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全集下载

时间:2024-08-29 13:34:47编辑:思创君

学易心得:关于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

本号只聚焦:

以“实业+投资”的理论和经验,帮助“顺利的企业今后不会掉坑里,已面临问题的企业尽快出坑”。

欢迎关注!

为了适应快速阅读的要求,对于转发的文章,我们都将做删减,并对部分内容作出修正。敬请谅解。

学习易经,我推荐给朋友们的是“看三本书足矣:先读曾仕强先生的《易经的奥秘》,再读郑同先生的《白话周易》,最后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咋说》”。

《易经的奥秘》和《白话周易》的学习心得,我已在本号通过连续发布的33篇文章分享了,本文,是读南先生的《周易咋说》的心得。

欢迎朋友们惠阅这连续34篇文章,并期待您多提宝贵意见。

我在此先谢过了!

南怀瑾先生精研儒释道,对于易经有其独到见解。

他认为,“易经并不神秘,但挺复杂”,因为每一卦都有错卦、综卦、复卦、杂卦。

错综复杂 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何为错卦? 阴爻和阳爻都相对的卦,即为错卦。

如姤卦(上乾下巽)和复卦(上坤下震)就互为错卦。

何为综卦? 把卦上下反过来生成的卦,即为综卦。

如姤卦(上乾下巽)和夬卦(上兑下乾)就是互为综卦。

乾、坤、坎、离、大过、小过、颐、中孚等8个卦,是绝对卦,没有综卦。

何为复卦?

先说 什么是“交互”?

就是六爻内部的变化。

如第二爻上连到第四爻,下面挂到上面去为互;

第五爻下连到第三爻,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

这是交与互的不同。

每卦的纵深内在发生了交互的变化,又产生了卦。

换句话说,这是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看绝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边看清楚,同时旁边亦要看反面,这样四面都注意到了,还不算完备,因为内在还有变化,而内在的变化,又生出一个卦了。

除了乾、坤两卦外,别的卦把中心拿出来交互,又变了一种现象。

这现象的本身,又有综卦,又有错卦,这就是八面看东西,还要加上下,一共十面。

学易经,“ 玩索而有得 ”,“ 善易者不占 ”,“ 历史上懂《易经》的人,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 ”

所以,南先生很不鼓励“占”,而且他本人公开说自己"不占"。

绝命卦(极端不好的卦),只是一种警示,并不是无路可走。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但一个人“ 得其时、得其位,就一切都没有问题 ”。

察见渊鱼者不祥: 人不要太聪明,大事精明、小事糊涂,足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任何人和事的变化都有规律,有了刚柔,就可以判断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

南怀瑾先生的这个说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我得立即改起。

尤其建议年轻的朋友们注意按照南先生说的做,保护身体,要从年轻时做起。

“ 吉凶悔吝者,生于动者也 ”,也即是说,动是吉凶悔吝的前提。

每一动,好的成本只占一分,坏的成分却占三分。

好在这三分中,两分为烦恼、险阻、艰难。

只要“价值观(包括品德)优秀且稳定,精神意志强,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完全能够克服“烦恼、险阻和艰难”。

“所以儒家提倡慎于动。变更一个东西,譬如创业,譬如新造,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做慎重的考虑。”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提到“ 智慧 ”二字。

但, 何为智慧?

智慧(狭义的) ,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

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智慧(广义的) ,是由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方法与技能系统、非智力系统、观念与思想系统、审美与评价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体系蕴育出的能力。

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众多要素,涵盖了人类文化的所有。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在“存亡”、“进退”、“得失”这六个字。

每一动,都要做慎重的考虑,所以, 需要谋定而后动。

但现实中的挑战是, 当事人不知谋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谋。

如何解决? 我的建议是:

第一,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包括品德)是所有决策的最终依据”;

第二,找靠谱的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

变化,是“进退之象也” 。但由于变化是绝对的,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 世间只有“非进即退”,并没有不进不退 。

多么深刻的道理!

尽管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也不是乱变,都是遵循一定的次序变化的。而《易经》每一卦都有6爻,揭示的是天、地、人三才阴阳变化的法则。

也就是说, 易经用64卦将天、地、人三才运行的规律“挂起来”,便于人们观瞻,便于人们使用,用于帮助自己应对眼前及今后的变化。

所以,懂了易经,人生一切的变故来了,都可以真的安贫乐道度光阴了。

美哉!

