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发布令\x0d\x0a 方针及目标\x0d\x0a 企业概况\x0d\x0a 组织结构\x0d\x0a 手册编写说明\x0d\x0a4 管理体系\x0d\x0a4.1 总要求\x0d\x0a4.2 文件要求\x0d\x0a4.2.2 文件控制程序\x0d\x0a4.2.3 记录控制程序\x0d\x0a5 管理职责\x0d\x0a5.1 管理承诺\x0d\x0a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x0d\x0a5.3 质量方针\x0d\x0a5.4.1 目标指标方案\x0d\x0a5.4.2 体系策划\x0d\x0a5.5.1 职责和权限\x0d\x0a5.5.2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x0d\x0a5.6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x0d\x0a6.1 资源提供\x0d\x0a6.2 培训控制程序\x0d\x0a6.3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x0d\x0a7.1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x0d\x0a7.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评审控制程序\x0d\x0a7.3 产品的设计与开发\x0d\x0a7.4 采购控制程序\x0d\x0a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x0d\x0a7.5.1.7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x0d\x0a7.5.2 生产过程确认\x0d\x0a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x0d\x0a7.5.4 顾客财产\x0d\x0a7.5.5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x0d\x0a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x0d\x0a8.1 总则\x0d\x0a8.2.1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x0d\x0a8.2.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x0d\x0a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x0d\x0a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x0d\x0a8.3 不合格控制程序\x0d\x0a8.4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x0d\x0a8.5.1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x0d\x0a8.5.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x0d\x0a附录1 程序文件目录\x0d\x0a附录2-1 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x0d\x0a附录3 质量手册修改控制记录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啥?
ISO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有:\x0d\x0a1.范围\x0d\x0a2.规范性引用文件\x0d\x0a3.术语和定义\x0d\x0a4.质量管理体系\x0d\x0a5.管理职责\x0d\x0a6.资源管理\x0d\x0a7.产品实现\x0d\x0a8.测量分析和改进\x0d\x0a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该组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化机构,成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ISO组织制定的各项国际标准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该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ISO90012015版和2008版标准有何区别
ISO9001标准2015版和2008版区别一、管理的功能不同ISO9001(2008):缺少了组织背景环境分析等功能。功能相对较少。ISO9001(2015):增加了组织背景环境分析和确定组织目标和战略、增加绩效评估、增加变更控制管理、增加领导作用和承诺及组织的知识、增加风险和应急措施和机遇的管理。二、强制要求不同ISO9001(2008):有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预防措施的强制性要求。ISO9001(2015):标准取消了质量手册、文件化程序等大量强制性文件的要求,合并了文件和记录,统一叫文件化信息。三、标准条文架构改变ISO9001(2008):有八个章节。ISO9001(2015):有十个章节。四、管理术语增加ISO9001(2008):10类,84个术语。ISO9001(2015):13类,138个术语,特别注意产品和服务、设计两个术语。五、质量管理原则改变ISO9001(2008):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SO9001(2015):七项质量管理原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SO900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SO9001:2008
ISO9001 2015版和2008版标准有何区别
ISO9001:2015标准相对ISO9001:2008标准变化比较大,主要的变化可以总结为: 一变:标准条文架构改变,ISO9001:2008为八章节,ISO9001:2015为十章节。 三减:取消了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预防措施的强制性要求,ISO9001:2015标准取消了质量手册、文件化程序等大量强制性文件的要求,合并了文件和记录,统一叫文件化信息;通篇未出现‘记录’这一术语,全部用(活动结果的证据的)‘文件化信息’来代替。 六增加:增加组织背景环境分析和确定组织目标和战略、增加风险和应急措施和机遇的管理、增加知识管理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增加领导作用和承诺及组织的知识、增加绩效评估、增加变更控制管理。首次提出了知识也是一种资源,也是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供参考:http://www.jian-feng.cn/userlist/jianfeng/newshow-2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