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是哪里人
胡宗南(1896~1962) ,别名琴斋,字寿山,化名秦东昌,汉族,浙江镇海(今宁波市镇海区)人。1896年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市),在浙江安吉县生活过一段时间,1962年2月14日卒于台北。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一期生。
胡宗南是黄埔学生在国军中的第一个军长(1936.4),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第三颗将星的人,堪称传奇(第一个师长的名头被范汉杰夺走,后范参加福建事变,不久重回蒋阵营充当胡的副手后,就再也追不上胡的晋升步伐)。
胡宗南升任战区司令长官后,开始建立自己的派系,是黄埔系内的一个小派系,胡宗南系,汤恩伯系,陈诚土木系,杜聿明第五军系是黄埔系中的几个实力最强的小派系。
胡为真的人物介绍
胡为真,1959年台北市再兴学校幼稚园、小学毕业。1965年,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初中、高中毕业。1969年,(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毕业。1972年,美国乔治城大学硕士南非斐京大学。1988年,(University of Pretoria)博士。2000年和2007年曾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胡为真的父亲胡宗南,是蒋中正麾下的重要将领。胡为真母叶霞翟,生于1913年,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后来考入浙江大学,曾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系、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在南京当大学教授,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 而胡为真出身外交官,再转任国安局副局长,在李登辉、陈水扁两位总统任内,为开拓外交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胡家两代均为佐国重臣。 目前有关胡为真就读大学前的情况,外界所悉不多。倒是胡为真就读的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人才辈出,加上马英九曾在政大任教多年的地缘因素,“政大外交帮”现俨然成为台湾政坛新兴势力。像是“副总统”萧万长、“国安会秘书长”胡为真、台中市长胡志强、文建会主委盛治仁、“外交部长”杨进添、“新闻局长”江启臣等,全都是政大外交系毕业。此外,政大外交系的老中青人才也遍布政坛。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外交系与胡为真同学)、国民党副主席关中、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等也都是“外交帮”。有趣的是,国民党政府执政时偏好任命政大外交系校友担任“新闻局长”,历任27位“新闻局长”,有8位毕业自政大外交系,包括宋楚瑜、张京育、邵玉铭、胡志强、苏起、程建人、史亚平与江启臣。胡为真在台湾外交系统的出道甚早。《中国时报》驻美特派员傅建中曾撰文指出,70年代初,胡负笈往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就读时,傅建中即已在宋楚瑜府上与胡为真相识,“那时的感觉他很稚嫩,但非常纯洁,是个可造之才“。而到1983年,胡为真派驻任”华府代表处“时,已是负责国会联络、职等参事的业务组长,亦是现任台“驻美代表”袁健生的副手。然而驻美期间,胡为真的仕途并不顺遂。傅建中的回忆文章指出,胡的个性太过认真,不擅于一天到晚与人喝酒吃饭、搞公共关系,与当时重视五湖四海交流的代表钱复相处并不十分融洽,且胡又被视为是外交大佬沈昌焕的人马,而沈、钱二人在外交系统向来形同水火,以致传出胡为真当年离开美国时“有泪洒华府”之说,这也是他的外交生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1986年离开“华府”后,胡为真转任台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领事”,经3年多历练后,于1989年调任台驻“芝加哥办事处处长”一职,1991年调回台湾任职“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综观胡为真经历,在外交领域堪称完整,然而单纯外事经验难以成就今日“国安会秘书长”职位。 1993年7月,胡为真从外交领域转派国安情治系统,成为极少见“跳槽”个案。外界解读多认为,胡的转换跑道与其父亲胡宗南的渊源有关。时任“国安局局长”宋心濂曾是胡宗南旧属,待宋在国安系统的权力稳固后,遂找当时担任“外交部礼宾司长”、具有外事经验的胡为真担任“国安局副局长”,负责督导国际情报业务。胡在国安情治系统颇受器重,因其父胡宗南的旧部有不少人任职于国安系统,胡在接任后并未受到排挤,其后又受到接替宋心濂的任“国安局长” 殷宗文的重用。1999年在殷宗文转任“国安会秘书长”时,还曾找胡担任副手、任职“国安会副秘书长”职务。有了宋心濂与殷宗文的提携,胡为真成为极为罕见的文人“副局长”,5年7个月的历练让他对情治与安全工作并不陌生。而当年胡为真在任职“副局长”时,现任的“国安局局长”蔡得胜则还只是第四处的一名上校组长,连处长职务都还没沾上边。可见胡为真在国安系统的辈份极高。2000政党轮替后,情治系统接连爆发国安密帐、潘希贤违法赴大陆等风波,当时就有出身情治界的人士表示,“如果陈水扁用胡为真当国安局长,这个过渡期就不会这么狼狈。” 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民进党执政后,胡为真于2001年重回外交领域,由“国安会副秘书长”外放担任台“驻德国代表”,2005年则转任“新加坡代表”。驻新期间,一席反“去中国化”的言论,让原本处事低调圆熟的胡为真,顿成当时政治“明星”,但也成为其去职原因。胡为真此人具有中国概念,曾坚决反对民进党政府的“去中国化”。