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什么
家庭教育包括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1、亲职教育:以孩童中心为立场,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采用辅导的方式,注重鼓励与引导。
2、子职教育:指增进子女本分的教育活动,一是学习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二是学习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
3、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有效地运用家庭中的资源,以满足家庭及个人的最大需求。
4、婚姻教育:婚姻教育是指夫妻双方从关爱出发,改掉对方身上的小毛病,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全家幸福的过程。
5、伦理教育:教育伦理是指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家庭教育:
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如下:一、文明礼貌教育即教育孩子言语、行为讲究谦虚恭敬。文明礼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对孩子的礼貌教育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礼貌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待人要诚恳、谦虚,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2)教孩子学会文明语言。(3)培养孩子具有磊落大方的行为举止。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从现在抓起。家长应从思想、道德、情操、气质上都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榜样。二、公共道德教育简称“公德”或称“社会道德”。指社会全体公民公认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对社会风气有广泛、持久、深刻的影响。其内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相互尊重、讲究卫生、保护文物、爱护公共设施、救死扶伤、反对环境污染等。我国宪法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的共同义务。对孩子的公德教育要从小抓起,逐渐养成他们讲究公共道德的习惯。家长对子女进行公德教育应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入手。三、品德教育广义的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即道德教育。包括政治品质、法制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狭义的品德教育是指道德品质的教育,即把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观念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孩子思想意识、态度和行为的教育。家庭品德教育偏重于后者,一般是指在处理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准则教育。其主要内容有团结友爱、诚实、勇敢、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勤劳节俭等优良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四、诚实教育教育儿童老老实实,不弄虚作假。它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对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重大意义。其内容包括:(1)对祖国、对人民忠心耿耿。(2)对待师长、同学和朋友赤诚相见,表里如一,言而有信。(3)对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图虚名。(4)作风上,言行一致,讲真话,不弄虚作假,不欺骗说谎,有了错误,大胆承认,不文过饰非。(5)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基本途径是:(1)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2)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对其不诚实行为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3)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鼓励他们知错改错。如果孩子说了谎,家长应先找出说谎的原因后,再进行教育,切忌简单粗暴。五、友爱教育指家长教育孩子对家庭成员和同辈伙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它有助于儿童保持人际间的良好关系,正确处理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内容有:(1)启发同情心,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和行为。(3)培养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4)养成礼貌待人,友好相处的习惯。六、同情心指对他人的需要、欲求和愿望的理解,对他人的困难或不幸的同情和怜悯。它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可限制利己动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家长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1)反对那种对人无情、以至残忍的态度。(2)要培养孩子救死扶伤、救人危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3)要孩子做到对有生理缺陷和呆傻的人不讥笑、不捉弄、不欺侮。(4)教育孩子爱护小动物,帮助有困难的人,对自己的同学和同胞应该关心爱护、宽厚相待,即使对犯了错误的人,也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帮助他们重新进取。七、纪律教育指遵守集体规则的教育。遵守纪律是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也是任何活动取得成效的保证。纪律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化、人格的成熟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其基本方法有:(1)讲清各项规则、制度、秩序的要求及遵守纪律、完成任务的意义,提高孩子的认识,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锻炼其意志品质。(3)为孩子作出榜样。(4)配合学校教育,要求孩子遵守学校各种纪律。八、艰苦朴素教育指进行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关方面的教育。艰苦朴素是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德。在家庭中,其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孩子克勤克俭的习惯。具体表现在:学习上能注意珍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个人生活上,朴素大方,不追求奢侈,不乱花零用钱等。家长自己要做孩子的表率,并从子女小时抓起,从小事抓起。九、勇敢教育指教育孩子有勇气、有胆量去克服外界的艰难险阻和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情绪。只有勇敢的人,才有为了正当的利益不怕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家长应鼓励孩子勇于探索和创新、主动承担重任。要帮助孩子认清真正的勇敢不是鲁莽,鲁莽只是一种不问情由、不顾后果、不辨是非的盲目行动。应引导他们选择真正勇敢的行为模式。运用正面鼓励与强化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害怕当众发言的,要多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并加以鼓励。在经常表扬的同时,应不断提出勇敢行为的新要求。
家庭教育情况怎么写?
