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空军很强么?
各有所长,总体上德国空军强,但日本空军也有自己的优势。
二战德国,没有航母,自然也没有舰载航空兵。其飞机进行的对舰对潜作战也很少。主要是用在空战和对地攻击上,尤其是对轰炸机群拦截作战和对地面点目标的精确攻击作战,不论是战术还是飞机性能都是二战中第一。
二战日本,航母和舰载机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发展出了完善的对舰对潜作战战术和飞机。其鱼雷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性能和使用战术相当不错,比德国较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空军vs德国空军?哪个空军强?
前期是德国强,后期是英国
因为长期的封锁使得德国的物资供应紧张,制造飞机没有那么多资源。
欧洲进入战争时,最多有三百七十五架可用侦查的机。德国有一百八十架适于执行观测任务的飞机,再加三百架教练机和十三只齐柏林飞船。法国二十七个飞行中队,二百二十名飞行员,却只有一百三十架,英国是六十五架。
这些飞机不是为军用而设计的,没有武装,全都用木料和金属线制造,机翼和机身用涂上胶的布覆盖。1915年,为德国人工作的荷兰飞机制造商安东尼·福完善了法国人的一项发明,使得机关枪能够通过旋转的螺旋桨进行同步射击。这一发明产生了革命性的结果: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诞生了。于是,1915年10月双方开始争夺前线上空的制空权,空战飞速发展。战争期间,法国生产了50种型号。五万一千架飞机,九万二千部引擎;德国生产了400多个型号,四万八千架飞机,四万一千部引擎。
一战结束时,英国空军实力达36万人,200个现役中队,拥有飞机3万架,损失率每月达百分之六十六
德国空军飞机、飞艇4050架和8万余官兵,国内的工厂依然保持每年14130架飞机的生产能力。
英德战争的英德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优势的逐步丧失,其对外政策也发生了改变,逐渐调整了原有的“光辉孤立”和不结盟政策,以寻求新的平衡。同时,由于1901年英德结盟之议破裂,双方的敌对情绪又爆发出来,两国早先由于海外贸易、殖民地和海军的激烈竞争所形成的种种矛盾至此更为发展。英国开始把德国作为最危险的对手,逐渐调整了战略部署:一方面在远东与日本结成同盟,以阻止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另一方面在欧洲开始与法国接近,以期共同对付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19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重新组合的过程告一段落。由于英德矛盾远较英法矛盾尖锐,德国操纵三国同盟称霸欧陆的态势即使法国寝食难安又使俄国感到岌岌可危,而英俄矛盾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有所缓和,加之英德联合不成,德俄结盟不得,大陆同盟更是无从谈起。历史演变的结果是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欧洲形成了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14年剑拔弩张的世界形势,在相当程度上是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结果;德国的世界政策曾引起过三次严重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场有大国直接参加的欧洲的局部战争都必然会导致一场全面战争的危险。德国想要让奥塞两国发生战争,希望有这场战争,并在战争中掩护奥方。德国信任自己的军事优势,因而有意挑起对俄国和法国的冲突,所以德国当局对于爆发全面战争负有重大部分的历史责任。也不能因为德国在最后一刻曾试图阻止这场浩劫而减轻其责任。因为,完全由于迫在眉睫的英国干预德国才对维也纳施加了影响,而且仅仅采取了一些姗姗来迟的、随即撤销的措施。在大战期间,贝特曼·霍尔维格自己也常常隐晦其辞地流露,德国与这场战争的爆发何等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与其说他“挑起”这场战争,不如说他是想炫耀德国当局的欲望,一种可以不顾完全变化了的前提条件而发致力战争的欲望。“自战争开始以来,我们没有避免这种错误:过低估计我们敌人的力量。我们从和平时期沿袭了这种错误。在过去二十年里我国人民获得惊人的发展时,广大阶层滋长了这种倾向:试图在对比别国力量时过高地估计我们确实强大的力量。(我们)在对于自己的崛起沾沾自喜时,对别国情况就估计不足了”德国的战争目标是吞并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经济上掠夺那里的铁矿,战略上获得进入大西洋大通道,钳住英国的咽喉;占领波兰、波罗地海沿岸和乌克兰;通过巴格达铁路,在中欧和近东建立殖民帝国;把南美洲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要英国让出全部舰队,要协约国缴付巨额赔款等。德国认为自己对战争最有准备:德国的军队动员只需两个星期的时间;通行边境的战略铁路已经完成;基尔运河已于1914年竣工,“无畏舰”可以通行无阻;德国在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中考察了英俄军事力量和作战能力后,自认为德军的装备和训练是举世无双的。而俄国的扩军计划到年才能完成;俄军的动员需要六星期的时间;法国的军事力量不是德国的对手。此外,意大利越来越脱离三国同盟,而奥匈帝国正在瓦解,迁延下去,德国将没有盟国。德国甚至认为由于爱尔兰内战迫于眉睫,英国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英国力图通过战争把它的竞争者德国击败,粉碎德国建立海上霸权的企图: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割土耳其;铲除德国在中近东的影响,从而巩固英国在埃及的地位;英国还试图使俄国和法国在战争中削弱。英国对自己的战争准备十分满意,并且认为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因为德国的生产能力已比英国强大,海军力量对比将越来越不利于英国。于是英国政府假仁假义地伪装出一副在这次战争中将保持中立的姿态,借以怂恿德国发动战争,然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德国。外交大臣格雷告知德国驻伦敦大使,说英国对大陆事务未承担任何条件义务,享有“自由行动”之权。他甚至表示反对使用“三国协约”一词。格雷的言辞在柏林造成一种印象,好像英国将不参与德奥和法俄之间的战争。格雷对斐迪南之死唁电吊慰,以示同情。直到英国参战前三天,格雷仍然拒绝宣布英国在法国遭到进攻时将进入战争。英国的目的是要一方面削弱法俄两国,另一方面又削弱英国的死敌——德国。总之,不管英国的动机如何,它所选择的行动对于维护和平绝没有帮助,反而鼓励了德国的侵略。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同其他刺杀事件并没有多大不同,但它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为急欲发动战争的国家提供了借口。如果英国能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积极和明确的行动,或许可以改变事件的发展。但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因和外因决定的,列强之间的矛盾(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和英国对德国所发出的“错误”信号,只是这次大战爆发的催化剂(外因),它只能对事件的发生起到延缓和加速的作用,而不能改变事件发展的趋势。正如法国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所说“我能预感到我们在走向战争。我虽不能观测战争将在何时发生,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