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全国物理竞赛具体事项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是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竞赛分为预赛(笔试)、复赛(笔试、实验)和决赛(笔试、实验)。在复赛中获一等奖者将获得保送进入大学的资格。我整理了《如何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全国物理竞赛具体事项》,供大家参考! 如何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分国家冬令营(金银铜三个档次),如果要保送稳一点,基本上要进冬令营!之后就是省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如果要加分,必须一等奖。并且由于现在社会对竞赛的观点的逐渐改变,竞赛逐渐变成了兴趣爱好之类的课目,你有多余的精力的话可以考虑。 现在来说说风险,竞赛这事不是你付出了就会有理想的回报。一般来讲一个省的话一等奖也就是那么几十个名额。如果参赛的人多,那么你可以想想百分比。而且参加的人都是水平不错的同学,所以,你有打败他们的实力或者信心么?如果没有,那么不建议你在高中时候走竞赛加分这条路,因为他不仅要求你的竞赛成绩好,而且平时考试的成绩也不能差!否则即使你得到了竞赛加分,不能保送的概率依然相当大!因为大家都普遍认为:竞赛成绩好的平时成绩一般也不会错。事实上也是如此,搞竞赛的高考成绩一般也不会差。 进入高一之后如果你要学竞赛,那么高一下学期之前你基本上就要把高考物理学完,然后开始集中训练做题能力,这阶段有个磨合期,也就是训练和培养物理思维,简言之就是入门,因为可能刚开始你会云里雾里,根本看不明白,这需要你沉下心去,耐心看,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豁然开朗。在高二上学期开学的时候你就可以参加一下竞赛,找找感觉。看看差距。 高二是重点,这个时候你应该具备了竞赛思维,基本知识点应该全部过完了,此时需要做的就是集训提高,这个时候需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同时数学知识要跟上,特别是三角函数部分,函数求极值部分,不等式求极值部分,至于高等数学,由于高三的数学课本上有基本的微积分求导知识,所以如果你实在不放心,那就再看看高等数学里面的常微分方程就可以了,其余的用不着。 全国物理竞赛具体事项 1、报名手续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学年举行一次。在校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按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要求书面向全国竞赛委员会办公室集体报名。 我推荐: 高考改革物理没人选,你怎么看? 2、奖励办法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只评选个人奖,不搞省、地、市、县或学校之间的评比。根据决赛成绩,每届评选出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给予奖励。在举行决赛的城市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全国中学 生物理竞赛获奖证书、奖章和奖品。 对于在预赛和复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全国竞 赛委员会设立赛区(以省、市、区为单位)一、二、三等奖,委托各 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奖励名额根据 参加预赛的人数按全国竞委会规定的比例确定。赛区一、二等奖的评定应以复赛成绩为准,对于赛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均颁 发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署名盖章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赛区获奖证书”。 地、市、区、县及学校,对在预赛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给予表扬,以资鼓励;也可以颁发有纪念意义的奖品。 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 励要适当,不宜过多。对在决赛中获奖和获赛区一、二等奖的学生的 指导教师,由各地方竞赛委员会确定名单,以全国竞委会名义给予表彰,发给荣誉证书。
高中物理竞赛都考什么内容 请具体些
给你大纲,还有不懂的追问我,祝你学习进步.
大纲
力 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标积和矢积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惯性力的概念.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质点与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反冲运动及火箭.
5、冲量距
角动量.质点与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不引入转动惯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6、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恢复系数.
7、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浮力.
8、振动
简揩振动[ x=Acos(ωt+α)].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振动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简谐振动的能量.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
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驻波,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多普勒效应.
热 学
1、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4、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5、液体的性质
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6、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7、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
8、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对流和辐射.
9、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 学
1、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场强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等势面.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电容器的连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电介质的极化.介电常数.
2、恒定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4、磁场
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匀强磁场. 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和磁场.
安培力.洛仑兹力.电子荷质比的测定.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5、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场(涡旋电场)
自感系数.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滤波和稳压.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 学
1、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2、波动光学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双缝干涉,单缝衍射.
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电效应.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爱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2、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裂变和聚变.基本粒子. 夸克模型.
4、不确定关系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假设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
6、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数学基础
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
二、实验基础
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2、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有的包括选用)下列仪器和用具: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停表.温度计.量热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万用电表.电池.电阻箱.变阻器.电容器.变压器.电键.二极管.光具座(包括平面镜、球面镜、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内).
3、有些没有见过的仪器.要求能按给定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例如:电桥、电势差计、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4、除了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可安排其它的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些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应超过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论基础),而所用仪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围内.
5、对数据处理,除计算外,还要求会用作图法.关于误差只要求:直读示数时的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做严格的要求);主要系统误差来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要扩及到课外获得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高考有帮助吗?
有。通过对于竞赛的学习,你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都可能获得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数字计算能力不包括在内,计算器的使用会让这项能力下降很快)。就拿物理竞赛来说,平常做题一道题几十个方程是正常现象,高考遇到几个十几个方程的压轴题,毫无思维难度,瞬间就秒杀了。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除了极少数天分极高的同学,学习物理竞赛的过程中做不出题、看不懂答案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没有足够的信心很难支撑自己走下去。学习物理竞赛需要相对稳定的时间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1小时,若断断续续地学习很容易造成遗忘,而每天的时间投入过少会导致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周期拉的太长,不利于掌握。
参加高中竞赛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呀?
好处:1、数学竞赛可以让学生们开阔眼界,见识不同种类的题型;个人认为,一个孩子对题目的眼界能决定他以后的高度。如果眼界只是在中考难度上,那么中考对他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眼界在竞赛高度,那么中考对他来说就游刃有余了。2、数学竞赛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锻炼孩子们的毅力,竞赛考试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保证所有时间都在思考问题,那么他已经很成功了,他已经收获了很多东西,这对孩子们长期的发展(高中、大学)很有好处。而且数学竞赛一年仅有一次,很难有这么好的机会让孩子去面对挑战,磨练自我。个人意见:参加数学竞赛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锻炼,因为数学竞赛真的能带来很多。弊端:有利便有弊,竞赛数学也有其弊端。学习竞赛数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参加数学竞赛,而数学竞赛活动的过度开展和非正常竞争,也带了负面的效应。过于功利化,如果学习竞赛数学仅仅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好胜心强过好奇心,而忽视竞赛数学中所隐含的真理,不利于学生进一步追求真理。爱恩斯坦说: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去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 竞赛数学偏重技巧,学生通过特定的训练,可能有很高的解题技巧,但是却可能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数学的创造固然需要技巧,但更多的是要发现问题,提出概念,归纳类比,猜测证明,构建理论。会做竞赛题,只是将别人已想过的问题重做一遍而已,这是“学答”,而不是“学问”,培养不出强烈的创造意识。 繁重的竞赛数学训练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竞赛数学毕竟不是作为基础数学的范畴,让中学生学习竞赛数学已是超出其学习范围。若学习又非常繁重,会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影响其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提醒:客观、正确地认识竞赛数学的利与弊,适当引导学生开阔数学眼界,累积数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扩展资料:好处:参加高中的竞赛在全国取得名次可以被保送到一流大学都是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在全省取得名次高考加分。坏处:竞争激烈,并且是非常擅长,有时单研究一课影响其他科学习。不能与正常学习兼顾 建议:先把自己正常的学习搞好,在做竞赛,这样不保送也可以顺利的走高考的路, 如果要考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