您好: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摘要】
家庭教育情况怎么写?【提问】
您好: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回答】
家庭教育情况怎么写
家庭教育投入情况,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族家风的传承。
一、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家庭,家庭如何演变而来,他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家庭是由家族发展壮大分裂演变而来。
家庭的产生是由家族成员逐渐长大成人,踏入 社会 独立生活,承担着人类与生俱来的传宗接代,生命得以延续。
是由两个独立异性组成夫妻关系,从家族中分离出来的构成 社会 单位的新的独立体。
家庭的持续发展壮大,自觉或不自觉地套用延续旧的家族生活行为。
在家族家风和 社会 道德规范下夫妻共同去实践和实现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家庭的主要任务就是夫妻携手合作,共同生活,承担起扶老携幼的义务和责任。
二、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前述家庭的根本义务和责任是承担生命的延续,传宗接代扶老携幼。
作为夫妻组成的家庭,生儿育女你将一个新的生命带到人间。
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孩子无可选择的启蒙老师。
哺育呵护抚养孩子是家庭的义务,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孩子是家庭无可推卸的责任。
儿女学说话,学走路生活习惯都将受到家庭的影响,
这个家风的为人处世,生活习惯初始熏陶将直接影响儿女的人生观的建立与生成。
所以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风的传承。
三、家庭教育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
人生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的三部曲:
1.幼儿过程,每当回忆起人生最幸福的时段,不约而同地会想起幸福的童年。
是的,单纯的童年无忧无虑,衣来张口饭来伸手。
父母是百依百顺地满足你的欲望。
但是,处在这个年龄段,是你人生开启认识认知陌生的家庭到熟悉家庭生活 社会 的阶段。
也是你人生观从建立到生成的重要阶段。
这期间需要家庭潜移默化和心传口授的引导教育。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
更离不开家族家庭的熏陶,即家风的传承。
父母是由两个人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他们各自带有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
这两种家庭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人生观的形成。
也就是说两个不同家庭的家风融合铸就你的人生观。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才不是一代人的教育,是需要两代人乃至三代人的努力培养而成。
2.学生时代的教育
由 社会 教育机构承担完成基础知识的教育,家庭教育为辅。
3.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由 社会 专业机构承担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家庭教育为辅。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风的传承,良好的家风,会使你受益终生。
家庭教育的核心随孩子年龄段的不同有所改变。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幼儿期是亲情教育。
稍大是习惯养成教育
稍大是兴趣培养教育
稍大是 健康 教育
再稍大是品德教育
再大了是自强自立教育
我的看法是:一遗传基因,这和家长的生活习惯有关,生育阶段双方不可大酒,精力充沛。二:培养一个孩子成才确实任重道远,实属不易。要有三个硬条件,即:好孩孑,好家长,好学校,三者缺一不可。家长责任最大,不要依懒学校。注意三点,a:要有比一般家庭好的饭菜(家常便饭)味道可口,b:保证休息时间充足8小时以上(力争晚8点),c管控玩手机电脑,D:超额完成作业,C孩子绝对服从家长,F:只有忠诚善良,才能迈向成功,G:孩子需要的课外教材必买,H:不要培养孩子霸气,丨:业余时间干些家务,爱学习,爱劳动,j:家长必须标帅,全力配合学校老师。知识改变命运,决定于孩子的未来和一生。以上是夲人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同意见者请原谅。
虽然话来话长,就论重中之重几点:一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兴趣;二要树立好孩子的道德高尚情操;三要训练好孩子的生存生活技巧。总之,三分靠天赋,七分靠教养。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几十年前就有外国的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和没有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又复杂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期间的重要性。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有好的家庭环境,孩子会感到幸福、有安全感,变得自信、更有修养、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更加成熟。
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创造一个温馨而又幸福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亲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们 健康 、快乐的成长。
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应是(言传身教),传:从古自今遗留下来的好的行为、作风、规矩、原则、风序良俗。
