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一般会出现“冷冬”天气?
这是因为拉尼娜现象本身就意味着天气比较反常,同时也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燃料运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拉尼娜现象通常就意味着冬天会变得更加寒冷。在我们的常规印象里,拉尼娜现象一般会发生在北半球比较多,同时也会产生复杂的洋流运动。我们要知道自然界的很多事物本身有着一定的关联,每当发生拉尼娜现象的之后,北半球的很多地方会出现旱灾和洪灾的极端天气,有些地方甚至会出现冰雹的极端天气。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拉尼娜现象也会进一步导致冬天变得非常寒冷,所以拉尼娜现象基本上意味着冷冬的到来。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本身有着一定的原因。一般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会出现在冬季,这个时候的全球天气会呈现出冷的特征。一般在10月-次年2月期间,东亚地区气候呈现出冷干燥的状态,而欧洲和北美地区则是温暖多雨。但是如果到了第三季度,整个北极地区以及中东地区的气候就会呈现出暖的特征。此时地球上也会出现冷气象循环,而这种寒冷可以持续半年左右。 拉尼娜现象会造成洋流运动的异常波动。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印度洋海域也会出现异常波动,比如说拉尼娜现象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印度洋地区。一般在每年的10月-次年1月期间,印度洋海域的海面温度会出现明显变化,这也会造成印度洋地区出现冷的气象循环,而我们也会感受到冷空气逐渐南下。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拉尼娜来解释。最后,如果到了第三季度之后,印度洋海域的气温还是处于比较高的状态,那么我们在冬季里就会感觉到比较寒冷。
拉尼娜为什么是我国冷冬热夏?
这是因为夏季在低纬地区,太平洋髙压此时也相应得到加强,且位置偏北,紧靠副髙南侧的热带辐合带也偏北。而台风多是在辐合带的低压或云团发展起来的。再者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偏高.热带风暴能源充足,上空对流旺盛,在夏季风的作用下,西太平洋、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就比正常年份多,拉尼娜发生时中国冬季频繁的冷气团南下和夏季太平洋副髙的强劲使夏季风加强,北上加快,从而形成中国降水分布的北多、南少型,气温分布则为冷冬、热夏型。拉尼娜对全球的影响:在全球,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非洲南部等地对流活动加强,风暴和降雨过程较多。这一方面使得前一时期饱受旱魔肆虐的上述地区的旱情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而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却容易出现干旱少雨。拉尼娜还将使太平洋台风、大西洋飓风的活动明显增加。可以看出,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最为强烈。
2022年还是拉尼娜现象吗?
2021至2022年是拉尼娜年。因为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在上半年的时候也就是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而2021年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2021-2022年冬天预计是冷冬,主要原因是今年或是“拉尼娜年”,所谓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会高于北方,这样一来就会极易发生极端性的寒冷。拉尼娜现象需知: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从1950年,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按照强度级别,分为弱、中等强度、强事件。历史上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
为什么说2022是“拉尼娜年”?
2022是拉尼娜年。过去的20年时间里,由于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变暖,事实上原本是“厄尔尼诺现象”要更常见,但是因为气候异常,从2020年开始,“拉尼娜”竟然出现后就迟迟不肯离开。对于2022年秋冬来说,我们还将可能迎来连续第三次的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不同性格的两兄妹,拉尼娜一直和“冷”相对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将拉尼娜定义为:“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冷却。通常,拉尼娜事件每三到五年左右发生一次,但有时可能连续几年发生。”夏天有多热,冬天就有多冷据气象观测,2022年已经确定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以及极端性都是前所未有。老百姓常说“夏天有多热,冬天就有多冷”,一旦拉尼娜现象发展起来,的确有可能再次引发大气环流较大的波动。拉尼娜可能造成今冬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增多。所以,今年冬天寒潮可能发生的次数、强度等,都要特别关注。“在一般年份的冬天,一次寒潮过程,可能几天就结束了,后面就会迅速回暖。但是拉尼娜的年份,环流背景有利于寒潮发生频率的增加,留给回暖的空间小,可能会造成整个冬季平均温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