2007年,胡为真任台湾政府驻新加坡代表期间,因无法认同民进党政府“去蒋(中正)化”、“去中国化”政策,对此加以批评,而被免职,结束35年的公务员生涯。当时有报道指其主动挂冠求去,胡为真指出,他不是主动挂冠求去,而是接到了台湾的“外交部”的免职通知。2007年6月3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胡为真在专访中表示,他不赞成民进党当局来积极推行的“去蒋化”和“去中国化”政策,他无法容忍这一系列“去蒋化”事件,加上“教育部”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以教育为手段强化台湾主体意识、加紧“去中国化”。胡为真说,“我们明明是中国人,却把‘去中国化’搞到这样的地步,是不对的”。中国评论通讯社的作者朋友蔡逸儒眼中的胡为真是这样的:相识多年,从“外交部”到“国安局”到“国安会”,虽然不常聚首,但总能以朋友相称,素知其为人敦厚,信仰虔诚,文质彬彬,学养深厚,认真负责,从来不曾对人口出重话。被去职之后的胡为真除在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的国家安全组担任顾问外,也在政治大学外交系兼任副教授,教授国际现势等课程。 台当局“国安会秘书长”苏起2010年2月11日下午紧急召开记者会,宣布自己在考虑健康跟家庭因素之后,“决定卸下重担”宣布辞职。苏起说,他在接任“国安会秘书长”之后,不得不改变长年开放的风格,转为“潜水”。不过苏起强调,“阶段性任务完成”,同时两岸交流、谈判已经是双赢的新局面,“我个人都是全力以赴,但在考虑健康跟家庭因素,决定卸下重担”。 次日,台湾“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随后宣布,前台湾“驻新加坡代表”、前“国安局副局长”胡为真接任“国安会秘书长”职务,府方订2月23日交接。相较于苏起,只有两岸事务经验,胡为真因有“国安局”与“国安会”经历,加上老本行的“外交”事务,仅以起跑点言,胡对“国家安全”概念与工作熟悉度,是胜于苏起的。当然,秘书长这个职务能否做得好,完全取决于“总统”信任。胡为真曾两度到美国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唐飞当年卸任“行政院长”到哈佛,就是胡为真帮的忙,连租的房子都是胡为真交接的。胡曾专研美国对中国政策,并有相关著作,至于大陆事务,尽管两岸一甲子座谈会,胡为真与前“军情局长”胡家麒均与会,与中共解放军老将同台辩论,但两岸非胡强项。如果非得简单归类,比较苏起与胡为真,只能说,苏擅长两岸,胡则主攻国际“外交”与情治。马英九所选的两任“国安会秘书长”,与军方都陌生,相较之下,胡为真因其父亲之故,又是军人家庭出身,所谓“人不亲土亲”,应会对军人有所尊重,修正马英九对军人的若干偏见。军中老将近来对马英九的批评,露骨,而且众口一致。或许,胡为真能够缓和这股怨气。不过,胡为真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是否成为致命伤,值得观察,政府现今讲究沟通,“国安会”做的本就是“闯空门的生意”,因为它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部门机关”,做什么事都得与部会协调,如果定见太深,想要扮演好“总统”大脑角色,实非易事。
胡宗南的人物生平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汉族,浙江镇海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1950年兵败后去台湾,曾在大陈岛指挥沿海游击部队。历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病逝。扩展资料主要成就:五个第一1、是黄埔学生在国民党陆军中的第一个军长(1936年4月);2、第一个兵团总指挥;3、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4、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5、第一个跨入将军行列、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第三颗将星的人。胡宗南可称得“天子门生”第一人,受到蒋介石的器重,乃至踌躇满志,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抗战时避居西北拥兵称王,内战时则成了急先锋,但他志大才疏,不懂战略,对蒋介石盲目服从、不辨善恶,军事上远不是彭德怀的对手,部队被逐个歼灭,逃到台湾又被弹劾,狼狈不堪。胡宗南堪称传奇(第一个师长的名头被范汉杰夺走,后范参加福建事变,不久重回蒋阵营充当胡的副手后,就再也追不上胡的晋升步伐)人物。胡宗南升任战区司令长官后,开始建立自己的派系,是黄埔系内的一个小派系,胡宗南系,汤恩伯系,陈诚土木系,杜聿明第五军系是黄埔系中的几个实力最强的小派系。
人王伏羲的儿子是谁
不过历史上他并不是伏羲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任姒,父亲是少典。 ... 不是伏羲是人皇而不是天皇 神农不是伏羲的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伏羲,又称宓羲、羲皇、虑羲等,是民间信仰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崇祀对象之一。在古籍记载中,是他教会初民结网捕鱼、耕田种植伏羲,又称宓羲、羲皇、虑羲等,是民间信仰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崇祀对象之一。在古籍记载中,是他教会初民结网捕鱼、耕田种植,并首创了观察天象、演绎数理、文字刻画、乐曲演奏等文化科学知识,从此把茹毛饮血的初民引带进文明时代;而在民间传说中,他和女娲由兄妹变成夫妻,是繁衍和养育了华夏族的始祖,故称"人祖"或"人祖爷"。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又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 ,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女娲政权】
在位起讫:前7707—前7653年。
生卒年:前7759—前7653年。
出生地:凤州(今陕西宝鸡市凤县)。
立都:凤城(令河南济源市西北)。