教:教育他如何做人,养成良好品德,行为规范。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将来的表率。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最为重视家庭教育,每个家庭的前途命运、荣辱兴衰,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的是,解决世间一切复杂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教学,而这教学指的就是家庭教育。过去每一家族、家庭都有各自的祖训家风传承,或载入族谱世代相传,或无记载而口口相传,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等堪为传世经典。
然而,近代已基于失传,如今做父母的本身就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故虽生儿育女,却不知如何去正确教 育儿 女,以至儿女叛逆成性、难以管教,长大后也有成才不成人之弊端,真正德才兼备的却也不多。如此,往往去归咎于教育,其实,首先要反思的是家庭教育。
过去,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传承家风,或以清白、或以忠厚、或以仁德等为其核心,且不赘言。在此简单的从四个方面来说家风的构成,也可做为如今家庭教育的核心来借鉴学习。
其一、家规,是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古今集其大成的当属《弟子规》,实为开蒙养正之上乘。只不过,现代人自以为很聪明,不需要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用那些现代的快餐式功利方法去教育子女,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且不符合人性、不符合自然规律。其结果就是父母烦恼,孩子受累。当然,如今背过《弟子规》的孩子很多,但少有见效。因为,孩子多是强迫性地去背,而少有父母于日常行为中的言传身教,所以,背了也白背,而未知其意难以养成行为规范。
其二、家道,就是一家人要有道德。最明了地说,全家人要积德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父母要身体力行,引导孩子多做善事,从爱护花草,到扶老携幼,培养其正确的道德理念。孩子长大后才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会明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如此,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有“理不明,事不透”的烦恼,也不会有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
其三、家学,如今也不可强求家学的渊博,但一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是要求孩子去看书学习,父母却去吃喝玩乐打麻将。而是要陪着孩子,自己也读一点书,为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孩子学习,又可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四、家业,各人的事业不一样,但根基是一样的,就是家业要建立在家规、家道、家学的基础上。 只不过,现在的家业多是快速地赚钱、快速地暴发,很少有人会去想赚钱以后怎么办。所以,也就多了个褒贬不一的新词“富二代”。其实,家业越厚,越要注重自身德行和儿孙德行的培养,这样家庭、家业才能长运不衰。
以上四点就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核心,想来对大家、小家应为有用。
有书君谨记《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老祖宗用千年的智慧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以“树人”为核心,而有书君认为,要想做好这个任务,就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打好基础:
01 培养健全人格
实际对于父母或者整个家庭的长远发展来讲,孩子的成人远比成才更重要。培养孩子独立和健全的人格,应该提升到比关注孩子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思想层次上。心理 健康 、积极向上的下一代,一定比内心幽暗、抑郁狂躁的下一代更具深层竞争力。
02 学会爱与被爱
关注孩子拥有的敏感之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或他人的真心爱护,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们表达爱的反馈,让孩子懂得爱与被爱的两方面感受,这会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共情”意识,他们就会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爱与被爱的真正含义。
03 坦然接受挫折
之所以强调培养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相对过去而言,大多生活在一个物质和关爱都可能过剩的时代,未来决定他们幸福指数的,可能不是智商,而是逆商,就是孩子们能承受挫折、打击,抗击各种压力的能力。
所以需要从小在家庭中就注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得失成败,坦然接受不期然的结果,拥有重新整装出发的信心和勇气。
04 掌握沟通方法
因为人的 社会 属性很难剥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也应该建立在相对公正的平台上,教育孩子与人进行友善地、平等地、有效地沟通,让孩子基本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会让孩子在今后的 社会 生活中终身受益。
05 养成良好习惯
在家庭中,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说是投资最小而回报最大的明智之举。因为在孩子小时候容易培养出的爱清洁、爱阅读、自律、关爱等习惯,往往能够伴随孩子一生。而培养孩子好习惯最省力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带头示范,所以,你想培养孩子什么样的习惯,你先做起来,准没错。
综上所述,有书君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心里健全、习惯良好、与人为善、内心美好、积极乐观的下一代,你们同意吗?
