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图是什么建筑物?
津劝业场于1926年开始筹建时,沟通垂直交通。靠北侧胡同内还有两座钢制太平楼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拱券顶部和前面都有精细的花纹装饰。阳台设计有凸有凹,并与两侧大挑檐连接贯通、两层圆形塔身和穹隆式的塔顶所组成,上面装有旗杆、避雷针兼做装饰物。整栋建筑显得壮丽挺拔,有三层天窗。
在立面处理上,底层临街陈列窗上方是一圈钢筋混凝土大挑檐,中部装以宝瓶栏杆。五层转角处有三开间的挑阳台,挑梁也为牛腿状,五层和七层皆为半圆拱窗券。中间有一座过桥相连通,过桥两侧设置两部双向楼梯。场内四角分别设有四座楼梯和五部电梯。场内交通十分流畅。
中空部分屋顶为阶梯形的钢筋混凝土平顶,后被有关权威部门列为中华名匾。此为劝业场建筑文化增添了画龙点睛之效,高星桥聘请法籍工程师设计,建筑风格明显受折衷主义建筑形式的影响。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凹阳台两侧配以廊柱。整座劝业场大楼地基以梅花桩钢筋混凝土为基础,在商场入口处,是大拱券,四周向中间退缩。七层之上建有高耸的塔楼。
劝业场的匾额,为清末高官、近代天津著名大书法家华世奎老先生所书,由两层六角形的塔座,有三连拱和二连拱之分,增加了立面装饰效果。
商场内部是中空回廊式,凸阳台牛腿支承,以利自然采光和通风,四周部分屋顶为屋顶花园,即“天外天”游乐场
辽宁花1.12亿建的巨型钢圈,它有啥作用?
城市风貌是中国经济发展后,变化最大的地方,因为是地区经济最集中的地方,很多城市在过去的这40年之中,改造了旧市胡同,建设起了各种小区。规划了城市的交通系统,不管是城市公路系统,火车和地跌的铁路系统,飞机的空中网络,又或者是地铁这样的地下轨道系统,都筹备得特别完善。所以中国的城市风景和以前有着天翻地覆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塑造城市形象,也就会一些城市开始建设一个东西,那就是“地标”。“地标”是只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风貌以及发展建设区域,其实它的定义挺含糊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代表性的建筑物,如此说来,一个城市的地标就有不少,就比如北京长城,故宫,清华大学,国家体育馆,天安门等等都是地标,上海的的东方明珠塔,金贸大厦,中心大厦和杨浦大桥也都是地标,因此地标还可以分为城市的著名景点,城市中高楼大厦,以及专门集资筹建的地标建筑。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集资筹建的地标,只不过往往很多地标建设出来后就会受到很多质疑,怀疑它的作用,就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辽宁地标。应该很多人在走过辽宁沈抚新区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举行的“大钢圈”,坐落在新区的浑河河畔,着是一个在2011年建设,在12年底就修建完工的一个巨型建筑,整体是由砼基础和三角形截面的非同心圆环形钢管桁架结构体系组成的,规模也不小,外径170米,内径150米,结构顶高达153.98米,钢结构总共重大3500吨,这样的高度已经达到45层楼高以上,特别巨大。根据了解,工人建设这个建筑的时候,是采用钢结构网架,然后在45层楼高的地方覆盖金属幕墙,组装了1.2万只的LED灯,一到晚上就能闪闪发光,特别炫目,而这么大的建筑,自然耗资也不少,一共花了1.12亿元才建设完成。所以这个建筑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景点”,很多人会专门前来打卡旅游。不过或许是艺术原本就不是大众人都能够接受,这样的一个景点很多人都一直在怀疑它的作用。而对此,建设设计这个钢圈的专家的解释就很高大上,据了解,该设计者为这个建筑物取名为“生命之环”,是取材借鉴威尔兰德的作品建设的,象征着永恒与和谐,寓意美满稳定和生生不息,体现的是沈抚新城宜居,宜商,宜业建设理念。更加寓意天圆地方,贯通人间天上,体现沈抚新城的勃勃生机。不过这个回答并没有得到网友的认可,最终网友将它PS成各种各样的异世界虫洞,宇宙传送门,外星人进入地球的入口等等。而对此专家也曾经专门再度出来解释,原本设计生命之环的时候并没有附属其他功能,在听到市民和网友的批评后,认为没有使用功能太过浪费,所以原本打算增加蹦极项目,不过经过其他黄钻家的论证后得到佛丁,因为生命之环太高了,超出人体极限,所以蹦极项目夭折,最终经过专家和学者的相互论证,目前仅仅供应观赏,成为该地区的地标。
此图片建筑物是在哪里,
灵隐寺 [ líng yǐn sì ]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íng yǐn sì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晋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创建,慧理 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 会昌 年间曾毁,五代 时 吴越 国王 钱俶 命高僧 王延寿 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 至正 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 明 清 六次毁、建,清 康熙 时曾改名 云林寺,现存大殿是 清 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 飞来峰、冷泉亭 等胜景,为 西湖 游览胜地。唐 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工 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 江 南,游 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灵隐寺 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清 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 灵隐寺,春帆竞掠 雷峰塔。”
中国十大著名建筑物
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