推广必须让杂交水稻有飞跃性的进步。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杂交水稻是不存在留种说法的。农民想要种植的话,每次都要买专门的种子,哪怕成本和利润能够形成正比,人们也不愿意去浪费时间。

袁隆平三个梦分别是什么

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第三个梦,在中国改造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增加粮食产量。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部分贡献1、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

你想对袁隆平说什么?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用袁隆平的梦想作为开头,之后写明袁隆平的人生履历的不平凡和坚定不移的梦想,歌颂袁隆平这一伟大人物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正文:我知道,您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凉……我和您一样,也有一个超级梦想:能够邀请您到我们学校,亲自指导我们种植水稻。这个学期,为了让我们认知劳动的。意义、享受科技创新的快乐,学校决定将校园里的“梦泉”——一个水泥喷泉池进行改造,并提供给我们种植水稻。我们已经从郊外拉了3车泥土填到喷泉池里了。上周星期四,我们把水灌好,全班20多名男生集体跳进池子翻土,并撒上了肥料。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全班同学都期盼您能来现场指导我们种植水稻。正如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说的那样: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后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您真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爷爷,您说过: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我们有了在水泥池里种植水稻的灵感,同时,也下定了为种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决心,只求您能带给我们种植水稻的技术和成功的机遇,让我们展现天性,实现梦想!袁爷爷,我们想掌握水稻种植的技术,想体验劳动的快乐,更想品尝收获的喜悦!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来我们学校,指导我们种植水稻!我们一定会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让稻花的香味飘散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飘进每个孩子的心里!

袁隆平的经历是怎样的?

袁隆平(1930~),江西省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偶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10余穗,每穗有160~170粒。第二年,他适时将这独特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分离变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面对这一结果,袁隆平马上想到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顿悟到: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当时,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并且全世界都流传着“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么杂交就没有优势”的观点。但袁隆平并没有因这些固有的说法而退缩,他坚信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从此,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漫长的探索过程。夏季骄阳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扬花季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手拿放大镜,像猎手搜寻猎物一样,在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无所收获,两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隆平才发现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九个月时间里,他前后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研究,向世界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号角。


1975年,由袁隆平任技术总顾问的杂交水稻试验田第一次获得成功,为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种子。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3600亿公斤,并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三系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袁隆平没有沉醉,依然探索不止。美国学者巴来伯格赞扬道:“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打败了饥饿的威胁;是他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生活。”


上一篇:食品安全监督

下一篇: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