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秋风台

时间:2024-10-01 01:15:41编辑:思创君

夜接词人赋华屋的上一句是什么

夜接词人赋华屋的上一句:昼携壮士破坚阵。诗词名称:《邺都引》。本名:张说。别称:张燕公。字号:道济、说之。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洛阳。出生时间:667年。去世时间:731年。主要作品:《游老君洞》《蜀道后期》《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杂曲歌辞·舞马词》《杂曲歌辞·苏摩遮》等。主要成就:三拜宰相,统领文坛。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夜接词人赋华屋”的详细介绍:一、《邺都引》的全文点此查看《邺都引》的详细内容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_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二、注解都邑:指三国时代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三、张说其他诗词《咏瓢》、《邺都引》、《蜀道后期》、《幽州新岁作》、《杂曲歌辞·苏摩遮》。四、赏析张说一生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执掌大政,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一次,两次遭贬谪。这首诗就是公元713年(开元元年)被贬为相州刺史后所作。邺都,当时属相州所辖。张说纵观魏武帝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壮历史和身后遭遇,联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讦的现实,不禁感慨万千,写下《邺都引》这一千古绝唱。这首诗歌激情奔涌,慷慨悲壮,但诗情又紧和缅怀魏武的题旨,做到诗情恣肆而有节制,思想内蕴而易外传。诗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主要是缅怀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业绩,以寄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二句,为曹操生前的壮举铺叙了广阔的时代场景。“草创”二字表明了魏武创业的艰难、不易;一个“争”字,生动地表现出曹操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古代迷信思想认为人的遭遇、地位都由天帝赐予,而曹操不信天命,偏偏要奋起与“群雄睚眦相驰逐”,争夺帝位,这一“争”就将他的顽强奋斗准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二句,以极其洗练的语言,概述了曹操一生的文武事业。“昼”句勾勒了曹操驰骋沙场的形象,一个“携”字描摹出了他一马当先、勇冠三军的英武气概;一个“破”字,又表现出了其无坚不摧的进攻气势,展示了“魏武挥鞭”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将风姿。“夜”句则为读者刻划了曹操极具儒将风度的形象侧面。这里,一个“接”字,表现了魏武礼贤下士的品格。曹操在中汉末建安时期,力倡“建安风骨”,并带领其子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以诗歌的形式努力表现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表达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语言刚健。他所建的“西园”——铜爵园,就是其父子常与文士夜间在此宴会赋诗的地方。“夜接词人赋华屋”一句,就形象地展示了当年曹操开创建安文学黄金时代的历史画面。“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二句,主要描写曹操在生产、建设方面的功绩。邺都城池委曲环绕,表明魏国建筑雄伟,后方坚固;农桑林木沿漳河层层密布、“汗漫”无边,说明其农、林生产的发达。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战乱中能辟一农桑昌盛地域实在不易,由此更能显示出曹操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在历史上,曹操是蒙垢最多的人物之一。一些持正统观念的史家往往将他打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贼”另册。作为曾二度为相的张说,能够如此高度地评价曹操的历史功绩,是独具胆识、难能可贵的;同时,这一层也表露出诗人追慕魏武,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感情,让读者从对曹操的业绩的追述中体味出诗人的理想追求。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二句,是通过曹魏时代的城郭建筑今已凋蔽颓败揭示邺都环境的今昔变迁。“城郭”一词有承接上文“都邑”、引起下文转折的作用,它是邺都外观上最易显示变化的景物。“城郭”和“西园”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更衬托出今日邺都的凄凉冷落。“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目录共灰尘”二句,是从邺都人事变迁的角度来表现其今昔变化的巨大。曹魏时代的“贵臣”已入“高冢”作古,说明其政权的支柱已不复存在;魏武的众多姬妾、歌伎化为尘土,可见供其役使的社会基础也土崩瓦解。“贵臣”、美女的纷纷进入坟墓,它象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地折射出历史变迁的轨迹,流露出了诗人对曹操文韬武略、宏图大业付之东流的婉惜之情。结尾“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二句,为正面抒怀。“试上”二字表现了诗人欲上而又犹豫的心理——人事变迁,景非昔比,诗人要登上曹操所建铜雀台一览胜迹,但又怕“铜台”因为“人代改”而“为墟”,引发自己更多的惆怅。等到登上“铜台”,果然见出邺都的一切繁华都成为历史,只留下秋风凭吊英雄。“愁杀人”三字是饱蘸感情的点睛之笔,深沉而强烈地表现出诗人悲壮的凭吊心情,将一腔不泯的雄心遥寄千载,表现出诗人被贬、壮志难酬的内心苦痛和不平之情。诗人紧扣曹操创业的始终线索展开诗情,叠出画面,因此这首诗的感情较之同类作品就更显得慷慨悲壮、深沉含蓄,象羯鼓筝琶一样,摇人心旌,撼人心魄。其次,诗歌的结构艺术也颇有独到之处。这首诗是借凭吊古迹而抒发胸臆的怀古之作,诗歌画面都围绕魏武生前、身后诸事展开。开始写魏武生前草创大业,继而写他的文韬武略、治国有方,把他一生的伟绩很简洁地概括于“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四句诗中。“城郭为墟人代改”以下四句着重突出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曹操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辟一邺都繁华之地,而他身后的人们却无法维持邺都的繁荣,可见魏武确实高人一筹,后世多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结尾写铜台秋风,很容易使人想起曹操临终“遗令”,这样,诗的一起一结就是曹操的一始一终,诗的主体则是曹操的生平业绩、身后境遇,从而展示出诗人结构谋篇的高超才华。这首诗在语言和韵律方面也很有特色,诗歌气势恢宏,语言雄健畅朗,一洗梁陈绮丽之风;用韵活泼,全诗十二句,四次换韵,跌宕有致,富于流动多变的音乐美。正如林庚、冯沅君先生所说:“《邺都引》慷慨悲壮,开盛唐七古的先河,与初唐诗风迥异。”开盛唐七古的先河,与初唐诗风迥异。”相同朝代的诗歌《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邺都引的详细信息