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
这个问题应该是全 社会 每个家庭最难解决的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孩子从小不懂事到逐步形成自己独立思维这一整个过渡,是需要良好的温馨家庭环境,给孩子营造 健康 快乐有节止的正常生活规律,在这个条件的同时,正确引导孩子慢慢进入ta的意思形态的思维里,这需要父母的时间和耐性,同时,还需要掌控自己孩子的每一天成长发育的不断变化而因时引导,如果引导不当,对孩子的一生就是遗憾,所以,家庭教育是最难解决的重大功程这不是危言耸听。
家庭教育得当,是学校培养的苗子,更是走向 社会 的基石,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各位孩子的父母们,千万不要忽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耐心,机会只有一次,绝不能错过教育孩子的黄金时间。
可是,为了生活的需求,有不少家庭的父母离开孩子到外地打工,孩子只能让隔辈老人看管,可是隔辈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己不适应当今 社会 发展的需求,现在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体制都在潜移默化,教育体制的规范化,跟随新时代的高 科技 在逐步腾飞,甚至跟世界接轨。可想而知,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也就是目前 社会 出现的各别家庭问题。还有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这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面临着挑战!
谢谢!
望子成龙,相信是绝太数中国父母的心态,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传承!正是因为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很多家庭陷入迷茫、纠结,甚至于是焦虑的状态。家庭教育的重点有哪些?首先,要分析现代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区别。传统家庭教育,一般是讲究多子多福,且生活年代和环境,大多过得比较艰辛,父母为了生活,甚至于自顾不暇,孩子的文化教育普遍较低,以传统思想观念教育为主。而现代教育,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生活质量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父母教育,更多的是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参予其中。其次,是家庭教育的主线问题,我认为,传统教育的美德要继承,甚至于发扬光大。现代教育的优势要与传统教育相辅相成。既不能片面重视传统教育而忽视现代教育的优点,又不能为了现代教育的优势而轻视家庭的传统教育。其三是在家庭教育中,要形成一致的观点,即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相互配合,不能各自为政,各树观点,否则,让孩子无所适从,观以达到持续有序的教育目的和效果。其四是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正能量,即正统教育,让孩子从小就能感受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正统教育,作为父母,家庭,不仅仅体现在文化教育,更多的要体现在形象教育上,父母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土地和港湾,父母家庭的言行及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及父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着影响孩子。总之,家庭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望子成龙,切莫因过度溺爱和纵容,促使纵子成囚!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核心随孩子年龄段的不同有所改变。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幼儿期是亲情教育。
稍大是习惯养成教育
稍大是兴趣培养教育
稍大是 健康 教育
再稍大是品德教育
再大了是自强自立教育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几十年前就有外国的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和没有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又复杂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期间的重要性。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有好的家庭环境,孩子会感到幸福、有安全感,变得自信、更有修养、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更加成熟。
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创造一个温馨而又幸福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亲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们 健康 、快乐的成长。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最为重视家庭教育,每个家庭的前途命运、荣辱兴衰,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的是,解决世间一切复杂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教学,而这教学指的就是家庭教育。过去每一家族、家庭都有各自的祖训家风传承,或载入族谱世代相传,或无记载而口口相传,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等堪为传世经典。
然而,近代已基于失传,如今做父母的本身就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故虽生儿育女,却不知如何去正确教 育儿 女,以至儿女叛逆成性、难以管教,长大后也有成才不成人之弊端,真正德才兼备的却也不多。如此,往往去归咎于教育,其实,首先要反思的是家庭教育。
