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有约 西游记

时间:2024-11-03 05:54:06编辑:思创君

陈丽华是慈禧的什么人跟溥仪有什么关系?为何能住在颐和园?

陈丽华,86版《西游记》里面“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的妻子。这位女性的来头确实不小,她本姓那拉氏,为慈禧后裔,系正黄旗世家。而溥仪是爱新觉罗氏族,母亲是瓜尔佳氏,其嫡祖母是慈禧的之妹,虽然陈丽华和溥仪看似多少带点关系,但是严格说起来,关系不大。由于是皇室贵族后裔,所以陈丽华住在颐和园的四合院里,并不稀奇。不过,陈丽华虽然长在北京颐和园,但是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并不是众人想象中的那样,是个享尽荣华富贵的格格,相反,而是过得非常清贫,高中时就因为家中没钱而被迫辍学谋生了。当然,那时的颐和园,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因为颐和园比较偏僻,住在里头的往往是一些败落的旗人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皇室贵族后裔都住在城里。不过,虽然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里,没能拥有优渥的家庭条件,但是陈丽华却用自己的实力,再次证明了什么是“贵族”:2016年,陈丽华以505亿元的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20名;2019年,陈丽华在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298位。陈丽华01 没落的慈禧后裔,如何白手起家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女富豪?1941年,陈丽华生于北京颐和园,由于从小家境贫寒,读到高中陈丽华就辍学四处打工。起初,在一家家具维修店干活,由于工作认真积极,很快被提升为了厂里的骨干——家具维修师。对此,陈丽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停滞不前,她更积极地去学习更多关于家具的相关知识。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带着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追求的陈丽华,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具厂,开始自主干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极具商业头脑,且诚实守信,待人热情,很快赢得了用户的喜爱,并积累了大量的人脉,生意越做越好,她也因此而挣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1年,陈丽华从北京到香港谋求商机发展,1982年,移民到了香港,并通过倒卖家具文物获得了起家的第一桶金。获得了巨大的创业资金之后,她又在比利时以低价买进了12栋别墅,后再以高价售出的方式,再次获得了一大笔的财富,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年轻时的陈丽华之后,陈丽华将目光放得更远,在香港成立了富华集团,并开始涉足房地产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并进一步积累了财富。20世纪80年代后期,看到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还未被开发,陈丽华又将重心转移到了北京,开放北京的房地产。1992年,陈丽华总投资了5亿元,创建了“长安俱乐部”,如今这仍然是一个富人云集的地方。2000年,陈丽华又投资了40亿元,开发北京的黄金宝地房地产——金宝街。金宝街的总建筑面积高达35万平方米。如今,再来看这个金宝街,从西起王府井商圈的金鱼胡同,东到东二环雅宝路,南望长安街,北依朝阳门大街,全长730米,在这之上完全可以俯瞰核心北京商业区王府井和中央商务区CBD。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壮观的一个景象;而这都是陈丽华的,可以想象,这又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一件事。北京金宝街夜景而据说,当时在开放金宝街时,其拆迁项目完成得异常快,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顺利地完成了上千户居民的拆迁,且几乎没有收到投诉。这在房地产界,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奇迹。