夜接词人赋华屋的下一句夜接词人赋华屋的下一句是什么

夜接词人赋华屋的下一句:都邑缭绕西山阳。夜接词人赋华屋的下一句:都邑缭绕西山阳。诗词名称:《邺都引》。本名:张说。别称:张燕公。字号:道济、说之。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洛阳。出生时间:667年。去世时间:731年。主要作品:《游老君洞》《蜀道后期》《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杂曲歌辞·舞马词》《杂曲歌辞·苏摩遮》等。主要成就:三拜宰相,统领文坛。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夜接词人赋华屋”的详细介绍:一、《邺都引》的全文点此查看《邺都引》的详细内容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_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二、张说其他诗词《咏瓢》、《邺都引》、《蜀道后期》、《幽州新岁作》、《杂曲歌辞·苏摩遮》。三、注解都邑:指三国时代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四、赏析张说一生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执掌大政,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一次,两次遭贬谪。这首诗就是公元713年(开元元年)被贬为相州刺史后所作。邺都,当时属相州所辖。张说纵观魏武帝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壮历史和身后遭遇,联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讦的现实,不禁感慨万千,写下《邺都引》这一千古绝唱。这首诗歌激情奔涌,慷慨悲壮,但诗情又紧和缅怀魏武的题旨,做到诗情恣肆而有节制,思想内蕴而易外传。诗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主要是缅怀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业绩,以寄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二句,为曹操生前的壮举铺叙了广阔的时代场景。“草创”二字表明了魏武创业的艰难、不易;一个“争”字,生动地表现出曹操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古代迷信思想认为人的遭遇、地位都由天帝赐予,而曹操不信天命,偏偏要奋起与“群雄睚眦相驰逐”,争夺帝位,这一“争”就将他的顽强奋斗准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二句,以极其洗练的语言,概述了曹操一生的文武事业。“昼”句勾勒了曹操驰骋沙场的形象,一个“携”字描摹出了他一马当先、勇冠三军的英武气概;一个“破”字,又表现出了其无坚不摧的进攻气势,展示了“魏武挥鞭”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将风姿。“夜”句则为读者刻划了曹操极具儒将风度的形象侧面。这里,一个“接”字,表现了魏武礼贤下士的品格。曹操在中汉末建安时期,力倡“建安风骨”,并带领其子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以诗歌的形式努力表现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表达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语言刚健。他所建的“西园”——铜爵园,就是其父子常与文士夜间在此宴会赋诗的地方。“夜接词人赋华屋”一句,就形象地展示了当年曹操开创建安文学黄金时代的历史画面。“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二句,主要描写曹操在生产、建设方面的功绩。邺都城池委曲环绕,表明魏国建筑雄伟,后方坚固;农桑林木沿漳河层层密布、“汗漫”无边,说明其农、林生产的发达。