过去,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传承家风,或以清白、或以忠厚、或以仁德等为其核心,且不赘言。在此简单的从四个方面来说家风的构成,也可做为如今家庭教育的核心来借鉴学习。
其一、家规,是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古今集其大成的当属《弟子规》,实为开蒙养正之上乘。只不过,现代人自以为很聪明,不需要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用那些现代的快餐式功利方法去教育子女,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且不符合人性、不符合自然规律。其结果就是父母烦恼,孩子受累。当然,如今背过《弟子规》的孩子很多,但少有见效。因为,孩子多是强迫性地去背,而少有父母于日常行为中的言传身教,所以,背了也白背,而未知其意难以养成行为规范。
其二、家道,就是一家人要有道德。最明了地说,全家人要积德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父母要身体力行,引导孩子多做善事,从爱护花草,到扶老携幼,培养其正确的道德理念。孩子长大后才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会明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如此,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有“理不明,事不透”的烦恼,也不会有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
其三、家学,如今也不可强求家学的渊博,但一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是要求孩子去看书学习,父母却去吃喝玩乐打麻将。而是要陪着孩子,自己也读一点书,为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孩子学习,又可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四、家业,各人的事业不一样,但根基是一样的,就是家业要建立在家规、家道、家学的基础上。 只不过,现在的家业多是快速地赚钱、快速地暴发,很少有人会去想赚钱以后怎么办。所以,也就多了个褒贬不一的新词“富二代”。其实,家业越厚,越要注重自身德行和儿孙德行的培养,这样家庭、家业才能长运不衰。
以上四点就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核心,想来对大家、小家应为有用。
有书君谨记《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老祖宗用千年的智慧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以“树人”为核心,而有书君认为,要想做好这个任务,就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打好基础:
01 培养健全人格
02 学会爱与被爱
03 坦然接受挫折
之所以强调培养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相对过去而言,大多生活在一个物质和关爱都可能过剩的时代,未来决定他们幸福指数的,可能不是智商,而是逆商,就是孩子们能承受挫折、打击,抗击各种压力的能力。
所以需要从小在家庭中就注重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得失成败,坦然接受不期然的结果,拥有重新整装出发的信心和勇气。
04 掌握沟通方法
因为人的 社会 属性很难剥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也应该建立在相对公正的平台上,教育孩子与人进行友善地、平等地、有效地沟通,让孩子基本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会让孩子在今后的 社会 生活中终身受益。
05 养成良好习惯
在家庭中,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说是投资最小而回报最大的明智之举。因为在孩子小时候容易培养出的爱清洁、爱阅读、自律、关爱等习惯,往往能够伴随孩子一生。而培养孩子好习惯最省力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带头示范,所以,你想培养孩子什么样的习惯,你先做起来,准没错。
综上所述,有书君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心里健全、习惯良好、与人为善、内心美好、积极乐观的下一代,你们同意吗?
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
这个问题应该是全 社会 每个家庭最难解决的大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孩子从小不懂事到逐步形成自己独立思维这一整个过渡,是需要良好的温馨家庭环境,给孩子营造 健康 快乐有节止的正常生活规律,在这个条件的同时,正确引导孩子慢慢进入ta的意思形态的思维里,这需要父母的时间和耐性,同时,还需要掌控自己孩子的每一天成长发育的不断变化而因时引导,如果引导不当,对孩子的一生就是遗憾,所以,家庭教育是最难解决的重大功程这不是危言耸听。
家庭教育得当,是学校培养的苗子,更是走向 社会 的基石,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各位孩子的父母们,千万不要忽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耐心,机会只有一次,绝不能错过教育孩子的黄金时间。
可是,为了生活的需求,有不少家庭的父母离开孩子到外地打工,孩子只能让隔辈老人看管,可是隔辈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己不适应当今 社会 发展的需求,现在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体制都在潜移默化,教育体制的规范化,跟随新时代的高 科技 在逐步腾飞,甚至跟世界接轨。可想而知,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也就是目前 社会 出现的各别家庭问题。还有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这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面临着挑战!
