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藕

时间:2024-10-09 06:57:29编辑:思创君

李鸿章女儿年轻貌美,为何把她嫁给44岁老男人?

李鸿章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是我国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但是后世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并不是很好,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因为晚清时期,很多清朝和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都是由李鸿章签订下来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李鸿章就是清政府的爪牙,所以对他充满了不满。但是如果从公正的历史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李鸿章也算得上是生不逢时了,就算是李鸿章再厉害,但是他凭借一人之力也是无法对抗西方列强的,也没有办法挽救腐朽的清朝,当时李鸿章也只是清政府对外交流的一个代表人物,可以算得上是清政府和西方列强进行交易的一个工具,清政府的腐败,西方列强的贪婪,不能把他们的错误全部归咎到李鸿章身上。其实后世对于李鸿章的争议还是比较多了,除了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证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之外,他对于自己女儿的做法也是让人很不了解,他的女儿长得非常的漂亮,李鸿章也很疼爱她,但是让人疑惑的是,李鸿章居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44岁的老男人,这么大的年龄都可以当他女儿的叔叔了,甚至在古代,很多44岁的男人都已经是爷爷级别的人物了,李鸿章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女儿找个44岁的丈夫呢?李鸿章的女儿叫做李菊耦,给他长的丈夫叫做张佩伦,张佩伦的妻子已经去世了,再加上他在和法国海军的交战中惨败,事业和感情都是一团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丈夫人选。但是李鸿章却很看好他,不但在事业上帮助他,生活上也非常的关心他,直到张佩伦的妻子去世了,也有人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于是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当时张佩伦对李鸿章也非常的感激,两个人算得上是师徒关系,对于李鸿章提出要把自己年轻漂亮的女儿嫁给他,张佩伦自然是非常开心的,于是两个人就在1888年的时候成亲了。其实两个人并不相配,很多人都觉得李鸿章这种做法,这把女儿的婚姻当成了维护自己地位的工具。其实当时李鸿章已经是位高权重了,根本不需要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再加上张佩伦只是一个打了败仗的官员,李鸿章的地位也不需要拉拢他,所以当时李鸿章把女儿嫁给他,完全是因为他看上了对方身上的品质。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了大自己很多的张佩伦,古代婚姻都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所以李菊耦对于自己的婚姻,也没有太大的反对,两个人婚后的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婚后不久,李菊藕就给丈夫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做张志沂。张佩纶晚年官场比较失意,没有太大的成就,但是好在年轻的时候存下了一些积蓄,所以家中的生活还不错。后来随着李鸿章和张佩伦的去世,李菊藕的生活大不如前,年仅37岁的她只能一个人拉扯着年纪尚小的孩子。张志沂从小就没多大的自信,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李菊藕不仅要想方设法的赚钱养家,还要关注儿子的教育,生活的也非常苦,在1912年因病去世。没有了母亲的管教,张志沂就更加的解放天性了,从此开始吃喝玩乐,甚至还过上了吸大烟的颓废生活。张志沂并没有什么值得让人称赞的地方,但是他仍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哪怕是到了现在人们还有时候会提起他的名字,并不是他本人多么的厉害,而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女儿,这个女儿名气非常的大,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个作女作家,就是著名的小说家张爱玲。