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战乱中能辟一农桑昌盛地域实在不易,由此更能显示出曹操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在历史上,曹操是蒙垢最多的人物之一。一些持正统观念的史家往往将他打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贼”另册。作为曾二度为相的张说,能够如此高度地评价曹操的历史功绩,是独具胆识、难能可贵的;同时,这一层也表露出诗人追慕魏武,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感情,让读者从对曹操的业绩的追述中体味出诗人的理想追求。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二句,是通过曹魏时代的城郭建筑今已凋蔽颓败揭示邺都环境的今昔变迁。“城郭”一词有承接上文“都邑”、引起下文转折的作用,它是邺都外观上最易显示变化的景物。“城郭”和“西园”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更衬托出今日邺都的凄凉冷落。“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目录共灰尘”二句,是从邺都人事变迁的角度来表现其今昔变化的巨大。曹魏时代的“贵臣”已入“高冢”作古,说明其政权的支柱已不复存在;魏武的众多姬妾、歌伎化为尘土,可见供其役使的社会基础也土崩瓦解。“贵臣”、美女的纷纷进入坟墓,它象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地折射出历史变迁的轨迹,流露出了诗人对曹操文韬武略、宏图大业付之东流的婉惜之情。结尾“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二句,为正面抒怀。“试上”二字表现了诗人欲上而又犹豫的心理——人事变迁,景非昔比,诗人要登上曹操所建铜雀台一览胜迹,但又怕“铜台”因为“人代改”而“为墟”,引发自己更多的惆怅。等到登上“铜台”,果然见出邺都的一切繁华都成为历史,只留下秋风凭吊英雄。“愁杀人”三字是饱蘸感情的点睛之笔,深沉而强烈地表现出诗人悲壮的凭吊心情,将一腔不泯的雄心遥寄千载,表现出诗人被贬、壮志难酬的内心苦痛和不平之情。诗人紧扣曹操创业的始终线索展开诗情,叠出画面,因此这首诗的感情较之同类作品就更显得慷慨悲壮、深沉含蓄,象羯鼓筝琶一样,摇人心旌,撼人心魄。其次,诗歌的结构艺术也颇有独到之处。这首诗是借凭吊古迹而抒发胸臆的怀古之作,诗歌画面都围绕魏武生前、身后诸事展开。开始写魏武生前草创大业,继而写他的文韬武略、治国有方,把他一生的伟绩很简洁地概括于“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四句诗中。“城郭为墟人代改”以下四句着重突出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曹操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辟一邺都繁华之地,而他身后的人们却无法维持邺都的繁荣,可见魏武确实高人一筹,后世多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结尾写铜台秋风,很容易使人想起曹操临终“遗令”,这样,诗的一起一结就是曹操的一始一终,诗的主体则是曹操的生平业绩、身后境遇,从而展示出诗人结构谋篇的高超才华。这首诗在语言和韵律方面也很有特色,诗歌气势恢宏,语言雄健畅朗,一洗梁陈绮丽之风;用韵活泼,全诗十二句,四次换韵,跌宕有致,富于流动多变的音乐美。正如林庚、冯沅君先生所说:“《邺都引》慷慨悲壮,开盛唐七古的先河,与初唐诗风迥异。”开盛唐七古的先河,与初唐诗风迥异。”相同朝代的诗歌《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邺都引的详细信息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是红楼梦里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好了歌》中的一句,清明这几天有些事让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心头,五味杂陈。


