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442团,二战中为何只能在欧洲战场作战?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头几个月,美国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动员及军事打击、同盟国之间的沟通等等问题,已经将罗斯福搞得焦头烂额。针对国内的反日浪潮,他并没有太多精力去解决,只是将这件事交给了军方去处理。为防止日裔美国人“里通外国”的勾当,军方采取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将他们强制集中监管起来。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罗斯福居然赞同这样的做法,随即签署了9066号行政令,授权军方可以命令“任何人”撤离。这无疑是将日裔美国人驱逐并集中管理,成为合法行为。按照法令,每一个日裔美国人家庭收到一份“迁移”通知,他们的银行存款和投资全部被没收,以防止出现“资敌”的现象;只允许携带个人物品,没收刀具等管制用品,防止出现骚乱。到了迁移的日子,卡车停在家门口,荷枪实弹的士兵呵斥着:“日本佬,出来”,押送带着“特殊标志”的日裔美国人上车,周围看热闹的邻居更是跟着起哄,这一幕,与德国驱离犹太人的情景十分相似。他们的终点站,就是“战时安置中心”。这些安置点都设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四周布满铁丝网并通了电,全副武装的军警日夜巡逻,每个家庭安排一个约40平方米、用油毛毡和木板搭建的小房子,每个营区公用一个食堂、厕所和露天淋浴室,他们不得随意走动,更不准外出。这其实和集中营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伙食相对好些,没有虐待和焚尸炉。这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日裔美国人没有反抗吗?没有,一起都没有。不仅如此,他们每天早上还会集合在一起,举行升国旗仪式(星条旗),歌唱美国国歌。尽管9066号法令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但以“民主”自居的美国也干出这样的事情,犹如“自己打自己一耳光”。特别对罗斯福来说,恐怕是他从政历史中最不光彩的一页。然而,这些日裔美国人却“以德报怨”的报效祖国。他们以踊跃参军的方式,表达对美国的热爱和忠诚。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最关键的一年,拥有强大战争潜力的美国,也出现兵源吃紧的现象,这给了被集中监管的日裔美国人,参加二战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日裔美国人踊跃报名,他们被派往各个战场。一些有文化的日裔美国人,进入到美军情报机关,负责破译日军的密码。过去因为语法习惯的不同,一份密码电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破译,经常延误战机。现在,在他们的帮助下,仅用6个小时就能破译,大大提高了情报的工作效率。但大多数日裔军人还是直接投入到了战场。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原本在美军中服役的日裔军人,被抽调出来单独组成第100营。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第100营与后来组建的442团开赴欧洲战场。他们与凶悍的德军进行了几十场战斗。他们奋勇争先、不要命地向前冲,立下了赫赫战功。442团的战损率居然达到314%,依靠不断补充的日裔士兵维持建制,是二战中美军伤亡率最高的步兵团,也是美国陆军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团级单位,第100营更是被美军称为“紫心营”。在美军战斗序列里受总统嘉奖多的单位,有陆战第一师3次,第101空降师2次,而442团竟然高达7次,先后共有18000多人次获得勋章,是名副其实的“功勋团”,他们凭借自己的表现希望赢得尊重,更需要美国能够容纳和善待他们。但战争结束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这些回到国内的日裔军人,依然被饭店和商店拒之门外,而他们的家人依然在“战时安置中心”被监管,曾经属于他们的土地、农场和家产被白人占据,并没有归还,日裔美国人开始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尽管美国出台了《日裔美国人重新安置索赔法》,但赔偿的费用寥寥无几。他们不断地向政府施压,终于在1980年,卡特总统重新启动调查程序,发现日裔美国人没有任何的不忠诚举动,美国国会正式承认了错误并积极进行赔偿。1988年,里根总统代表美国政府发文道歉,并向每一位幸存者赔偿2万美元,日裔美国人在二战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才彻底得到解决。说白了,这些日裔美国人就是美国人,跟肤色没有任何关系,既不值得同情,也不必幸灾乐祸。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的作战经历