谢谢!
教育来自三方的力量,家庭、学校、 社会 。当然,这三者之间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最大的,而且是其他两者无法替代的。那么,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家庭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算得上好的家庭教育呢?我认为,两个词可以概括家庭教育的关键。
这两个词一个是树人,一个是身教。
先说第一点:树人。我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流传广泛的老话揭示了教育的核心。教育孩子,排在第一的是做人,知识技能只能排在第二。
做人,这句话听起来简简单单,内涵却极为丰富。一个人如何做人,就体现了他的内在修养和思想层次。一个没有内涵、没有修养、思想层次又低的人,他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的。
中国文化的一部经典《大学》,整部书就是在讲如何树人,如何做人。用古人的话说,修身是一切之本。何谓修身?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层次,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高雅的人。
我们现在的教育,注重知识技能多于注重道德思想的培养,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疏漏之处。
再说第二点:身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方法。
身教重于言传。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孩子身上有什么问题、缺点,甚至是小动作,父母身上一定有。这就是身教的巨大作用。
好多父母对孩子是高标准、严要求,但是自己对自己却没有一点要求和约束,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呵斥和教训,甚至是动手打骂。其实,越是这样孩子心里越会逆反。
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母的不仅仅是要对孩子提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个样子。没有什么比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更重大的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自己成为优秀的人。
古代著名的孟母和岳飞的母亲,都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孩子严格要求,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她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国之栋梁。她们也被尊为“贤母”。
要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是要付出具体行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孩子。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让孩子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学习。这两个“学会”缺一不可,是人生的两只翅膀。因为不管学什么,做人始终是立身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人都不会做,这个大写的“人”怎能立得起来?即便学习再刻苦努力,学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如果不懂得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将来怎能立足于 社会 ?
之所以把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学会做人比学会学习更重要。
譬如,一个聪明的孩子掌握了锁的知识,也学会了修锁技能,以至于什么锁坏了他都能修好,什么锁打不开他都能打开,开锁比赛他也能得第一名。就有关锁的知识、修锁和开锁的技能说,他的表现已经证明他学到了东西。如果这个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一定有美好的前途,但倘若他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步入歧途,堕落成一个撬锁入门、偷盗他人钱财的罪犯,被关进了监狱。是什么毁掉了他的美好前程?是他没有学会做人。
如今,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观出现价值偏差。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是最重要的。于是,只要孩子学习好,一切听孩子的,把孩子当作“小皇帝”供着,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把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忘到脑后。于是,我们的 社会 里,任性的孩子多了起来,唯我独尊的孩子多了起来,自私自利的孩子多了起来,缺乏责任心的孩子多了起来。
