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为什么拒绝当《感动中国》候选人?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的人一生在追求名利,有的人一生面朝土地背朝天,有的人放弃自己的梦想只为了追逐别人,有的人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不仅仅是家庭的影响,还有个人内心的那一份执着,每个人的追求毕竟都不一样。今天我们所来了解的这个人他是一位德国人——卢安克,他在我们中国的偏远山区支教十年,在偏远山区支教这份工作,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毕竟相对于偏远落后的山村,五彩斑斓的城市明显更有吸引力。而且实际上,卢安克之前在德国发展的也特别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来山村支教呢?又是为什么支教十年呢?坎坷的经历卢安克是德国人,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他在帆船的做过学徒,当过教练,当过兵,参加了帆船设计比赛,他特别的富有创造力,之后还到了德国的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习,和教授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还要从1990年卢克安来中国旅行开始说起。1990年,卢克安来到中国旅行,人生地不熟,于是和中国的学生一起游历,这次的经历就已经被卢克安深深的记在了脑海里,之后他一直找机会来到中国,终于在1997年的时候又一次来到了中国广西,中国广西的农村在当时非常的落后,卢克安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觉得知识会改变一切,于是在当地开办了青年学习班,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之后又在广西南宁的一所残疾学校里教书,最后因为就业证的问题进了警察局,而且那个时候,我国对待外国人也不是很友好,经常看到外国人就觉得是间谍,越落后的地区这种观念反而越强。十年陪伴卢安克回国后并不甘心,两年后又回到了南宁,在一所小学里教英语,但是当时的孩子们学习英语比较吃力,考试的时候年级成绩垫底,迫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没有办法只能辞职。之后卢克安开始做青年志愿者,来往于广西的许多小村庄里,当地的孩子们十分感谢卢克安,感谢他免费教他们普通话,直到后来,卢克安来到了板烈村,并且在这里待了十年。板烈村位置太过于偏僻,这里的人们经常打架,孩子之间打架,大人醉酒后打架,教育的设施不全面,孩子们对所谓的学习漠不关心,可是卢克安来到这里后,所有的事情都在默默的发生变化,卢克安每天静静的陪伴着孩子们,陪他们唠家常,陪他们吃饭做饭,将自己的生活和他们完全融入一体,他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变化,他在孩子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朋友,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们上课不再打打闹闹,而是认真听讲,并且卢克安发现孩子们打架的原因,只是喜欢武侠小说里的情节。卢克安的到来永远是板烈村孩子们心中的一道白月光。感动中国,中国感动人们知道了卢克安的努力后,投票想让他来树立正面形象做宣传,卢克安知道后立刻拒绝了,他来到这里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改变孩子们,并不是为了得到些什么。在2006年的时候,《感动中国》节目组找到了他,想让他来做嘉宾,他听到之后连忙拒绝:“我不是想感动中国,是中国在感动我。”。他说他在农村,从事乡村教育事业,一开始抱有强烈的期望,可是后来他发现这件事情只靠他一个人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将目标缩小,来到了板烈村,决定改变板烈村的孩子们。不过之后卢克安生病了,无奈回到了德国,那些他曾经教过的孩子们,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去上大学,各自走向了自己的人生。虽然说最后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是却影响到了很多人。结语卢克安在中国支教这几年,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留守儿童的现状,更多的人来这里支教,为中国的支教开启了新的一段旅程。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逐渐前进,很多人为了挣到更多的钱,有了孩子之后便将孩子留在了农村,自己外出打工,可以说到现在还有好多的留守儿童在家里等待着父母的归来,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是不容人们忽视的,也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
德国人在山区支教10年,拒绝成《感动中国》候选人,如今怎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直观的目的是灌输知识,这没有错,但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教育他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学生忽略了接受这些知识不仅是要学以致用,还是为了填充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不那么空虚。老师忽略了教育若带着爱,就像带着春风一样让人舒畅。大多数人带着功利的目的行走于世间各处,但总有人一直保持着一颗为他人奉献的心。洋人教师卢安克出生于德国汉堡,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从小到大,卢安克都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他在中学毕业后到帆船厂当过学徒,当过帆船上的教练,入伍当过兵,参加过国际帆船设计比赛。