在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上下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当美国人开始向日本帝国进行报复之前,日裔美国人却成为了复仇的对象。高达12万日裔美国人被强迫离开家园,而被关押在了集中营里包括了老人和孩子。在事件之前,许多第二代日裔美国人(Nisei)服务于夏威夷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当然,在美日战争爆发后,美军当局也当然地判定这些人绝对不适宜继续逗留在夏威夷地区。按当时美军动听的说法,“我们并不是歧视他们,而是这里不仅不适合他们,也难以想象他们如何去在这个战场去战斗。”这些在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服役的日裔士兵们随即被扫除出了这两个部队,而被调派到了匆匆成立的“夏威夷临时步兵营”(Hawaiian Provisional Infantry Battalion)。军方对些日裔士兵的处理颇感头痛,一方面表示了对他们的极度不信任,一方面又不敢将他们遣散,因为当时不少人认为将这些熟悉美军内部事务又有很强军事能力的日裔士兵放出军营的危险太大。思前想后,陆军部最后决定把他们派往欧洲战场。1942年7月,夏威夷临时步兵营的士兵们在奥克兰登陆,在那里他们又被改编成了“第100独立步兵营”(100th Infantry Battalion Separate)。他们同时在那里接受欧战的战斗训练,直到1943年2月。同年3月,第100独立步兵营参加了北非作战,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登陆。就在这些日裔士兵踏上北非土地的时候为他们的国家而战的时候,他们之中大部人的家属仍被扣留在集中营过着近乎囚犯的生活。在北非,第100独立步兵营并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战斗,到了9月第100独立步兵营被划归第34步兵师的第113步兵团。很明显同师的其他部队并不怎么欢迎这群美国人中的“异类”,很快就为他们起了一个外号“土拨鼠营”,平日也是屡屡受到刁难。同月22日,第100独立步兵营参加了对意大利萨拉莫的作为34师的一部分参加了登陆战,这也是他们遇到的第一次激烈战斗。当日的一等兵Shizuya Hayashi回忆道“敌人的岸防炮火如此猛烈,好几次炮弹就在我的身边爆炸,之后自己如同是被埋在土里一样。”然而这只是第100独立步兵营血腥战斗的开始,在从萨拉莫到罗马推进的战役中,他们开始饱尝战争的残酷尤其是在卡斯诺战役(Cassino)中,他们被派往作为突击部队,第100独立步兵营的在进行了2次突击后,成功撕裂了敌方防线。然而他们之中阵亡48人,重伤144人,另有75人轻伤。在萨拉莫登陆的时候第100独立步兵营为1300人整编,而在到达罗马后只剩下了521人还能够继续战斗,成为了34步兵师中伤亡比率最高的部队。随着他们的英勇战斗,他们也开始赢得了尊重获得另一个新的外号“紫星营”。到了1944年4月,由全部日裔组成的第442步兵团编成并抵达了欧洲战场,第100独立步兵营被调往其下。100步兵营在密西西比的西尔菲营地集训时,442团就成立了,时间好像是1943年1月,成立442团是罗斯福的主意,罗斯福宣布这个命令的时候说了一句很脍炙人口的话:“美国精神不是,也永远不是种族主义和血统论的温床。(Americanism is not, and never was, a mater of race or ancestry)”442团和100步兵营在一起的时候不长,两个部队中的成员分为两派,来自夏威夷的为一派,来自美国大陆的“二世”为一派,二世们称夏威夷来的为“说蹩足英语的猪脑袋”,而夏威夷来的则回敬“二世”们是“死脑筋”,两派人为此没少在营地里打架。第442步兵团可能是二战中最为著名的日裔战斗团体,下辖第522炮兵营,第232战斗工兵连及另外三个步兵营,以及之后加入的第100独立步兵营。1944年5月,第442步兵团到达了意大利战场,成为了克拉克将军的第5军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萨维托(Suvereto)接受了首次炮火洗礼,做出了坚强的战斗,颇为引人注目。之后他们开始与德国山地部队在意大利的山丘地带展开了持续2个月的拉锯战斗,最终成功地将德国人驱赶到了亚诺河以北。这群小个子士兵的战斗力,让德军吃惊不小。同年10月至11月,第442步兵团被派往转战法国东北部,被划归第36步兵师。当他们刚到达就加入了瓦斯杰斯战役(Vosges),他们为了拯救遭到大批德军包围200名来自德克萨斯步兵的时候,付出了将近700人的伤亡,把这些被冻得发僵的德州牛仔硬是从鬼门关救了出来。按Yeiki Kobashigawa少尉的说法,“我们几乎是用三条人命救出了每一个人。”之后,第442步兵团事后被叫作“德克萨斯的拯救者”。第442团的士兵们大胆发起“万岁冲锋”(banzai charge),也就是美军不敢尝试的自杀式冲锋一举突破德军防线。1945年4月,第442步兵团又被调回了意大利战场,被命令去进攻德军的哥特防线(German Gothic Line),这条防线足足抵挡了盟军的6个月的进攻。然而在这些由日裔组成的第442步兵团的迅猛攻击下,不到一天他们就已经渗透了德军的这条防线。之后的三个礼拜中,一路把德军驱赶到了波河流域(Po Valley),让克拉克将军看得目瞪口呆。到了5月2日,满脸疑惑的德军向这群长着黄种人面孔,平均身高矮他们一头的少见的美军士兵正式投降缴械。在二战结束后,第442步兵团成为第五军最出色的部队之一,被选派到了华盛顿特区参加了1946独立日的阅兵仪式。当日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很有感触地对些士兵说到“你们不仅仅要和残酷的敌人作战,还要面对友军的歧视,然而你们战胜了这一切。”
美国史上授勋最多的部队是哪一支?