那么,家长该如何教会孩子做人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教育孩子最好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给孩子看,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看孩子将来素质如何,要看家长的素质;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必须培养孩子从小有 社会 意识和独立意识。这些话语说的就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1.平等与尊重
家长与孩子平等的交流和讨论,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也是相互的,家长只有尊重了孩子的观点和想法,孩子才有可能尊重和接受家长的观点。
2.鼓励与表扬
依据强化理论,行为的结果,即强化物,对个体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一般而言,肯定性的强化物(赞扬的语言、满意的表情、亲切的笑容、奖品等)有利于孩子积极地接受和内化家长的要求;而否定性的强化物(漠视、冷漠、批评的和尖刻的言辞、失望的神情、冷笑、嘲讽等)让孩子紧张、产生心理压力(焦虑、烦躁、不安、忧郁,甚至攻击性行为)。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每一次良好行为进行正强化、积极强化,从而能引发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获得更多的奖励和表扬。
3.宽容与理解
宽容与理解永远是家庭的保障,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学会用宽广的胸怀、深切的理解去了解、赞赏、支持孩子,这远比责骂更能激发他求知的热情;用理解去感动孩子,化惩罚为宽容,能更好地让孩子反思和感悟,懂得家长的一片苦心,培养其孝心和善心。
4.诚实与信任
对于家长来说,把真实情况和想法告诉孩子,并对其负责,这是诚实;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将真实情况和想法告诉家长,并相信他一定会对其负责,这就是信任。家长是诚信教育的播种机,诚信一定要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中国父母请多向这位法国爸爸学习,给孩子少留钞票多留智慧
文/诸神的恩宠
2013年春晚上,郭德纲和于谦合说的相声《败家子》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谁都知道那里面的败家子是编的,可中国近代史上真有一位败家子,他的败家事迹堪称史上第一。
此人名叫盛恩颐,光听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懵,别急,等听完他的背景你可别吓着。他父亲是晚清首富盛宣怀,岳父是民国总理孙宝琦,连他的名字都是慈禧太后亲赐的。
年轻时,盛恩颐一表人才,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也许是被资本主义腐化了,回国后盛恩颐一路打马扬鞭踏上了败家之路。他买了上海第一辆奔驰轿车,娶了五房姨太太,养了75匹马。盛宣怀临死前,为防止家财败落,将数百万两白银全部存入银行,这些钱足够盛氏子孙吃十几辈子了,可盛宣怀还是没料到,儿子败家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银行利息的速度。盛恩颐抽大烟、爱赌博,一晚上能输掉一整条商业街的资产(据说能折合成人民币10亿元)。盛家就算有金山,也经不住这么败啊,结果没等到抗战胜利,盛恩颐就几乎败光了所有家产。晚年的盛恩颐穷困潦倒,连买公园门票的钱都没有,最后惨死在苏州留园的门房里。
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盛宣怀虽然顶着“著名政治家”、“著名慈善家”“中国实业之父”等光环,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让人唏嘘不已。在盛宣怀身上,有着典型中国式大家长的作风——只给孩子留钱,只管他的生理需要。 愚蠢的父母将孩子视为私人物品,只顾给孩子留地留房留存款;聪明的父母把孩子当做好朋友,懂得将孩子培养成有智慧的人。家财再多,终有散尽的一天,智慧无边,能够让人生愈加精彩。当小区里大伯大妈都在眼红“别人家的孩子”时,让我们来聊一聊“别人家的爸爸”。
这位爸爸叫多米尼克·贾尼科,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专门研究海德格尔哲学,曾出版过《海德格尔在法国》、《论人的境遇》等著作。
最近,贾尼科有点烦。他上高二的女儿苏菲对哲学提不起一点兴趣。作为哲学家,贾尼科深知哲学对一个人思想成长的重要性,于是他想尽去办法激发女儿的学习兴趣,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贾尼科认真做了反思,他认为女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法国市面上的哲学书都太专业太深奥了,没点哲学功底,连大人都看不懂,更别说一个高中生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能让女儿对哲学感兴趣,贾尼科亲自操刀,写了一本书——《苏菲的哲学课:哲学家父亲写给女儿的30堂哲学启蒙课》。
《苏菲的哲学课》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哲学启蒙读物。贾尼科总共写了30节课,每节15分钟。这些课内容丰富,环环相扣,古今交融,生动有趣。贾尼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女儿普及了哲学常识,主题涉及:希腊哲学、艺术宗教、幸福、欲望、潜意识等。这本书只有7万字,却涵盖了西方哲学的精髓,其中既有历代哲学家八卦轶事,也有贾尼科本人的深度思辨,整本书充满了思维的乐趣。翻开书,每行字仿佛都迸发着智慧的火花。这本书在法国长销12年,家喻户晓。