动的哲学是什么?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易经64卦的爻辞中,反复出现“ 无咎 ”这个词。

如何理解呢?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善补过也。”

“补过也”, 懂得小心谨慎反省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最高的哲学!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是: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贵贱,也就是好坏、有价值务价值,只涉及两因素——时间和位置,也就是“时位”。

齐,就是平等。齐大小,就是“评价是大是小”。

存乎辞,就是“看个人的看法”。

存乎介,就是“要独立而不移,意志坚决地走正道、站得稳,端端正正”。人在倒霉的时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现象都可以改变。

无咎,前面说过,就是“善补过”。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的三大问题是:

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状。

幽,看不到的;明,看得到的。

上面三个大问题,现在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解决,而懂了易经,有助于解决这三大问题。

易经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

“屯如邅(zhan)如”。

人生的起步都很难,谁能够知道自己的人生前途?每个人生都是处境艰难,而前途茫茫,不知所以。“乘马班如”,得意的时,风云际会,“匪寇,婚媾”,到处都会上当、受骗、结合,所以“女子贞不孕”,人要像女人守贞节二样,自已要站得正,有时候一等待,十年不嫁人,所以孔子说人要至随、至中、至正。

中庸之道,讲究诚。

以谦虚的精神、诚恳的态度去做人做事,又何必去求菩萨呢?

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在“养正”——完成一个人格,这是圣人的事业,是一种功德。

而现在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技术的教育,这是西方式的,但往往让人的人格不完整。

何为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易经的原则:

只能渐变,没有突变的事,那种看来是突变的现象,也是渐渐来的。

所以鼎革的道理,一个新的办法,认为很有道理,要用来变更旧东西的时候,千万 要根据历史的经验,慢慢来 。所以, 功成不必在我, 也就是,自己发动的事,成功之日不一定非要自己(在世时)看到。


南怀瑾先生《易经杂说》札记

读到过许多书。大部分的书作者都在穷尽办法论述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南怀瑾老师,他的谦虚是这样的:他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想慈鸟哺育雏鸟一样,一句一句的讲给听众,一句一句的写给读者,但是他不知道的,或者说是自我否定的,都化成了一个一个的问号,启发后人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和研究。

南怀瑾老师虽然说通篇是在讲易经,但是又跳出了易之外,古今百科,娓娓道来,天衣无缝,他的洁净精微已经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


南怀瑾老师真的是在讲易经吗?是也是也,非也非也。他在讲天地运行的规律,他在讲人生成长的历程,他在讲社会发展的法则,他在讲养生修身的原理,他在讲为人处世的智慧,他在讲大千世界的奥秘,他在讲参禅悟道的玄机。


通篇读下来,经常遇到似曾相识的理念,也经常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本书虽然说不是很长,读完之后就有一种感觉,南怀瑾老师明确讲出来的东西,要远远的少于他,提出来自己还没有弄清楚的东西。这就像一杯水,只倒进去了1/3甚至更少,还有更多的空间,还有更多的问题,老师明确的提出来没有得到解决。也许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卦:“谦”吧!


南怀瑾老师明确指出:学习易经的目的有一个六字真言,就是要知道“进退存亡得失”,在人生的成长历程中,选择要比努力重要不知道多少倍!一个最高明的人就是在这六个字上做的最适当,选择了最正确答案。整个历史的演变进化也是在这六个字之间,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如果说学习易经,能从里面得到一些选择的技巧和方法,那就是有大的收获。


这也是一本可以买来放在枕边反复去参读、参悟的书,十年之后如果有缘再次打开,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感悟吧!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历史的经验-南怀瑾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XmqfhGZQqRb12mwFGBcmw 提取码:wurd讲历史的经验,时在一九七五年春夏之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时兴之所至,信。开河,毫无目的,也无次序地信手拈来,随便和“恒庐”的一般有兴趣的朋友谈谈。既不从学术立场来讨论历史,更无所谓学问。等于古老农业社会三家村里的落第秀才,潦倒穷酸的老学究,在瓜棚豆架下,开讲《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小说,赢得大众化的会心思忖而已。不料因止匕而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促成老古文化出版公司搜集已经发表过的一部分讲稿,编排付印,反而觉得有欺世盗名的罪过,因此,联想到顾祖禹的一首诗说:“重瞳帐下已知名,隆准军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错,如何坛上会谈兵”。我当忏悔。

上一篇: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大结局

下一篇:誓不为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