1944年10月份,欧洲南线的意大利战场上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场面。一群拥有东亚面孔,身着美国军装的矮个子士兵,对着精锐的纳粹士兵喊着日语的“万岁!”(Banzai!)怒火冲天的冲向了纳粹军队。纳粹洛林上校组织掷弹兵疯狂投掷手榴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然而却没有粉碎这些矮个子的战斗意志,最终这些矮个子冲上了德军战壕,粉碎了德国人的战线。而这只是美国陆军第442团众多传奇事情中的一件而已。亚洲面孔的美军 带着一群德军俘虏1942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 美国和日本立即进入了战争状态。与此同时,在美国的14万日裔承担了极度的恶意,5000名在美军服役的日裔军人被驱逐出籍,被美军定义为“敌侨”。无数日本人也被美国人搬进了集中营统一看管,虽然没有遭到屠杀,但他们的个人财产几乎被没收一空,生活条件也是极度恶劣。此后日本籍的美国人和军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和参加热情的渴望,尽管这很可能导致他们和自己的同胞刀兵相向。而美国政府出于担忧,将他们作为临时部队派遣到美国本土进行一些军事建设工作,以及进行一些基础的训练,而这只部队则被命名为第100独立步兵营,主要由来自夏威夷日侨组成。由于训练表现良好,1943年2月,美国政府批准成立一个以日裔美国人组成的战斗单位,并且最终征募到了将近3800名的士兵,其中3000名来自夏威夷,800名来自美国本土,这个新的战斗单位被命名为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而那支100独立步兵营则成为了美军第34步兵师的一份子。1943年8月,表忠心切的第100独立步兵营先在北非的奥兰地区登录,后来又跟随着美军在意大利的萨勒诺登陆,日本人组成的部队第一次的在欧洲战场登陆了,他们将创造一个传奇。300人的部队付出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牺牲冲到了罗马城下,成为了登陆意大利南部的美军第34师中伤亡比例最大的一支部队。虽然他们并没有允许进入罗马城里,然而他们的外号也从“土拨鼠营”,变成了“紫心营”。此后,100独立步兵营和422独立步兵团合流,成为了一支部队。1944年4月,这些日裔美国人告别了他们仍然在美国西海岸被囚禁的家人,前往欧洲和纳粹殊死搏杀。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欧洲战场上活跃着大量的意裔美国人和德意美国人,这些人从来就没有受到任何的歧视。荣誉是在巨大的血和牺牲面前换来的,为了提高日裔美国人在美国的地位,为了能让自己在西海岸被囚禁的家人未来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只部队成为了欧洲战场上最不要命的一支部队。到了6月份,442团终于被派遣到了意大利战场前线,这支部队一到地点就不断的挑战纳粹军队,在几乎没有任何火炮支援的情况下,通过肉搏和无畏冲锋的方式,击毙了1100名纳粹士兵,俘虏了331名,并且将德国人打退到亚诺河以北,出色的完成了军事任务。然而442团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仅仅3个星期的时间,3800人的部队中损失了1272名士兵,部队不得不停下来修整。1944年10月份,442团迎来了他们成军历史以来最光辉的一仗,他们试图救出被德军重重围困之下的德克萨斯人组成的美军。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无数日裔士兵在欧洲战场上模仿者万岁冲锋,拯救自己“祖国”的“同胞”,经此一役,442团以超过800人的伤亡救出了这211名被困的德克萨斯士兵,也正是因此,422团被誉为了“德克萨斯拯救者”。此后,他们仍然在欧洲战场驰骋,他们唱着“为亲爱的山姆大叔而战”和“让我们记住珍珠港”的战歌,和纳粹军队殊死搏斗。因为伤亡人数众多,直到二战之前他们补充的人数是原人数的2.5倍,约有1.4万日裔美国人在此服役,几乎占到了当时日裔美国人的十分之一。而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欧洲战场的出色表现,这支部队一共荣获9486枚紫星勋章,8次美国总统部队嘉许奖,21为成员获得二战荣誉勋章,这只部队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授勋最多的部队。1945年5月份,一部分德国纳粹军队向这个小个子部队投降。1946年7月份,杜鲁门总统检阅422步兵团的日裔美军士兵。战后,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日本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参考资料:《战争中的日裔美国士兵对抗纳粹德国》
1931年到1945年的抗日英雄的故事?
1、刘胡兰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2、抗日英雄王二小王小二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稍微过一点啊,原谅了!3、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4、赵一曼宁死不屈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5、八女投江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郑志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胡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二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一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女投江
从1931年到1945年,真实的抗日战争大事记有哪些?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4、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5、南京大屠杀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二战受勋最多的美军部队是哪支
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完全由日裔美国人组成。
全团满编3800人,但是在整个二战中共付出了9000人次的伤亡(由于不断的补充兵力造成,换句话说整个团的士兵由于死伤换过三茬人)
以及总计18413人次的授勋,其中荣誉勋章21枚,紫心勋章9486枚。
团属第一营,即原第100独立步兵营,由于几乎在其中服役过的每个士兵都获得了紫心勋章而被称为“紫心营”。(紫心勋章主要被颁发给战斗任务中死伤的士兵,以表彰其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