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时间:2024-10-06 16:36:35编辑:思创君

怎么可能冒名顶替上大学?

各地高校录取工作已经比较规范,大多是高校将录取通知书直接邮寄给考生本人,或者统一邮寄给学校,再由班主任将录取通知书交由本人。而且,大多数考生本人都会评估自己分数,根据分数选报志愿,及时关注是否被录取,考生所在高中则会及时统计考入一本、二本的考生信息并加以公布。


在这样一个几乎公开透明的场景下,要想截取被冒名者的录取通知书并非易事,至少需要考生所在高中的有关工作人员的配合,还需要编造谎言或者采取其他方法,阻碍被冒名者不去招办或所报考院校查询是否被录取,并且不选择复读。之后,冒名者还需要获取被冒名者的学籍档案,到户籍管理部门更改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才能办理冒名入学。


竟被顶替上大学,到底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农村女孩高考考分为五百多分,被一个三百多分的女孩顶替,农村女孩以为自己没考上大学,认了命,当了幼儿园老师,而那个顶替者过得风生水起,入了党,还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从顶替者的家人开始找,一直找到最后,估计能抓出一个犯罪团伙!身份信息都是伪造的!首先被顶替者的信息对方都知道,这信息是从哪漏出去的,身份证需要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家里的户口什么的都需要伪造, 这里就能找出两伙人,第一伙是泄露信息的人,这个人一定是教育局的,要么怎么可能如此准确的找到这么合适的人,第二伙就是造假的,假证是哪来的,当初是谁办的,不过时间太久了,都十六年了也不容易找!公安与教育部联手才有这个可能!别说过去了,就是现在上个幼儿园、小学都需要核实,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又是网络报名,又是现场核查,还得来家里看一下情况,问问是不是在这住,多严格啊,怎么可能漏掉呢?而且入学普查通知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本次新生普查将会联合房产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如果发现失实造假,将会承担法律责任”,身份证弄个假的派出所看不出来,户口对不上派出所不知道,别闹了,我才不信呢!总结:这是山东理工大学啊,546分的成绩,04年的546分代表什么?代表着美好的未来,结果就这么让人给顶替了,良心呢,好一个偷梁换柱,你换个有钱有势的啊,怎么就换个农村的呢,一家好几口人就等这姑娘出人头地了,你这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让当事人坐牢吧,让曾经所有参与过这件事的人都去坐牢吧!

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

法律主观:根据法律规定,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构成伪造、编造、买卖居民身份证罪。该罪的法定量刑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之二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冒名顶替他人入学入刑,顶替他人入学违犯了哪条法律规定?

冒名顶替他人入学入刑,顶替他人入学违反了近日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律在不断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十二条明确: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教育不仅是公民价值观和人格形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关键,而且是公民实现现代社会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力量之源。民族复兴离不开教育。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取决于教育,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冒名顶替者上学引起的人名权和受教育权之争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公民受教育的宪法权利不应受到侵犯。归根结底,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情况侵犯了宪法所保障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毕竟,宪法是有原则的,公民的受教育权应通过刑法,民法和其他具体法律得到保障和实施。假装上大学的不良行为破坏了公平与正义的底线。不能通过对犯罪者的道歉和经济补偿,或者通过给予犯罪者一些党纪和行政处罚来解决。造成的损害远远超出了道德谴责的范围,应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因此,应依法予以严厉制裁。其次,冒名顶替者侵犯了被害人的姓名权。冒名顶替者利用冒名顶替者的姓名,身份证,注册住所和学生身份信息归档,取得受教育的机会,享受教育条件和教育成果,并根据规定侵害冒名顶替者的名称权。我们的法律。在我国,公民有权根据规定决定,使用和更改其姓名。名称权还可以包括自我命名权,使用名称权和更改名称权。名称的使用权是自然人使用自己的名称的专有权利。他人不能故意使用他人的名字,也可以将其转移给他人。值得注意的是,名称使用权的转让通常仅限于商业领域。通常,名称的使用权不能转让,其他名称也不能代替。

冒名顶替入学上岗正式入刑,这代表了什么?

这代表着公平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公平再也不只是出现在口中的呐喊,公平真真切切地可以出现在每个人的身旁。高考高考被视为改变命运最公平的考试,因为高考严格,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只要寒窗苦读,好好学习,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也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尤其是那些从小家境不好的学子,这几乎就是唯一一条不用人脉,不用金钱,不用排队,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人生保障,甚至有可能因为考上了大学,找到一份精英的工作,整个家族都能摆脱贫困的命运。因此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也是学子们眼中的罗马大道。被截留的罗马跑道虽然高考是公平的,可高考完之后的成绩,却被人盗走了,甚至连考生自己都不知道。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真实发生,前几年一直有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原本也是不信的,毕竟大家都经历过高考,知道高考有多么严格,根本没有作弊的可能,所以高考成绩是真实的。但没有想到有人却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手脚,冒名顶替考生的成绩,截取考生成绩单,最后成功盗取考生的成绩与姓名,让别人的光明前途成了自己的。这就好比,好不容易在千军万马的高考中,踏上了罗马大道,但还没一脚落实地面,就被人无情地推下了罗马大道,并且还光明正大地代替了自己走在罗马大道上,这就是被截留的罗马大道。曾经那些被冒名顶替入学的学子,一生都不会再有机会考入大学,不管考几次,都不会成功入学,因为名字已经是他人的,不可能一个人出现在两所大学同时上学。那些学子只能外出打工,在别人顶替自己上学的时候,干着最苦的活,他们的人生被毁了,至少当时是。公平似乎对被顶替的学子来说,非常陌生,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希望。而如今冒名顶替入学上岗正式入刑,那么就是说那些截留他人罗马大道的人,不能心安理得地窃取别人的前途,更加不能通过要求别人原谅自己,就让错误变得风轻云淡,以及淡忘曾经他们给被挤下罗马大道学子的伤害。而这一切都会改变,任何人不能钻空子,把不公平对待别人,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这种冒名顶替入学与上岗之事。

上一篇:粮食禁止出口国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