而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和陈丽华自身个性豪爽、广交朋友,对人真诚大方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在此获得的成功,陈丽华还曾表示:“我不可缺少的是信任和朋友……朋友就是最大的无形资产。”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最终,60岁时,陈丽华挤进了《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榜中,成为了媒体口中的“内地第一富婆”。02 斥资了2亿元,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国字头”私人博物馆陈丽华有个特点,就是做事非常较真,凡事都力求完美,所以做家具的时候,也是极为严苛的,要求按照皇家的标准来定制,即“要做就做宫廷工艺”,打造高端品牌。陈丽华(左)在她的紫檀艺术制作厂而要打造高端品牌,就需要大量的名贵木材作为原材料。作为从小就伴随着紫檀家具长大的陈丽华,一直对紫檀有着特殊的喜爱,这以至于她出嫁之时,都是以紫檀家具作陪嫁。或许是这份经历,加上自己的满族后裔的血统,紫檀业对她的影响至深。后来,到了香港之后,随着富华集团越做越大。某天夜里,陈丽华突然叫醒了正在熟睡的子女起来开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脑子里在想,姥姥留下来的东西,被糟蹋了那么多(闹革命时陈家的族谱被烧掉,紫檀家具被扯掉一部分,上交了一部分),想起来很是痛心。我觉得民族的东西不能丢,应该尽义务保护好……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了不起的。”就这样,靠着地产发家变成贵妇的陈丽华回到了北京后,开始了她对紫檀业的投资,斥资了2亿元,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国字头”私人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紫檀木是珍贵木材,从商周开始,就被用来做宫廷上好的家具材料,甚至拿来做车辕,被视为极为上等级别的家具材料。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就曾记载了一则关于武则天为其娶亲,专门打造了一副紫檀棺材的故事。由于紫檀木极为珍贵,为此素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明朝时期,受皇室的热捧,紫檀木被大量的采伐,国内的紫檀木几乎被采伐殆尽,朝廷只好派人到南洋去采伐,并通过贸易将其运转中国。当时,世界上生产的紫檀木大多数都销往中国。清朝时期,为了慈禧60大寿以及同治、光绪皇帝等大婚使用,为了装饰圆明园以及宫殿等,紫檀木更是被用到几乎不剩。由于紫檀木的生长期缓慢,要历经将近400年的时间生长繁衍,到了陈丽华这个年代,很难在国内再找到大量的紫檀木。为此,多年来,陈丽华一直带着巨款,多次带领队伍前往缅甸、金三角等地区去寻找紫檀木材。“唐僧”迟重瑞与陈丽华合影而这条“海外购木”之路并不好走,毕竟要想找到木材,只能深入深山老林,踏进泥泞黄土中,如此艰苦的环境,对一个女人来说并非易事。为了紫檀木,陈丽华曾做过各类交通工具,包括简陋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甚至骑过驴,一路上山下山,越山洞,过草丛……除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还要面对各种来着外界生物的“袭击”,比如面临着马蜂的蜇咬,而这些生活在深山里的马蜂,甚至能将人蜇死。这其中要经历多少苦难,或许只有陈丽华自知。当然,“皇天不负苦心人”,陈丽华的努力和艰苦付出,终究换来了沉甸甸的成果,最终,她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紫檀之王”。03 读书君说从一个高中就辍学的穷孩子,一路奋斗打拼,创造了奇迹,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富婆”,陈丽华的人生确实是感人的,也实属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传奇!有句话说“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劳动创造了一切,付出了才有回报,我们只要拥有了勤奋,也就拥有了成功的法宝”,此话用在陈丽华身上,再合适不过!参考资料:1.《大富天下,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2.《受用无穷的80个财富故事》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陈丽华究竟是慈禧的什么人?为什么能住在颐和园?