正是因为他过人的创造力,让他即使没有通过正常的考核,也顺利进入了德国的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院的教授对他设计的作品很是欣赏,认为他是个前途无量的人。1990年,年轻的卢安克来到中国旅行,与中国的学生同住。这段旅行的经历,让他做出了留在中国的决定。1997年,卢安克来到中国广西,他发现这个地方的农村十分落后,青壮年外出打工,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留在大山里,盼望着将来能走出大山。他认为,教育能真正改变这些地方的面貌,于是在广西农村开办了青年学习班,但未能成功。夏天,卢安克在广西南宁一个残疾人职业学校当德文老师,但不到一个月,他就因为就业证的问题被带到了警察局。彼时人们对外国人的态度还不那么友好,外国人常被当作间谍看待。卢安克直到德国大使馆到警察局交了保证金后,才被遣送回德国。两年后,不甘心的卢安克又再次踏上了华夏大地,在南宁的一所初中里教英文。卢安克认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授知识,而是让学生们爱上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卢安克鼓励学生们自由想象,不拘泥于标准答案。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期末考中,卢安克教的班级的英语成绩在年级垫底,全班只有寥寥几个学生及格。家长们因此十分不满,接连向学校投诉卢安克,而学校本身更看重升学率。无奈之下,卢安克只好辞职。卢安克在广西许多乡村当青年志愿者,义务教授当地的孩子们,充当一个教育研究者,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成书。村里的孩子们跟卢安克抱怨,说因为普通话不流利,到镇上办事时总是困难重重,去卖水果时因为不会算术而上当受骗,所以,他们很感激卢安克能免费为他们教书,教他们说普通话。后来,卢安克辗转来到板烈村,就在这个地方与山区的孩子相伴十年。用心陪伴广西的板烈村离南宁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所处的位置也十分偏僻,交通不便。卢安克来到这里,就发现这个地方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孩子,住的房子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孩子们生性狂野,但又十分孤独。卢安克的到来,像是一缕阳光照进了他们的心田。他在村里支教,不收一分钱,每个月还拿出自己的一百多块钱给孩子们完善教室的设施,给村里的阅览室买书等等。作为一个老师,在教书育人之外,卢安克更多的是给予孩子们陪伴。他上美术、音乐、科学、综合实践,在课堂上,他重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循循善诱。生活中,他会到孩子们的家中陪伴他们,和他们一起聊天、玩游戏,跟他们一起做饭。那里的人喜欢喝酒,醉酒后,孩子们就常常成为被打的对象,而他们对此也习以为常。小孩子看见高大的卢安克,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不打人?”卢安克只是无奈地笑笑,说:“不,我不喜欢打人。”村里的阅览室中,被翻阅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卢安克说,这里的孩子看起来很暴力,但实际上深受武侠小说精神的影响。卢安克于是自己写了一个武侠题材的剧本《和平剑》,跟学生们一同拍摄短剧,旨在教化他们,告诉他们和平的意义。平日里,卢安克也会用心地带着学生们拍各种短剧,再放映给学生们看。在卢安克看来,这不仅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让他们得到进步。在卢安克这样用心陪伴的教育下,板烈村小学课堂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言不合就打架,而如今孩子们都能安静地听讲。有一个孩子说:“我愿意为卢老师做出任何改变。”对于这里的孩子们而言,卢安克不仅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时时给予他们关爱的父亲。“我不是要感动中国”县里知道卢安克的付出后,打算把他列入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正面形象进行宣传。但卢安克知道后立刻拒绝了——付出只是为了付出,只是想改变一些东西,他并不想火。2006年,《感动中国》栏目组找到了卢安克,想把他列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候选人,他听到后吓坏了,连忙拒绝。他说:“我不是想感动中国,是中国在感动我。”他承认,一开始在中国乡村从事教育事业,是有远大的志向,但后来发现自己没办法做那么多事,他就觉得,不能改变整体的面貌,那就改变的孩子。板烈当地的乡亲都很尊敬他,称他为卢老师,待他也十分热情,在那里,他虽然有某些方面的不适,但总体来讲能感受到很多温暖。孩子们更是喜爱他,看着这些孩子们如小鹿一般清澈的眼睛,他都觉得有一股温柔的清泉在他心间流淌着。这都是他想一直留在板烈支教的原因。若说现实残酷,岁月比现实更残酷。卢安克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怀着一腔热血的小伙子,时间在他脸上刻上皱纹,在他眼里装进沧桑。2012年,卢安克因生活状况和身体状态不稳定,不得不结束他的支教生涯,返回德国。要说卢安克成功了,他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正如他自己所言,留守儿童是根刺,是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板烈村里他曾经的学生们,大多数还是无法继续上学,有的被父母逼去结婚,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进入黑社会,卢安克并没有改变大多数孩子的结局。要说他失败了,在某种意义上也并非如此,只要有一个孩子在他的教导下改变了命运,那他就是成功的;孩子们能在他的陪伴下感受很少有过的暖意,那他也是成功的;唤醒了更多的志愿者奔赴农村,他就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价值。柴静说:“卢安克给人的不是眼泪,而是深邃的感动,他会让你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向这样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