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

时间:2024-09-22 17:12:25编辑:思创君

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 *** 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 *** 刘邓大军向 *** 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 *** 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 *** 军统治的大别山区。 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时候,刘邓在大别山的战略游击区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刘邓在西线的积极运动和作战,则无法达成对 *** 在徐州周围集结的重兵集团的包抄任务,则只可能是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地区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 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这是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巨大的战略决战规模的关键。 而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刘邓部在大别山地区的跃进,使得他们能够占据一个有利的攻击位置,从而能够与华东野战军实现东西夹击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合围。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评价它?

解放战争期间,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解放军们打了非常多漂亮的战役,其中千里跃进大别山有效限牵制了国民军,为解放军众多漂亮的战役打下了基础。然而,在跃进大别山中,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刘邓大军也损失惨重,一些人因为这一点认为跃进大别山是一个战略失误。我个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全局来看,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大别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军占据大别山可以有效牵制敌人。大别山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南北分界线上,自古以来,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对峙,只要南方政权牢牢守住南北分界线这块,北方政权就难以攻入南方。当刘邓大军进入到大别山之后,国民军就得随时留意刘邓大军得动向,并且做好防御。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他们就可以随时出兵江汉、黄淮平原,有效牵制了国民军。大别山离南京和武汉比较近,占领大别山就可以威胁南京和武汉。国民党将首都定为南京,同时武汉也是国民党重要的战略要地。刘邓军队进入到大别山活动,就相当于把一把尖刀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可以有效打击国民军。因此,在大别山之后,解放军就由防御转向了进攻,彻底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之下,跃进大别山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在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牺牲了非常多的战士,也损失了很多的装备,不过,这场战役也最终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为解放军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我认为,这场战役也是毛主席善于用兵的一种体现。凡事都不可能完美,进入大别山牺牲了非常多战士,但是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我认为跃进大别山是妙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

1、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2、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上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3、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并调动和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重要组成部分。4、同时,进军大别山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进攻样式及其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扩展资料:解放战争初期各根据地内相互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相互策应和支援,分散作战,无法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打破敌人的围困和封锁。这样,各根据地的兵源,物资都消耗得很快,如果再不打出去,就可能会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样,被国军困死在各根据地。因此,毛主席提出,要打破现在内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必须要打到外线去,把战火烧到国统区去。这就有了华东部队分为内线兵团和外线兵团。内线兵团留守根据地,外线兵团打到外线去,在外线歼灭敌人,策应根据地的内线作战。另一个很关键的举措就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整体离开根据地,南下大别山地区,威胁华中和江浙地区,减轻各根据地的压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挺进大别山

刘邓挺进大别山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战内是解放战争的一个容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资料:历史背景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占延安,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辗转陕北的大山之中。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采取“蘑菇战术”,利用陕北的险要地势和群众基础,与20余万敌军周旋,“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徐图消灭之。在与敌打“蘑菇战”的同时,毛泽东已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转入战略进攻的问题。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定在中原地区。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又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中原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北枕黄河,南临长江,东起运河,西迄汉水。我军经略中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就可南扼长江,东摄南京,西逼武汉,直接威胁蒋介石南京政权,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上一篇:掌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