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拍遍

时间:2024-10-01 01:13:07编辑:思创君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的作品,是一部人物传记散文集,作者用既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地手法描写了一位位伟人,叙述了一桩桩史事。

“把栏杆拍遍”这一篇生动地展示了以武起事,却被迫以文为业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悲凉的一生。”把栏杆拍遍”这句话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通常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的抑郁之气。看到题目,我们仿佛就看到辛弃疾因壮志未酬,只能扶栏远眺,借拍打栏杆来抒发心中的郁闷、愤懑、无耐……

整篇文章把辛弃疾的八首词和他的人生遭遇巧妙地结合起来,切入点新颖,文笔优美,值得青少年们阅读。很多精彩语段,读起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特摘录一段共品: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这句是什么意思啊辛弃疾的词里

意思: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出自: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释义: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 但同时也是喻情。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国势危殆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辛弃疾用这一自然景物来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是辛弃疾直指自己。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

把栏杆拍遍的简介

梁 衡著
本书收集著名散文作家梁衡近年苦心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
收入本书的作品多以写人为主.有铁甲烈马、威风凛凛,以武起事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直面人生的瞿秋白;有胸怀博大、因一生的“大无” 而铸成人生的“大有”的周恩来;有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追求着那遥远的美丽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也有挺立在智慧高地,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镭的发现的伟大女性居里夫人……收入本书的《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晋祠》、《读柳永》等篇,一经问世,即广为传诵,成为名篇佳作,并为多种课本及教材选用.此外,作者的一批极具个性与人文内涵的山水散文,也在本书的收集之列.
作者写人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因此,作品大多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气息,同时也赋予作品以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目录
他追求一个境界(代序)
文学与政治(代自序)
把栏杆拍遍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武侯祠前的沉思
乱世中的美神
读柳永
读韩愈
觅渡,觅渡,渡何处
大无大有周恩来
这思考的窑洞
红毛线,蓝毛线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特利尔的幽灵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
领袖如父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三十拭上的草原四十年的歌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
跨越百年的美丽
桑氏老人
青山不老
晋祠
石河子秋色
吴县四柏
冬日香山
人与石头的厮磨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
附:《觅渡》自注
附录


上一篇:与魔共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