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谋士是谁?
三国时期 第一谋士 郭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魏蜀吴三国都拥有大批的谋士,并且还在广纳贤才。
我认为 魏国的 郭嘉 是当时最有才华的谋士,只可惜中年夭逝。
郭嘉字奉孝 颖川人,是曹操 “智囊团”中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郭嘉29岁投靠曹操,38岁死于军中,10年中屡出奇谋,使名微众寡的曹操在战争中步步取胜。
1 郭嘉为曹操立的第一大功 吕布夺了曹操的立足之地 兖州。吕布算是曹操的第一个大敌,连年征战曹操夺回了兖州。但没有灭掉吕布,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连合袁术,对抗曹操,下邳之战 曹操三次不下吕布后,郭嘉献计,决沂、泗 之水 破下邳 。
2 官渡之战 袁强曹弱,郭嘉驳斥了孔融的失败论,稳定了军心,战后郭嘉献计佯攻刘表使袁家兄弟自相残杀,曹操做收渔人之利,袁尚袁熙 被走乌丸,诸将和曹操都有后顾之忧,怕刘表来袭许都,不敢远征,郭嘉力排众议,认为刘表定不敢来,刘备也就是一个座上客,刘表 自知才不是以御备,重任之责恐不能制,轻人之责备不为用,可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曹操破乌丸 灭蹋顿 ,袁氏远走辽东 公孙康,康斩其首献于曹操,凯旋途中郭嘉死于军中。
郭嘉的智计 还表现在 他的善于 自重, 他跟随曹操 十年 一直受到器重,这非常不易,因为曹操生性残暴,个人警惕性极高,行军中曹操战马践踏麦田 按军法 当斩,郭嘉袒护说 : 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尊。
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都有谁
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有:荀彧、贾诩、郭嘉、鲁肃、诸葛亮。1、荀彧: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被赠为太尉。2、贾诩:举孝廉出身,起家郎官。进入武威郡守张奂帐下,成为军司马董卓部将。董卓死后,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张绣,两次献计打败曹操,跟随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决战。赤壁之战前,主张安抚百姓,反对劳师动众讨江东,没有得到采纳。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献上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支持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后,拜太尉,册封寿乡侯。3、郭嘉:郭嘉出身颍川郭氏。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号贞侯。4、鲁肃: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5、诸葛亮: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
三国时除了卧龙凤雏,还有两位顶级谋士都是谁?
还有两位顶级谋士分别是鬼才郭嘉与毒士贾诩。01、鬼才郭嘉。在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与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顶级谋士,郭嘉原先是袁绍的手下,后觉得袁绍并非明君就离开了袁绍,后被荀彧引荐给曹操,郭嘉便成为曹操的谋士,曹操能统一北方郭嘉起码占据一半的功劳。郭嘉最厉害的便是洞察人心,料事如神,而且还会安慰曹操。曹操在三攻宛城未果时,袁绍写了书信来羞辱曹操,郭嘉便让曹操不要介怀于此。后来刘备投靠曹操,很多人建议弄死刘备,郭嘉认为刘备此人有名望最好将其软禁。曹操在攻打下邳时,耗时两年未果,曹操准备撤军,郭嘉劝阻让曹操集中兵力进攻下邳必能取胜,曹操采纳果然下邳被攻破。官渡之战前夕,刘备反叛曹操,占据曹操的徐州,众人皆反对曹操夺回徐州,因为袁绍、刘表、孙策等人对曹操虎视眈眈。郭嘉却认为袁绍多谋无断,做事慢一拍,而孙策有勇但过于骄傲定然会被别人所害,而刘表无心争夺,让曹操带着兵马速攻刘备,事情果然如郭嘉所料。曹操获得官渡之战胜利时,准备攻打二袁,郭嘉劝谏让其假装撤军,让袁绍的儿子内讧。曹操征乌桓时,也是很多人不同意,但郭嘉认为可行,所以曹操能统一北方起码有一半的功劳是郭嘉的。02、毒士贾诩。与郭嘉、庞统、诸葛亮谋略同样顶尖的还有贾诩。贾诩原本是董卓的手下,董卓被杀后,贾诩跟随李傕郭汜等人逃离了长安。李傕郭汜两人准备解散军队回老家时遭到贾诩劝谏,贾诩讲出利弊,让其整理兵马打回长安,李傕郭汜采纳,在长安大败吕布。李傕郭汜占据长安后,贾诩便悄悄的离开了长安,几经波折后来到宛城张绣这。曹操来征张绣,张绣选择投降,但曹操进城后强纳张绣的婶婶的为妾,张绣就找贾诩商量,贾诩建议张绣反派曹操,在宛城帮助张绣击败曹操,官渡之战前夕,贾诩让张绣投靠曹操,贾诩便成为了曹操的谋士,贾诩成为曹操的谋士后也是屡献奇策,帮助曹操取得多次胜利,这也是一位在三国难得得以善终的谋士。
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
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如下:1、曹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辛毗、杨阜、桓范、司马懿。2、孙家: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3、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4、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5、刘表:蒯越。6、吕布:陈宫、陈登。7、张鲁:阎圃。8、刘璋:张松。三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