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棚摄影常见人像布光技巧
导语: 对影棚人像摄影来说,如何创造性地布光和处理模特和环境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布光技巧吧! 1.主灯置于模特右侧,模特左上方放置一盏辅助灯,为模特脸部阴影补充一些光线,以使阴影的细部突显出来。身后的背景灯则使模特整体的轮廓从深色背景中一跃而出。主灯照度略有不足,导致模特左手指端光照不充分。 2.采取比较经典的1主灯+1副灯的布光方式,由于模特脸部特别是眼睛是写真的重点所在,采取比较柔和的泛光灯作为主灯,一方面营造了眼神光,另一方面刻画出红色丝绸披肩的细节,而位于右上方的副灯则用于消减模特脸部过重的阴影,使鼻部轮廓更突出。 3.这是一张全身照,主灯置于模特正前方,自下而上出光,兼顾到模特服装和脸部的照明。而位于模特左右两边呈45度的轮廓灯则保证了模特脸部光线足够柔和。这种三角布光法可以用于模特全身需要均匀照明的情况。不过就这张图来说,模特的白色裙子细节没能保留而腮部由于阴影显得愈加突出,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 4.主灯位于模特左上方处,照亮模特肩部脸部发丝和背景装饰的羽毛。而位于模特前方偏右的副灯则相当大程度上弥补了由主灯造成的阴影。模特身后的浅色背景灯用于营造气氛。 5.这张的重点在于模特的红色套装和黑色的发丝与白色背景的对比,而露出的`一只眼睛则为画龙点睛之处。因此主灯更多地关照了红色套装地质感表现,而位于模特左上方的副灯则打出了头发的光泽。 6.位于模特前方稍偏左的位置的主灯营造了眼神光和模特脸部轮廓,由于模特的左脸有朦胧黑纱遮挡则省掉了副灯。 7.主灯位于模特正前方,脸部光线较平。模特扯起的黑色披风在这里有部分反光板的作用。头发通过上方副灯照亮。这张作品的视觉亮点在于位于黑色披风上的白色镶边。 8.主灯位于模特左上方,照亮模特头发、脸部和肩部。副灯位于模特右下方,用于为模特蓝色纱质外套提供足够的光线。为了突出涟漪状背景,特地用背景灯打亮。
摄影棚布光详解
导语: 摄影棚拍摄时怎么布光呢?又有几种布光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双闪光灯+柔光箱营造蝴蝶光 两盏加柔光箱的闪光灯在模特面前左右成45°放置的布光方法被摄影师亲切地称为“蝴蝶光布光法”。这种布光方法充分利用了柔光的特点。其特性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比较柔和,反差较小,能对人物皮肤产生柔化的作用,一般适合于拍摄女性的肖像。 蝴蝶光拍摄实例。 光圈:F8 曝光时间: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75mm “蝴蝶光”是初级布光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首先,亚洲人黑色的头发在使用这种布光方法拍摄时,难以表现出丰富的细节;其次,没有光影变化的柔美皮肤虽然养眼但却缺乏真实感,容易给人华而不实、甜得发腻的视觉感受。 2. 强调立体感的侧位单灯与头发光的营造 上一例中,两盏闪光灯加柔光箱的布光方法多用于拍摄甜美风格的人像照片,但光效较平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人物的立体感不强。本例中,摄影师采用一盏闪光灯加柔光箱从前侧打光。如此一来,人物的受光面左右不均匀,可以产生较强的立体感。 侧位单灯布光拍摄实例。 光圈:F10 曝光时间: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59mm 同时,摄影师还为模特设置了打亮头发的一盏闪光灯。头发光是效果光的一种,通常使用硬光来营造。亚洲人黑色的头发在棚拍时经常被忽略,导致死黑一片,细节尽失,因此,头发光的营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本例中,摄影师在模特的右后方高位架设一盏高度较高、带标准罩的闪光灯,朝模特头部的方向打光,以营造画面中模特头发的高光及反光效果。 3. 用柔光箱营造高光背景 这种高调画面的拍摄方法很有意思:摄影师引导模特背靠一面大型柔光箱,同时在模特的前方架设另一面大型柔光箱,将第一面柔光箱连同其后的闪光灯作为背景,与另一面闪光灯的.柔光箱“面对面”。当摄影师按下快门时,相机通过引闪器将模特后面的闪光灯引闪,柔光箱在强光照射下成为画面中纯净的背景。 柔光箱布光拍摄实例。 光圈:F8 曝光时间: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65mm 同时,模特的轮廓以及皮肤质感被高光勾勒出来,高光甚至会在人物的皮肤上产生一种“溢光”的效果。这种布光方法可以表达圣洁和神秘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有两点,首先,这种布光方法对摄影师的镜头品质要求较高。其次,这种布光方法不利于表现色彩丰富的拍摄主题。 4. 双灯营造头发光,单灯正面补光 硬光的方向性及其对人物和被摄体线条的勾勒特性也可以很好地营造人物的头发光。本例中,摄影师使用两盏闪光灯,分别从人物的后方以一定的角度对人物投射硬光,有效地营造了模特金色的头发光,同时也使人物的轮廓更加清晰,立体感也更强烈。与此同时,在人物的正面,摄影师使用第三盏加装柔光箱的闪光灯对人物正面进行补光,刻画出人物的脸部细节。 三灯布光拍摄实例。 光圈:F8 曝光时间: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75mm 这种布光方法较为复杂,为了更好地表现头发光,拍摄者要将人物后方的两盏闪光灯的位置设置得稍高一些。在镜头的选用上,一定要选用抗眩光品质出色的镜头,并装配合适的遮光罩,以防止后方闪光灯的刺眼光线射入镜头中,影响数码照片的图像品质。 5. 主光、副光的组合及反光板的应用 本例中,摄影师采用了在人物左前方和右后方各安排一盏带有柔光箱的闪光灯的布光方式。 使用反光板的拍摄实例。 光圈:F9 曝光时间:1/2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75mm 人物左前方的闪光灯作为主光照亮人物主体,由于灯位与人物成45°,因此可以很好地营造人物五官的立体感。同时,人物右后方的闪光灯则起到了勾勒模特身体线条的作用,使画面中模特左部的轮廓充满光感。 现场实拍时,为了在营造人物立体感的同时不使画面的光比过大,摄影师在模特的右前侧又安置了一个大面积的反光板对人物进行补光,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影棚的布光实践中,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效果的好坏对灯的数量、灯位以及反光板的数量进行调整,通过实拍对比的效果,最终选择表现效果最理想的布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