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粤语版的歌词比国语版好?
粤语版歌词比国语版好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 词语表达更贴切:粤语和国语虽然都是汉语,但它们的语法、用词、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有时候粤语歌词能够用更贴切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传达歌曲的情感或意境,而国语歌词则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2. 符合歌曲的韵律:粤语和国语的音调、韵律也存在差异。一些粤语歌曲的歌词在音韵上更加贴合歌曲的旋律,听起来更加和谐,而国语歌词则可能无法完美地配合歌曲的节奏和韵律。3. 文化背景的差异:粤语和国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表达某些主题或情感时,粤语歌词可能更加贴近或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涵,而国语歌词则可能存在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或不适宜的表达方式。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粤语版歌词都比国语版好,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歌曲和歌词来进行评判。
为什么粤语歌比国语歌耐听?
粤语的调多。普通话是四个调,粤语有九个调。至于这九个调怎么说,可以学一下用粤语数数,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十,这九个数刚好是粤语的九个调。粤语九个调里面除了第一声和第二声和普通话一样外,其他七个调都是普通话里没有的。这九个调从最高调到最低调皆有,所以听起来起伏不定,抑扬顿挫,层次感非常明显。粤语本身的音调就像一段旋律,当它在谱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自然很好听。
调多还有一个作用是减少同音字,普通话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同音字太多。小学时候从拼音学起的普通话,声母有23个,韵母24个,调4个,理论上来说可以有23 x 24 x 4 = 2208个发音。而粤语声母19个(比普通话少了四个翘舌),韵母53个,调9个,理论上可以有19 x 53 x 9 = 9063个发音。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粤语的发音丰富程度要远远大过普通话。据说是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所写的神文《季姬击鸡记》,普通话读是ji ji ji ji ji,粤语读是gwai gei gik gai gei。再比如这八个字,事,室,市,世,适,试,噬,式,普通话是同一个读音,但粤语是八个互不相同的读音。粤语里很多韵母都是普通话没有的,比如《浮夸》高潮之前的部分,全为“oi”韵,《偏偏喜欢你》基本全为“eoi”韵。
有哪些粤语歌曲好听却不出名?
一、《光辉岁月》《光辉岁月》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黄家驹作曲并为歌曲的粤语版填词,普通话版则由何启弘、周治平填词。该曲的粤语、普通话版分别收录在Beyond于1990年9月发行的粤语专辑《命运派对》以及1991年4月发行的普通话专辑《光辉岁月》中。该曲是黄家驹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创作的一首作品。二、《明明白白我的心》《明明白白我的心》是由李宗盛作词作曲,成龙和陈淑桦演唱,收录于成龙1991年专辑《第一次》中。1994年被陈淑桦的个人专辑《爱的进行式》再次收录。三、《红日》《红日》是立川俊之作曲,方树梁编曲,李克勤作词并演唱的歌曲。1992年作为《他来自天堂》的主题曲,并收录于同年发行的专辑《红日》中。1992年,李克勤凭《红日》获得1992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佳音乐录像带演出奖。四、《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是香港歌手郭富城在1991年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张方露作词、陈秀男作曲、Ricky Ho编曲,收录于郭富城1991年4月8日发行的专辑《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郭富城2)》中。1991年,该曲获得1991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五、《星语心愿》《星语心愿》是张柏芝演唱的歌曲,由高雪岚作词,金培达作曲。该曲是1999年马楚成执导电影《星愿》的插曲。2000年,获得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2001年,张柏芝重新演绎了Accoustic版,收录在专辑《全新经验(新曲+精选)》里。
为什么喜欢粤语歌?
粤语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志鼎盛,除去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影响,其流传之广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粤语歌的开山鼻祖们,许冠杰,罗文等人,自身唱功极佳,有粤剧的功底,气息足以用磅礴来形容(如:罗文《狮子山下》)
2、词作者们的精心雕琢,粤语本身就兼叙事抒情于一体,经填词人的加工后,共情性能更强,用纯正的粤语讲出一段段歌词,本身就是一种“正式的”享受(如:陈奕迅《富士山下》)
3、流行歌大多数比较俗,但大多数粤语歌却不轻浮。陈辉阳,雷颂德,李竣一等等大师的曲,配上佳词,一首首好歌就像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样,里面住着一个不朽的灵魂,当你失落,被爱情遗忘,在洪流中迷失,你总能找到心中的深蓝,。
最后,我看待粤语歌,就类似于《深蓝》中的歌词:你沉默宽容,好像寂静无声广阔无边的海洋……
我爱上了深蓝,把陆地上一切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