下面,就让我们竖起耳朵,听贾尼科说说哲学那些事儿。
一、 敢于质疑权威,谨防被洗脑
当时,苏菲正值青春期,是最叛逆的时候。在这本书里,贾尼科循循善诱,鼓励年轻人多思考多质疑,不要惧怕权威,要“防火防盗防人生导师!” 贾尼科认为,有质疑必然就有批判,但批判不是吐槽更不是骂街。真正的批判精神,是建立在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的。大部分人为了生计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思考,很难产生批判精神。而没有批判精神,就无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
关于不动脑子就服从权威,古往今来都有很多笑料。说说最近看过的一个吧。在印度,有位得道的修行人,自称能治愈各种疾病,一些人经他之手也确实痊愈了,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欧美富豪不惜万里去印度找他求教和治病。再后来,这位“神医”实在装不下去了,主动投案自首了。原来,他不是印度人而是美国人,在印度待了些年头,懂一些粗浅的修行之道。他看“神医”地位高、来钱快,就假装成“神医”招摇撞骗。而那些所谓的被他治好的病人,也不是什么大病,都是心理作用引起的,被他一忽悠,居然想开了,心理一平衡,病自然就好了。 哲学是祛魅的。学完哲学还听风就是雨,那不是哲学的问题,是你智商的问题。
二、 艺术之美,在于让人审视自我
托马斯·曼曾说:“艺术应该是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而不是对人生亮出虚无主义的冷冰冰的魔鬼的拳头。” 有一天,贾尼科和朋友参观了安迪·霍沃尔的艺术展。安迪·霍沃尔是20世纪著名艺术家,波普艺术的创始人之一。贾尼科没带苏菲去,他知道苏菲肯定不喜欢这种艺术,还会觉得它很丑。在书中,贾尼科指出了波普艺术背后的意义:安迪·霍沃尔希望以自己的拙劣复制,让大众明白:真正的美,永远模仿不来。也就是说,美没有统一标准的。
写到这里,贾尼科还拿出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精彩对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次,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在讨论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夸夸其谈,却说不到点子上,苏格拉底佯装无知,靠卓越的辩才把希庇阿斯逼到了墙角。最后,希庇阿斯不得不给美下了定义:美,就是赏心悦目。只要符合这一条,甭管它是什么,都是美的。苏格拉底深以为然。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幻想。贾尼科想通过这件事告诉苏菲:万物中皆蕴含哲学,艺术恰恰就是哲学的另一种体现。
三、 为什么说哲学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有人问:“哲学能回答所有问题吗?”这真是个好问题。
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要解决人的灵魂问题,哲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效。哲学是一座桥梁,有人通过“桥”抵达了彻悟的境地,而有人却从“桥”上掉下去摔死了。所以,哲学能起多大作用,关键不在哲学本身,而在于人。那“人”又是什么呢?贾尼科认为,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语言提高了人与人的交流质量。哲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液,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生活,并让我们找回灵魂的自由。灵魂的自由,是对一切都能洞若观火。比如,尼采就是真正自由的灵魂,他的思想启迪了无数人。
哲学的终极目的,是让人变得智慧。 庄子有云:“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贾尼科的观点与庄子不谋而合。这也是对哲学“无用之用”的最好诠释。
黑塞在《克诺尔普》里说:“一个父亲可以将自己的眼睛、鼻子、甚至性格遗传给孩子,却无法将灵魂遗传给孩子。”纪伯伦在《论孩子》里开篇写道:“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说到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你可以为一个人指路,却无法代替他走路,路得自己走。
2002年,65岁的贾尼科溘然长逝,给世人留下这本哲学小书。它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哲学的印象——哲学并非一味的深奥晦涩,它也可以深入浅出;哲学不光是直抵人心的良药,它也可以是沁人心脾的“下午茶”。无论你是连苏格拉底都没听过的哲学小白,还是啃惯大部头的资深哲学迷,都可以和苏菲一起来品尝这杯酸酸甜甜口感极好的“下午茶”。
哲学的终极目的是探寻真理。要探寻真理,就得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这也是人能永远年轻的秘密。贾尼科用行动告诉人们:为人父母,给孩子留钞票,不如给他们留智慧。 看到这里,那些只顾埋头帮孩子攒票子的中国家长们,是否该抬起头,看看蓝天白云,认真反思一下呢。
PS:大赞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粉红少女系很符合书名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