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阴岭秀

时间:2024-08-09 05:07:05编辑:思创君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意思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翻译

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翻译: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2、此诗歌出自唐代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3、原文: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朝代】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原文_翻译及赏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诗三百首 , 冬天 , 写景写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著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创作背景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余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濛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 *** 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余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余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祖咏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罗襟湿未乾,又是凄凉雪。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镟透省郎闱。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作者简介:祖咏,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清丽自然,恬静闲适.其边塞诗则雄浑壮丽,情调昂扬.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诗文解释】
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中增添了寒意.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 *** 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全文翻译赏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出自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赏析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余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濛濛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 *** 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余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余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上一篇:黄晓阳

下一篇:老板牌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