从小学开始,红楼梦的脂批本就是我最爱的书,学校早读,别人看图画书,我像模像样的捧着一本大部头。现在用一个成人的眼光看,好像有点小孩子的装模做样的感觉。但我心里记得,那时候的自己爱死了书里那种繁华的氛围,仿佛一切都镀着橙黄色温暖的光芒。

小时候的眼睛里,满眼都是美好和未来,容不得悲伤与苦难,所有的名著都是看完盛世繁华,匆匆看一眼结局,再重新折回看最爱的段落,缓解心理那些对于作者没让书里的世界圆满结局的愤懑。好比红楼梦,吃螃蟹作菊花诗的那一回,看了不下数十遍,可结局哪怕是高鹗狗尾续貂的版本,我也只敢看了几遍,对我的贾府心疼的不得了。

那时候父母和长辈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纯澈的天空,理想化的让你找不到黑和白的交接。心情复杂的好人,与坏人眼里的忧郁,都只存在于书里。是不是这世界太简单了,所以作家们喜欢摆弄高深呢,小时候的我一直这样想。

那年纪对于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也是又恨又爱,恨他们又丑又古怪总是拂了人的兴致,又爱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能拯救宝玉与王熙凤于危难之中。而《好了歌》也是被作为古怪的一部分,永远被一瞥而过。

从大学毕业以后,就像一个时间节点,世界打开了更多的篇章,不仅仅是铺垫与伏笔,开始慢慢走向一路以来被承诺已久的新天地,却也逐渐见到了人世间比想象中更沉重的悲伤,也从未想过人一生中居然会有的那么多无奈。人生的道路变得五光十色却又跌宕起伏,父母渐渐两鬓白发,我也再不相信未来只有和煦的阳光。

好比清明,过往于我而言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每逢清明去往郊区的路上车多人挤,甚是不变,所以我家小辈是不参与祭扫的。但是今年,我最小的堂叔,小舅爷的独生子,36岁突然在异地心脏病突发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是远亲,这一世各种家庭场合见过很多面,说过的话却也就寥寥数语,所以我都没什么立场大哭一场做一次告别。可是明明上一次见面,还是三年前他的婚礼,我和哥哥们热络的的给他接亲,却不知这场热闹就是最终一别。他做工程常年在外,我去了向往的一线城市,家里的事情我们都错过了很多,也在也没有见面,就像大部分的年轻人。现在想想这些日子丢了魂的舅爷和舅奶,我心里就止不住的难过。

我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以前的想法,自己经常带着新一代的独立和骄傲,说起人生头头是道。比如要计划好一切才能生孩子,这才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而且看着新妈妈们的痛苦和忙碌,我一点也不想为了新生命牺牲自己任何一点幸福和自由。但是想到仿佛失去了未来的舅爷,突然感悟生命的复杂也许并不能用逻辑和道理解释个清楚。如果现在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孙女,是不是也会让他们有了对生活的念想呢。

看着更多的人生后半部,知道自己可能逐渐会变成小时候嗤之以鼻的小人物。但是我知道,现在读的已经不是小时候那本红楼梦了,每次翻开会有不同的触动,请在这本沉重中好好珍惜每一丝一毫的幸福。

另外,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一唱一和里,才是真红楼一梦。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出自哪里?

