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印刷为什么要进行抗静电处理?处理方法有哪些?
例如:PE分子含有非极性物质.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电阻高,导电性差。在薄膜加工挤出收卷中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在印刷工艺过程中使静电进—步积累,并不易泄漏。印刷薄膜收卷后使薄膜与薄膜之间紧紧卷一起,使电荷利于吸引,从而使正负电荷牢牢地粘在一起。静电积聚对塑料包装印刷有以下危害: ①在印刷宽幅大面积塑料薄膜时,因接触面大,产生大面积静电。若机速快,而原树脂中未掺有抗静电剂,轻则影响产品的质量,恶化劳动条件。重则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②由于静电粘连,使空气不能进入薄膜与薄膜之间,阻碍了墨层的继续干燥。若遇高温、高湿环境,易形成墨层粘连。轻则使印刷墨色部分移染,重则薄膜不易揭开,图像成片粘脱,从而成为废品,造成经济损失。 ③静电使薄膜互相粘在一起,增加印刷、分切、整理等工序的难度,使工时消耗增多。 ④薄膜印刷制袋包装后。在储运、存放过程中带静电,会使袋面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故塑料包装印刷材料,必须进行抗静电处理。 (2)处理方法:静电给印刷用纸张和塑料带来一系列问题。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可以通过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但这种方法应用到塑料包浆印刷上效果较差。 ①抗静电剂消除静电法:抗静电剂主要是一些表面活性剂,其分子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亲油基与塑料有一定的相容性,亲水基可以电离或吸附空气中的水。形成一层薄薄的导电层,可以泄漏电荷.从而起到抗静电作用。抗静电剂的种类很多,有水剂和粉剂两种。不同品种的塑料应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抗静电剂。如:PE主要的抗静电剂有N—双羟乙基—N甲铵硫酸甲酯盐、硬脂酰胺丙基—β—羟乙基二甲基磷二氢铵、硬脂酰胺丙基—β—羟乙基二甲基硝酸铵等。 ②离子静电处理器消除法:通过离子静电处理器产生阴、阳离子气,然而将离子气喷在塑料膜表面以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短时间里效果好,但持久性不太好。
塑料薄膜印刷过程中静电产生原因分析与排除
塑料薄膜印刷中静电的消除在塑料薄膜印刷中,静电对于印刷质量损害伤害很大,本文就其产生原因和对策做一分析。静电现象 由于承印基材为塑料绝缘材料,极易产生静电又无法逸散,油墨本身也带静电,随着电荷的积累,会造成一系列静电故障,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静电斑纹现象。主要在印刷聚烯烃薄膜时出现,在大面积图案部分形成一些形状不定的斑纹。 ② 静电毛刺现象。在画线的周围出现线状的“胡须”。 ③ 静电排斥漏印现象。如在一些文字周围白墨铺底时出现排斥造成的缝隙。 ④ 静电吸尘现象。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降低油墨的转移率,在图文上出现花点。 ⑤ 静电放电现象。静电严重时造成空气放电,引发火灾,引起严重事故。静电产生的原因 ① 磨擦起电。印刷基材由于表面电阻大,经过高速印刷设备时磨擦产生电荷 ,电荷不断积累。 ② 剥离起电。印刷基材在高速下不断与压辊、导线的表面接触,在分离的一瞬间电子云来不及复位,引起剥离起电。 ③ 油墨及溶剂长时间运转相互摩擦后聚积了电荷。静电消除方法 ① 控制湿度。当温度过低时,在地面洒水或向空气中加湿,提高基材和油墨的导电率,一般相对湿度以60%左右为佳。这对加入了抗静电剂或者极性爽滑剂的薄膜尤其有效,但如果没有添加这些物质效果就差得多。对极性薄膜如尼龙等也很有效。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极性溶剂,如甲乙酮、异丙醇也很有效。总之是要有吸引空气中水分的物质才行。 ② 接地。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把金属体与大地连接,电荷经大地而泄漏,导辊由于轴承润滑而形成绝缘,但接地对绝缘体几乎没有效果,如安装TR-01软毛防静电毛刷或静电带使薄膜与其接触,接地消除静电。但是注意,安装位置和组数很重要 ③ 离子中和法。装空气离子化装置,使其产生正负两种离子,以中和基材上的静电。在印刷前后靠近基材表面的地方装一个集电器,经过高电压的无火花放电,中和基材表面电荷,不使用时应包好。该方法的缺点是能耗高。 ④ 直流高压电中和发。给带电的薄膜加上极性相反的电极,如薄膜带正电,加上带负电的电极,提供电离空气分子中和薄膜静电。该方法消除比较彻底,缺点是高压电安全系数小。放射源中和。放射源电离空气分子,使分子变成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中和静电。该方法不常用。北京兰德梅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推出的ELD-1静电测试仪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袖珍式非接触数字式静电测试仪之一,该仪表主要用于测量塑料薄膜表面的静电电压,广泛应用于塑料、石油、化工、印刷等有关静电的测量,是现场静电检测的理想仪表。北京兰德梅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衷心提示:包装印刷从业人员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