年号:女皇元年(乙未,前7706年)。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凤州。她16岁时,伏羲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向她求婚,二人结成了夫妻。此后他们便住在了凤州,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罗奉元年(前7724年)伏羲在榆中称帝,女娲仍留守凤州。
罗奉六年(前7719年)夏天,凤州发生了大洪水。当时伏羲、女娲都住在凤州,他们组织族人乘葫芦舟逃亡到秦岭的太白山下。后来,他们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又重建家园。
罗奉十二年(前7713年),她与伏羲带部分族人迁居于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市城区西北约90公里),在那里开辟新的领地。
罗奉十五年(前7710年),伏羲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市汝阳县),统领中州。
罗奉十八年(前7707年)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以乙未年(前7706年)为女皇元年。这一年女娲53岁。
女娲即位后对执政的一些官员进行了部分调整。
封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流域,居沁阳(今河南焦作市西南)。
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济源市东南)。
命共工氏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
命朱襄氏为史官,居襄城(今河南许昌市西南),主造书契。
命昊英氏为历官,居伊水鸣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主修甲历。
命栗陆氏居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今河南夏邑县),负责水利建设。
命骊连氏于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葛天氏于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市)、阴康氏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共同主管农业生产。
命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今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主管化俗。
命乌明氏于东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主管建福。
命视默氏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主管灾恶。
命纪通氏、仲起氏、阳侯氏、宿沙氏四族为中官土正。纪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济源市西),主管中表;仲起氏居嵎番(今山东日照市),主管海陆;阳侯氏居阳谷(今山东聊城市南),主管江湖;宿沙氏居东平(今山东泰安市西),主管海盐。
命春官羲仲为木正,居青丘(今河南沧州市青县)。夏官羲叔为火正,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秋官和仲为金正,居秦岭太白山(今陕西宝鸡市太白县东南);冬官和叔为水正,居龟蒙山(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东)。
另外封尊卢氏于鸿卢水(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混沌氏于昆吾屯留(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大庭氏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有巢氏于朝城(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无怀氏于裴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
女皇二年(丙申,前7705年),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这是中国远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战争。
双方大战的结局是共工氏失败,率部族西奔,怒而袭击祭天圣地不周山(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顶,砍倒了天齐建木,割断了八索准绳,定表向东南倾斜,表绳断绝,八维失准,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女娲又命骊连氏率族人与祝融氏族联合攻打共工氏,将共工氏一族赶往祁连山以北。
由于天齐表木遭到破坏,天象观察和天气变化的预测都不能正常进行;结果这年夏天大洪水来临,人们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突然而来的洪水吞没,许多族人都葬身于大洪水中。
当时女娲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幸免。她立刻组织族人砍伐树木,绑制简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他们奋战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数百名青年男女,这些获救的青年都向她磕头致谢,尊称她为圣母。
女娲率族人与洪水搏斗的这段历史,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被神化了,被演绎成了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