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典故有哪些?
(1)斑竹 湘把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
(10)杜康 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唐诗中的典故有哪些
唐诗中有很多典故,明白了它的意义,借鉴到我们的作品之中,能让我们的诗词更丰满、更具知识性,@古月万戈把唐诗中的典故介绍给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欣赏吧。(内容来自@古月万戈。)
(一) 庄周梦蝶:(1)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大意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快乐悠然,不知自己是庄周。梦醒后发现还是庄子。于是,不知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阿依实特摄影
(一) 庄周梦蝶:(2)后世广为引用"庄周梦蝶"典故,诗人用这一典故表达:(a)人生如梦;(b)对故国及亲友思念;(c)恬淡闲适的心情。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一) 庄周梦蝶:(3)白居易在仕途受挫时,在《疑梦二首》写到:“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周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崔涂表达思念故土。《春夕旅怀》:“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钱起《衡门春夜》:“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完
(二) 杜鹃啼血:(1)典出《十三州志》。“其后有王名杜宇,称帝,号望帝。.....有一死者名鳖令,其尸亡至汶山却是更生,见望帝,以为蜀相。时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鳖令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于鳖令,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故蜀人闻鸣云:'我望帝也。' "
(二) 杜鹃啼血:(2)杜鹃即子规鸟,别称杜宇、望帝,啼声悲切。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禅位于鳖令。杜宇死后精灵化作杜鹃鸟,春天夜夜悲鸣直啼得嘴边淌出血来,染红杜鹃花。这就是”子规啼血“来历。这个典故说明:(a)思念家乡;(b)忧国忧民;(c)愁思和怅惘的心境。如沈佺期”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二) 杜鹃啼血:(3)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贺《老夫采玉歌》:”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三)二桃杀三士(1)典出《晏子春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田开疆各拿一桃,后自愧弗如,三人自杀。
(三)二桃杀三士(2)晏婴用两个桃子除掉了三个勇士,后世以”二桃杀三士“比喻用阴谋手段,谗言诡计使他人内部争斗,自相残杀。如诸葛亮《梁甫吟》中云“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唐诗也常用此典,如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闲阴七贤地,醉餐三士桃。”“历下”齐国之地。
(三)二桃杀三士(3)李白《梁甫吟》诗云:“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借三壮士死于阴谋诡计,抒发自己的感慨。另有《惧馋》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点明谗言之可畏。摄影古月万戈 >
(四)西施浣纱(1)西施浣纱之地,就是若耶溪。其源头在若耶山,山下有一深潭,相传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樵岘麻潭”。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人,生于浙江诸暨,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当时,越称臣于吴,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与范蠡设计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送于吴王。
(四)西施浣纱(2)夫差见西施大喜,在姑苏修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划青龙舟,整日与西施戏水,又为西施修建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为他修建:“响屐廊”。西施穿木屐,裙系响铃,,在木板上舞动,铃声和大缸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夫差沉溺其中,不理朝政。终致亡国。
(四)西施浣纱(3)后人多用西施浣纱来形容极美的事物。如李白诗《子夜吴哥.夏歌》“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以西施采莲咏夏。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以西施之美喻孟云卿文采出众。李贺《美人梳头歌》“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五)知音:(1)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中月色迷人,于是弹琴。突然,琴弦断了。俞伯牙见有人站在岸边。使人询问。答,是打柴的,琴声优美,于是聆听。问什么曲子,答,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俞伯牙高兴请他到船上。这人就是钟子期。钟子期指出俞伯牙弹的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所造。
(五)知音:(2)当俞伯牙琴声雄壮高亢时,钟子期说高山的雄伟,琴声清新流畅时,钟子期说无尽的流水。俞伯牙十分欣喜,遇到寻觅不得的知音。两人相见很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中秋在此相会。第二年俞伯牙如约到汉阳江口。不料钟子期已染病逝去。遗言,将坟墓修至江边,中秋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
(五)知音:(3)俞伯牙得知悲痛不已,在钟子期坟前凄楚地弹了古曲《高山流水》。弹完后,长叹一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两位知音的故事感动后人,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古琴台。至今人们用“知音”形容真挚友谊。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音”。
(六)伯乐一顾(1)典出《战国策》“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一顾”指伯乐对马的回望,后世用“伯乐一顾”表示名人重视身价倍增。
(六)伯乐一顾(2)《后汉书。隗嚣传》记载:“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宋朝王观国《学林。铜斗》云:“凡物不以美恶,稍为名士所称,遂以可贵。。。'伯乐一顾',其价十倍。”后来用于喻指有权势者的赏识。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相马专家孙阳,时人就以伯乐称他。
(六)伯乐一顾(3)唐诗中常见如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诗:“上惭伯乐顾,中负叔牙知。” 李峤《舞》:“非君一顾重,谁赏素腰轻。” 戴叔伦《古意寄呈王侍郎》:“夜光贮怀袖,待报一顾恩。” 孟郊《寄陕府邓给事》:“一顾生鸿羽,再言将鹤翩。”
(七)楚王好细腰(1)记载于《战国策。威王问于莫敖子华》篇。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士大夫为了细腰,节食减肥,饿的头昏眼花。坐着的人需要扶墙才能站起来,车上人扶着横木才能站起。饿死大家心甘情愿。莫敖子华说:大王(指楚威王)喜欢贤人,引导大家争当贤人,楚国不难出现五位前贤样的人。
(七)楚王好细腰(2)莫敖子华讲述了过去楚国五位名臣的事迹,楚威王羡慕不已。感叹万分。莫敖子华用了“楚灵王好细腰”的故事,动员楚威王引导群臣争做贤臣。后世用“细腰”,“楚宫腰”,“楚女腰”,“楚腰”等用作歌咏楚女的典故。也用于赞美女子身材苗条。
(七)楚王好细腰(3)在杜甫《清明二首》中:“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刘禹锡诗《踏歌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李贺诗《洛姝真珠》:“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在杜牧《新柳》诗中:”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都用了”楚王好细腰“的典故。
( 八)金屋藏娇(1)汉景帝离世后梁王夺位,刘彻是太子。馆陶长公主帮助刘彻当上皇帝即汉武帝。他与馆陶长公主女儿陈阿娇青梅竹马。幼年时曾说要娶表姐为妻,并为阿娇盖一金屋。汉武帝登基后,履行诺言,为阿娇建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册封她为皇后。这就是后来千古传颂的婚姻传奇故事,“金屋藏娇”。
(八)金屋藏娇(2)“金屋藏娇” 是指一个男子,对原配正妻许下的结发誓言和婚姻承诺。后世用“金屋” 来泛称男人宠爱的妇女住处。也泛指皇帝后宫。或喻指皇后和妃子们得到的宠幸。“金屋藏娇”常用来指男人,宠溺爱妻或爱妾。王翰《古峨眉怨》“传声走马开金屋,夹路鸣环上玉墀。”指的是这段故事。
(八)金屋藏娇(3)白居易《长恨歌》中有“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此处“金屋” 喻指杨贵妃得到唐玄宗的宠幸。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云:“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薇。” 诗中咏杨贵妃,借“金屋” 将她与受到汉武帝宠幸的陈阿娇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