陈丽华,咋看名字,很多人都认为她是汉族人,但实则不是,她其实是满族人。据她自己在《鲁豫有约》栏目中所说,她是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是满洲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清代的地位极其显赫,出过三后(清太祖孝慈高皇后(清太宗皇太极之母)、清文宗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清德宗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二妃(清圣祖惠妃(皇长子胤禔之母)、清高宗舒妃)。同时康熙朝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道光朝兵部尚书那清安,咸丰朝大学士瑞麟,光绪朝军机大臣那桐,光绪朝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等,皆是叶赫那拉氏一族。叶赫那拉氏声望最盛时,是在慈禧太后时期,此时慈禧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成为清朝实际的统治者,随之叶赫那拉氏一族的地位是火速提升,那桐、容山、瑞麟等皆占据着朝堂上重要的位置,同时一国之母皇后的宝座也被叶赫那拉氏族人所占据。可以说,慈禧太后掌权时期,叶赫那拉氏的地位是仅次于皇族爱新觉罗氏的。言归正传,陈丽华虽说与慈禧太后皆是叶赫那拉氏一族,但她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不大,至少不会是直系亲属,毕竟慈禧一家的族谱是很明确的,而且都有可以查询到其人,因此陈丽华绝对不是慈禧太后的直系亲属。据史可知,慈禧有桂祥、照祥、福祥这三个弟弟,其中桂祥长子德恒,生有二子三女:长子德恩贤,生下四女;次子德祺,生有四子二女,长子叶恩印、次子叶恩显、三子叶恩民、四子叶恩植,其中叶恩民有一子,名叶力。桂祥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叶麟祥,生下七子七女。其次照祥,生有一子一女,长子名德善。最后福祥,生有一子,名德奎。以上这些都是有族谱可查的,如若陈丽华真的是慈禧太后的直系亲属,她定然会有迹可查的,但实际上却没有。只能说,陈丽华与慈禧太后最多就是同宗关系 。再说与溥仪的关系,她与溥仪根本就没啥关系,一个皇族,一个叶赫那拉氏,她又与慈禧太后没啥关系,因此再扯也扯不到亲戚的关系上,最多就是同族关系,都是满族人。那为何陈丽华能够居住在颐和园呢?熟悉颐和园历史的人都清楚,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皇帝的私人花园,除了皇帝,其他人若没有皇帝的召唤,是一概不允许进入颐和园的,违者是要被严惩的,当年身为封疆大吏的李鸿章,就因擅入圆明园(清代另一处皇家园林)禁地游览,差点就被革职查办,由此可知清代皇家园林管控之严格,连李鸿章这等重臣都无法擅自进入,更何况是普通人。试想,就连进都不能进,更何况是住呢?由此,大家就会有这么一个疑问,既然颐和园能进都不能进,陈丽华又是怎么住进去的呢?关于这点,网络上主流观点就是40年代的颐和园已经是普通的区域,不再是皇家园林,这里已经有平民百姓居住,这点却有可能,但是在当时颐和园无论是作为皇家的私产,还是民国的公产,并不是平民百姓想住就住的。要知道,颐和园直至1928年前,它的管理权一直都是在清朝内务府的管辖中,而在1928年,民国政府接收颐和园后,颐和园也一直都是公家的,并没有对外出售,因此当时能住在颐和园的平民百姓,就只有负责看护皇家园林的园艺、匠人等工人。但这类人定然不会是旗人,你更别说陈丽华还是正黄旗的叶赫那拉氏族人,所以陈丽华定然不会是因父辈是看护皇家园林的工人而入园的。那么陈丽华父辈是如何住进颐和园的呢?个人认为根据其的身份和姓氏,陈丽华的父辈能够是购买了颐和园中的房产,继而才得以入住颐和园。自宣统宣布退位后,民国虽然每年都给予皇室400万两巨款,但是这笔巨款显然无法满足要供养数千人的皇室所需,因此自清朝灭亡后,皇家的经费就已经非常紧张,所以内务府就在1914年开放了颐和园,允许普通百姓售票参观。试想,此时为了筹措资金,清皇室都将颐和园开放了,我们也就不排除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皇家将颐和园中的房产打包出售,也就在这时陈丽华的父辈认购了颐和园内部院落。大家别认为皇室不会这么做,要知道清朝灭亡后,那些皇亲贵族因为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为了继续享受这奢侈的生活,他们是将自己所拥有的财产悉数变卖,如溥伟就将恭亲王府被以40万大洋卖给了教会,因此我们就不难想象那个比王爷们更奢侈的清朝皇室会做些什么了,也不想想溥仪都能将紫禁城的文物拿出去变卖,更何况是颐和园的那些房子呢?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陈丽华之所以能够入住颐和园,那是因为他的父辈购买了朝廷出售的颐和园房产。而之所以她的父辈能将颐和园的房产一直保存到1941年,却没有被民国历任政府没收,料想她的父辈地位定然不会低,毕竟正黄旗加叶赫那拉氏的背景就摆在那里,再加上他又能在连亲王都需要变卖王府要维持生活的前提下,去购买颐和园的房产,可以基本断定,她的父辈在当时的社会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因此基于身份的原因,他们家在颐和园的房产才能得以保存。

上一篇: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