房子简陋空空荡荡,曾经坐满朝廷大元,平地荒草,确是宴饮歌舞的大殿。出自《红楼梦》原文如下: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评析:这篇词很是冷峭无情,让人体会到世事的无常变幻。由于它常常是进行对比,让人忽冷忽热,让人骤喜骤悲,即具有感染力,每个读过它的人会突然清醒进而醒悟明了,它是曹雪芹对书的总结,也是对人世间的一个总结。不可小看。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长满了长长野草的地方,曾经是歌舞升平的场所。脂砚斋评语是宁荣即败之后。注意这里的两个对比,先写衰后写荣,明是衰在荣之前,实为衰在荣之后。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满目疮痍,又见新纱。脂砚斋说这里是伏潇湘馆,紫芸轩。潇湘馆黛玉住所,这个紫芸轩是哪里呢?我认为紫通红,在红楼梦里通篇都是红色,绛也是红色的意思,以此推断这里说的是绛云轩。是贾宝玉还没进大观园的住所。也是他和黛玉美好回忆的地方。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年华易逝,青春稍纵。转眼间红粉变白头。脂砚斋这里批地是宝钗湘云一干人等。我要在这里说一句,脂砚斋的评语虽对研究红楼梦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因为时间长远,经手着众多,难免会有错讹之处,我们应该分清楚,去其与愿意不符之处,取其与愿意相承之处。不完全迷信脂砚斋评语,这才是正确的方式。所以我认为这句应该指的是史湘云等人,但没有宝钗。宝钗的早亡已经不会有两鬓成霜的情景了。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昨天还在依依不舍的送别旧人,今天又再次迎娶新人。脂砚斋的评语是指的是黛玉、晴雯。我还要加一个宝钗。宝钗既是后者也是前者。当她与宝玉结婚时,她是后者。当她早亡,宝玉再娶史湘云时她是前者。此一番轮回交替才是真正的痛苦至极。世人总是无法体会。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金银满箱有何用,当身为乞丐时,人人嫌弃无人再敬仰你当年的风采。脂砚斋这里分两个说,前句是王熙凤,后句是贾玉甄玉。我认为其实王熙凤也适用于后句。机关算尽,积攒了万贯家财,却因家败而沦落到伏差役当乞丐。当年的风光不见,受尽了冷眼。心苦无人诉。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刚刚觉得别人死于非命。怎么知道自己也走到了尽头。这句很奇怪,脂砚斋没对其有任何的暗示。只是说了一些感叹地话,真是这样还是有什么隐情?我曾经看过另一种评,他说这句实是写到了皇帝。雍正做为第一次抄家的根由被曹家所恨,但是他死后并没有过太长的时间曹家又遭到了再次的抄家,此次是大败。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正感叹雍正的命短,哪知自己也祸到临头了。全为一家之言,再议。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父母教导有方,却在父母过世以后做了强盗。脂砚斋这里填的是柳湘莲一干人等。书中从未提到过柳湘莲父母是谁,如何教导,如何去做了强盗,怎么证明会是他呢?所以这里的脂砚斋评语再议。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父母为女儿挑选好的出处,却没想到最后会流落到烟花之地。这里脂砚斋同样是没有特指,我认为是指史湘云和巧姐。史湘云是嫁给一个好的夫婿,但是很快病死。巧姐是熙凤如此金贵她,却在家败时被卖做歌伎。这里通意是父母的心思全白费,最后的结局远不是当初之想象。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总是不满足自己的欲望,结果却是锒铛入狱。脂砚斋评语是贾赦、贾雨村。这个就没什么解释的了。很贴切。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昨天还是身穿破袄让人可怜,今天又嫌官小无威。脂砚斋的评语是贾兰、贾菌。贾兰最后高中举人,想他不肯救巧姐的为人,这评语贴切。但是贾菌是怎么回事让人费解。大概在后几十回应该还有他的大段故事吧。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世间的故事总是如上一般,轮回不断,像唱戏,总有人来,常有人走。纷纷绕绕不休。 反认他乡是故乡.这句不用解释大家也明了,但是指的是谁!曹家名为公侯,实为包衣。是清朝进关俘虏的汉人。但是这批汉人进入八旗,随后又被抬高到与皇族一旗。历经几代后常常会当自己是皇家的人,世代的奴仆。全然忘记了自己曾是被俘虏之人。这里的话我想应该是嘲笑曹家和象曹家这样的奴仆们,大概都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出身,全拿他乡当故乡了。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可笑至极,到最后空无所有罢了。这句是接上句的。忘本的最后也无法替代自己的小小过失,所有的一切皆空幻。

上一篇:栏杆拍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