李鸿章女儿年轻貌美,为何找了个44岁的丈夫,一曾孙女家喻户晓

中国民间流行一首诗——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枝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老夫少妇的形象,诗文也是极度讽刺了这一不正常的现象。总之, 老少配自古到今都颇受非议,让人看不起。 一般的老少配基本上离不开政治权利作祟或者金钱使然。但是, 李鸿章作为晚清名臣,他的成就或者家业都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仍然把如花似玉正当妙龄的闺女嫁给了一个44岁的丈夫,这是为何? 历史 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向来存在非议,主要原因是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是,在那个 历史 条件下,莫说李鸿章,慈禧本人去签,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结果。这是后话, 我们主要今天看看他对待自己闺女的婚姻,去侧面研究下李鸿章这个人。 李鸿章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这被泼出去的闺女名字叫李菊耦。 李菊耦本人并没有取得什么傲人的成绩被后世津津乐道,她本人除了是李鸿章的闺女外,还有一个身份是非常出名的,就是她是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的祖母 ,可以说张爱玲的血液里留着李菊耦的血。 李菊耦,186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瑶海区。 作为李鸿章的第二个女儿,她长得十分美丽动人,也深得父亲李鸿章的喜爱。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放在眼前看着都觉得舒畅,想一想嫁出去都不舍得,李鸿章又怎么会舍得女儿吃苦呢? 李鸿章不仅不想要女儿吃苦,还要能掌控的人,才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思来想去的他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嫁给自己的得意门生——张佩纶。 张佩纶其实已经结过一次婚,男人们常说有过婚姻的男人知道疼人。 虽然张佩纶年纪大了点,但是好在听话,能对自己闺女好,这是李鸿章第一考虑的事情。 李鸿章作为晚清名臣,在政治经济上也有他的盘算。 李鸿章自认为很了解张佩纶,认为他飞不出自己的五指山。再一个,李鸿章在张佩纶最难的时候伸手帮助了他,张佩纶没理由不对自己闺女好。 张佩纶本人也很有胆略和气魄,他在中法问题上,冒死往朝廷上奏,认为国家太弱,外敌才会入侵,只有出来迎战才是上策。 因为他的某些言论,导致后来他的形势危急,很是落魄,要不是李鸿章,下场定然悲惨。 1888年,张佩纶与李菊耦成婚,婚后,俩人生活过的果然很幸福。 张佩纶认为,自己落魄的时候,是老师李鸿章拉了自己一把,这辈子的一切都是李鸿章给的,自然以李鸿章马首是瞻。 另外,自己的小妻子生的是这样美丽,不知道自己哪辈子修来的这样好的福气,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也疼不过来。 没多久,小妻子李菊耦给张佩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张志沂(张爱玲的父亲) 。张佩纶更加欢喜,对妻子李菊耦是有求必应。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多久,张佩纶随着岳父大人李鸿章相继去世了。 1900年,清政府已经是风雨飘摇,当张佩纶听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气得口吐鲜血。他当时气愤之极,责怪清政府总是以和为主,没有以积极的态度迎战。 张佩纶也是一位有血性的男子,当时就把官辞掉不干了。 李鸿章眼看张佩纶已经身在险境,努力征求清政府给他安排职位,职位朝廷也给了他,但是他却不肯上任。 1901年,李鸿章去世。1903年,张佩纶也因病离世。 随着父亲和丈夫的先后离去,李菊耦的生活也陷入了谷底。 看着丈夫在世的时候和自己一起编纂的书籍和食谱,她默默流泪。不知道她是否曾经埋怨过父亲给自己安排的婚事,但是根据他们婚后夫唱妇随的生活,应该是知足幸福的吧,虽然快乐的日子如此短暂,还长着翅膀会飞走。 丈夫走后,李菊耦没有改嫁,一个人把儿子张志沂拉扯大。 李菊耦对于儿子管教的还算严格,一边忙于生计,一边忙着教育孩子,但是父亲的缺失,有时候作为母亲李菊耦来说,有些东西根本就给不了他。 张志沂和张佩纶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没有学到父亲的风骨(大概父爱缺失的太早,慈母多败儿),而且特别喜爱花天酒地的生活,并且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在女作家张爱玲对父亲的描写来说,张志沂也并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 。或许他根本没有体会到父爱,不知道如何做一个父亲。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有些许的心里问题吧,虽然家里很有钱,但是也架不住他如此折腾,好好的名家之后就此埋没了。 1912年,李菊耦46岁,早早去世。年纪轻轻也就走了,走的时候也是一身疾病,也许是由于过度的操劳吧。 儿子张志沂不知道是因为愁闷,还是得到了解脱。在放纵自己的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拾,玩女人,抽大烟,无恶不作。 不知道泉下有知的李鸿章,看到女儿的这个败家儿子会不会气的从坟墓爬出来? 反正要是其父亲张佩纶还在世,非要再吐一次血不成。 世界上的大多事情就是如此,猜到了开头,猜不到结局。 世人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他完全处于政治上的谋虑,根本就没考虑闺女的幸福,不管怎样,不应该嫁给年纪这样大的男人,难免会遇到丈夫先走,女人守寡的下场,这样的说法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菊耦挺幸福,但是也太短暂了点。 李鸿章嫁闺女的做法到底如何,做父母的最理解。 要是我,肯定是不同意,因为比起任何事情来,女儿的幸福最重要。年纪大的,必然要面对生死离别之痛,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面临那种痛苦。你们觉得呢?

上一篇:农村三层小别墅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