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俳的历史
1922年俞平伯在《诗》创刊号上曾撰文说:“日本亦有俳句,都是一句成诗。可见诗本不见长短,纯任气声底自然,以为节奏。我认为这种体裁极有创作的必要”,呼吁以中文仿照日本俳句创作新体裁的诗,但回响不大。1920年代中国诗坛兴起“短诗热”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具有俳句特征的短诗,表现瞬间感觉,形式凝练简洁,例如汪静之的《惠的风》,何植三的《农家的草紫》,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的《春的歌》等,但这些短诗只能说是受了日本俳句篇幅短小和某些创作特点的影响,不算是汉语的“俳句”。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的学者、诗人交往频繁,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亦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俳句。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大野林火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日方送来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古代俳人的诗集。在场的赵朴初诗兴勃发,参照日本俳句十七音,依照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声法、韵法、律法等特点写了三首短诗,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组汉俳。当天在北海仿膳宴席上,林林也即兴创作了两首汉俳《迎俳人》。1981年4月,林林和袁鹰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日本,在日本《俳句》杂志上发表《架起俳句与汉俳的桥梁》一文,“汉俳”亦随之定名,正式成为一种韵文体裁。当年中国《诗刊》第六期亦公开发表以上三人的汉俳。1982年5月9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赵朴初、钟敬文等人的汉徘,引起当时的中国诗坛注目。
汉俳的汉俳由来
汉俳是诗词体裁的一种,是一种崭新的诗体。用一句话来概括:汉俳是用汉民族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俳句,叫做汉俳。俳句亦称俳谐、发句、或十七音诗。是日本国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日本人的一种诗体。标准说法: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以十七个音组成一首诗。诗的首句五个音(上五),中句七个音(中七),末句五个音(下五)。如: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汉俳是中日诗词交流、融合的产物。据资料所载,东瀛日本与古老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一世纪汉武帝时,就有驿使往来,随着汉文化传入日本,汉诗也逐渐在日本流行,据说,在日本凡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汉诗。在日本,历代出现许多汉学家和用汉字写诗的诗人,他们直接用汉语写汉诗,而且水平很高。由于汉诗的影响,再加上日本诗坛的改革,出现了新的诗体,这就是俳句,或者是俳谐连句。这种短诗,言简意赅,灵动精巧,诙谐滑稽,深受人们喜欢,同时也反映了日本诗人独特的审美理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日本以大野林火先生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当时日本诗人还送来松尾芭焦(日本俳圣)、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历代俳人的诗集(——这是日本俳句的大师的名箸)。在两国诗人欢聚一堂之际,赵朴初老先生诗兴勃发,参考日本俳句十七音,依照中国诗词传统的创作声法、韵法、律法等特点,即席赋诗一首,共三章:上忆土岐翁/囊书相赠许相从/遗爱绿荫浓幽谷发兰馨/上有黄鹂深树鸣/喜气迓俳人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于是,就以赵朴老这首诗最后一句为准,将中国诗人吟咏和创作的俳句体定名为汉俳。一时间,中国大陆、港澳诗人群起响应,二十几年间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80后钓鱼人的回忆快见不到这种鱼了
80后钓鱼人的回忆快见不到这种鱼了第一点选择恰当的时机出钩,黄骨鱼很怕光线照射,有的钓友表示,钓这种鱼只有在阴雨天气的时候才好钓一点,但是本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在钓鱼的时候,那天的温度不是很高,就像三四月春天时候的天气,那么我们完全是可以出去垂钓的,当然了如果各位钓友的时间比较充足,也可以选择夜晚的时候出去垂钓,效果应该要比白天好很多。第二点选择较乱的地方下钩,要想钓好黄骨鱼,我们首先得了解好它的生活习性,怕什么喜欢什么,喜欢生活在湖水底层的它,我们在选钓位的时候,首先放弃那些光线比较强的区域,然后选择那些水草杂乱或者石头堆比较多的地方进行下钩。当然有时候黄骨鱼也会到一些浅滩的地方吃一些浮游生物,有时候运气好也能搞到两条。第三点窝饵没必要太复杂,虽然有很多钓友说过,钓黄骨鱼不需要打窝,每次出去野钓的时候不管钓什么鱼,都喜欢提起布窝,不过一般窝料也不会弄得太复杂,一般喜欢用那种腥味比较大的东西来做窝,比如猪肝、田螺肉还有一些动物内脏,钓饵和大家差不多,会使用虾米和小麦穗,蚯蚓有时候也用,不过会选择青色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