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玻璃

时间:2024-10-12 17:21:22编辑:思创君

我国自主研发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的厚度是多少

玻璃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建筑物上的窗户,平时用的杯子等。都是由玻璃制成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玻璃变得更加无处不在,比如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等。这些眼镜不是普通的。它们是超薄眼镜,包含了充分的科技含量。一般厚度在0.1-1.1mm的玻璃称为超薄玻璃,超薄电子玻璃是信息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显示终端。这种玻璃具有优异的机械、光学、热学、电学和化学腐蚀性能,是当前人类世界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并且在如今轻薄、便携、多功能的电子产品中,玻璃材质越薄,透光性和柔性越好,相关显示产品的重量也越轻。但是让它变薄有多容易呢?因为玻璃越薄越容易碎。所以如何平衡玻璃的薄度、强度和韧性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10年前,1.1mm以下的超薄玻璃被外企垄断。由于其R&D工艺需要多专业、多领域的高度融合,工艺技术复杂,生产难度极大。其核心技术长期被美国、日本少数公司垄断,导致我国光电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严重缺失,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产品价格常年居高不下。


我国研发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的厚度

我国研发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的厚度是30微米。8月25日,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成功生产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这是我国在玻璃新材料领域又一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玻璃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2019年开始,凯盛科技紧跟电子信息产业柔性和可折叠发展趋势,利用自身在柔性触控玻璃的科研攻关和产业化能力,整合旗下蚌埠院、蚌埠光电、凯盛科技股份等企业优势,自主研发出高强度柔性玻璃配方以及减薄、强化、切割和成型加工新技术,生产出30-70微米厚度的主流规格超薄柔性玻璃。实现产品连续20万次弯折不破损,弯折半径小于150um,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形成了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打破国外垄断,从源头上保障了中国信息显示产业链安全。


中国研制出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可以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被钢球砸中的这片薄如蝉翼的玻璃2018年4月刚刚下线,超薄玻璃的厚度只有0.12毫米,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0.12毫米的玻璃到底有多薄呢?我们现场拿办公用的A4纸进行了对比。两张A4纸的厚度是0.19毫米,比超薄玻璃还厚了0.07毫米。中国建材集团蚌埠院功能玻璃研究所副所长曹欣:在0.12毫米这个范围上,我相信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惊艳的一个成果了。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基础材料。玻璃越薄,透光性能就会越好,柔韧性好,重量也会随之减轻。但是玻璃太薄又非常易碎,怎样让玻璃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是个世界难题。正是因为中国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使超薄玻璃的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2/3。然而,曹欣并没有满足0.12毫米的厚度。在0.12毫米玻璃批量下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着手准备0.1毫米超薄玻璃的研发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布玻璃浮法成型工艺研制成功,各国争相抢购专利,但是皮尔金顿却独独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这样的情况让当时的中国玻璃行业意识到,必须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中国超薄玻璃厚度堪比A4纸吗?

玻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几乎是天天能见到,但您见过厚度只有0.12毫米的玻璃吗?0.12毫米是个什么概念,一张A4打印纸的厚度是0.095毫米,也就是说,这种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更神奇的是,这种玻璃还很结实。中国建材集团蚌埠院功能玻璃研究所副所长曹欣,正带着他的团队做超薄玻璃的落球实验,测试超薄玻璃的性能。曹欣将55克钢球放在一米的高度,自由落体砸向超薄玻璃。这样的冲击力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以时速150公里的速度撞停到墙上的冲击力,但玻璃完好无损。被钢球砸中的这片薄如蝉翼的玻璃2018年4月刚刚下线,超薄玻璃的厚度只有0.12毫米,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0.12毫米的玻璃到底有多薄呢?我们现场拿办公用的A4纸进行了对比。两张A4纸的厚度是0.19毫米,比超薄玻璃还厚了0.07毫米。曹欣称:在0.12毫米这个范围上,我相信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惊艳的一个成果了。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基础材料。玻璃越薄,透光性能就会越好,柔韧性好,重量也会随之减轻。但是玻璃太薄又非常易碎,怎样让玻璃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是个世界难题。正是因为中国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使超薄玻璃的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2/3。然而,曹欣并没有满足0.12毫米的厚度。在0.12毫米玻璃批量下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着手准备0.1毫米超薄玻璃的研发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布玻璃浮法成型工艺研制成功,各国争相抢购专利,但是皮尔金顿却独独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这样的情况让当时的中国玻璃行业意识到,必须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因为起步较晚,又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当时中国的装备和工艺都跟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根本无法做出厚度1.1毫米以下的超薄玻璃。电子信息显示的核心材料仍然受国外垄断,国内电子产品生产商不但价格没法协商,就是供应什么样的材料也要由人家说了算。为了不再受国外的技术掣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彭寿和科研团队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超薄玻璃带上了世界舞台。2014年6月,突破0.33毫米;2016年4月突破0.15毫米;2018年4月突破0.12毫米。中国制造一次又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上一篇:白色pet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