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分别是多少?
2019年通胀率为2.10%;2018年通胀率为2.07%;2017年通胀率为1.59%;2016年通胀率为2.00%;2015年通胀率为1.44%;2014年通胀率为1.92%;2013年通胀率为2.62%;2012年通胀率为2.62%;2011年通胀率为5.55%;2010年通胀率为3.18%。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直存在,原因分析如下:1、食品类价格上涨是当前通货膨胀的首要原因。我国粮食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进口,而国际上任何的变动,都会对我国产生极大的影响。2、服务的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通货膨胀。在服务业中,旅游业、各种家庭服务和民众关心的学前教育等价格同上一年比涨幅均超过5%。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真实感受着服务业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拓展资料:1、近20年的时间,黄金价格涨了约400%!说明以前的80元(2000年平均金价)大约相当于2019年的320元(今年金价大约330元)。同样是获得一克黄金的“价值”,2000年的“价格”是80元,2019年的“价格”是320-330元。好比为了获得一碗“具有能让人吃饱的价值的”面条,2000年价格是80元,2019年价格是320-330元~(ps:还是把“价值”和“价格”分开来看比较好。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价值”,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是指“交换价值”(比如一碗面条能让人吃饱,这碗面条就可以进行交换而具有价格) 一克黄金的“价值”显然是几乎没有变动的,而“价格”却上涨了这么多,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证明。 马克思说的很多东西,西方经济学向来不愿意承认。比如他们不喜欢把价格和价值分开,表面上说是没有必要,实际上是不想说明,价值是不可操纵的,价格却可以操纵。一碗确定多少的面条能让一个普通人吃饱,这是确定的,谁也无法操控,这就是这碗面的价值。但是价格却可以通过操纵供求关系来人为地哄抬或者压低。世界上黄金(或者说地壳中的Au元素)就这么多,谁也无法操纵,所以价值确定,能操纵的只有价格。他们说要尊重市场,尊重供需关系,让供需决定价格,让市场决定价格,殊不知他们可以操纵市场,操纵供需关系来操纵价格。 所以价格不是市场决定的,而是操纵决定的。
中国近10年的通货膨胀率大概在多少?
中国近十年通胀率平均在2.229%左右。通货膨胀率,也称为物价变化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通俗来讲,通胀率也就是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央行公布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是:(本期价格指数一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在粗略计算中,可以认为通货膨胀率就是 CPI的增长率。中国近十年来平均通胀率在2.29%左右,央行预测2020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将在5.0%~5.5%。 拓展资料: 1.通货膨胀(inflation)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2.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等。3.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中国2023年会进入通缩状态吗
不会。我国CPI预计将继续保持温和水平,原因如下:一、食品价格大体稳定。猪肉供给整体有保障,预计价格涨幅有限。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丰收,农业生产持续保持稳定,除鲜菜受天气影响外,整体食品难有较大的价格起伏。二、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小。2023年全球通胀中枢大概率较2022年下移,IMF预计2023年全球CPI将由2022年的9.3%明显下降至4.7%,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明显下降。三、措施不断优化,核心CPI有望回升。预计2023年核心CPI将由目前低于历史10%分位以下逐步回升,二季度有望回升至1%以上。四、2022年翘尾因素的影响。2022年四季度由于外部通胀压力减轻和疫情反复影响,CPI出现明显走低,使得2023年我国CPI面临的翘尾因素降低,有利于全年同比增速保持较低水平。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促使大量产品销不出去,结果,造成了通货紧缩的发生。这是因为,鉴于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二是需求不振,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各国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影响,使得其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2023年会进入通缩状态吗
亲亲,下午好呀[大红花],不会的哦。首先,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前者指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后者则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关于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及紧缩预测,需要从当前的经济状况出发进行分析。当前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及外汇储备充裕,同时经济增长稳定,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高杠杆、资本外流等。近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致保持在2%-3%之间,通货紧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而进入通货紧缩状态的原因往往包括货币政策过于紧缩,经济活动减弱等。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还需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的变化来进行具体判断。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未来进入通货紧缩的概率相对较小。另外,即使中国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促使企业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以及引导消费者、投资者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和投资,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过度的通货紧缩则会导致经济萎缩,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有度的把握,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大红花]【摘要】
中国2023年会进入通缩状态吗【提问】
亲亲,下午好呀[大红花],不会的哦。首先,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前者指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后者则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关于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及紧缩预测,需要从当前的经济状况出发进行分析。当前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及外汇储备充裕,同时经济增长稳定,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高杠杆、资本外流等。近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致保持在2%-3%之间,通货紧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而进入通货紧缩状态的原因往往包括货币政策过于紧缩,经济活动减弱等。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还需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的变化来进行具体判断。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未来进入通货紧缩的概率相对较小。另外,即使中国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促使企业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以及引导消费者、投资者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和投资,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过度的通货紧缩则会导致经济萎缩,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有度的把握,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大红花]【回答】
如果通货膨胀率不高而且相当稳定,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为什么?
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
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
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
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简述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通货紧缩现象发生的原因。
【答案】:从1997年10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开始下降,消费品价格水平从1998年2月开始负增长,中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局面。导致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通货紧缩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在供给相对过剩方面,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加上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导致企业绩效的下降,大量企业倒闭,以及工人失业。
(2)在需求相对不足方面,主要是住房、医疗、教育、保险和养老等一揽子改革措施的推出,使消费者增加了未来支出的预期,从而以节制消费来提高当期的预防性储蓄。
(3)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使得许多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水平,抑制了我国出口的增长。
(4)结构问题是我国的通货紧缩产生的深层次因素。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复建设严重,曾经一度支持的能源、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水平上过剩;而高新产业却因重视不够而发展不足,导致了生产的结构性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