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意思
四面楚歌是楚汉争霸中的一个典故,出自刘邦与项羽的战争,在故事中刘邦包围了项羽的军队,并且命令人唱起楚国民歌,让敌军军心涣散,现在四面楚歌一般形容处于极其危险、孤立窘迫的境地。 虽然刘邦使出“四面楚歌”这样的招数十分可恨和恶心,但是即便没有“四面楚歌”的战术,被重重包围的项羽也是难以杀出重围的,所以四面楚歌一般用来形容孤立窘迫的境地,而并不是真的像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代表有人在你身边唱起了楚国的歌曲。
四面楚歌的意思
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四面楚歌,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chǔ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成语出处及用法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用法:作定语,含贬义。用来比喻被团团包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面楚歌 (汉语成语)
成语四面楚歌的意思
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成语知识: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成语造句: 1、地主在节节败退之后,惶然四顾,只见众叛亲离,四面楚歌。 2、我虽然职位低,但是对的事我就要坚持,即使遭致围攻,四面楚歌也不怕。 3、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两国政府也并非已经四面楚歌。 4、公司的资金遭封锁已经成事实,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想来很难突破。 5、周杰伦是一个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歌手,比如上一张专辑中的《四面楚歌》。 6、你若在会议上提出这个提议,必然四面楚歌,备受责难。 7、布什的激进主义越来越强硬,他变得四面楚歌起来,这是以往历届总统所没有过的。 8、当警察包围这座大楼后,里面的抢匪已经四面楚歌,无路可逃了。 9、我现在已四面楚歌,还是请你念在旧情伸出援手吧! 10、中国足协在04年着力包装的中超联赛在这个多事之秋已是四面楚歌。 11、因为战略错误,使前线军队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12、这座山头,在我军将一波波攻势之下,敌人已四面楚歌,穷途末路。
四面楚歌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关于四面楚歌的成语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面楚歌的成语解释 篇1 出处: 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文言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夸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卒少而粮食尽,汉王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地包围着。到了夜晚,汉王的军队在四面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项王十分吃惊,就说:难道汉王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的土地吗?不然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呢?于是,项王就在夜间起来,在军帐中饮酒。他有个美人名字叫虞,因受到宠幸而常常跟从在身边;他有一匹骏马取名为雅,也常常骑着它。于是项王就慷慨激昂地唱起了悲壮的歌曲,并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木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他连唱了几遍,美人虞姬也跟着唱。项工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两边的随从都哭了,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抬起头来看他。 四面楚歌的成语解释 篇2 拼音: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 解释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示例: 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歇后语: 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什么叫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指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四面楚歌,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的语法:四面楚歌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四面楚歌的来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成语: 四面楚歌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四面楚歌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41 成语 : 四面楚歌 注音 : ㄙˋ ㄇ|ㄢˋ ㄔㄨˇ ㄍㄜ 汉语拼音 : sì miàn chǔ gē 参考词语 : 楚歌四面 近义 : 八方受敌 , 四面受敌 , 腹背受敌 释义 : 四面都是楚国的歌谣。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Emoji符号 : 4️⃣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四面楚歌”对应Emoji表情符号“4️⃣”,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4️⃣、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4️⃣"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载: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双方为了争夺天下,一直相持不下。后来约定以鸿沟为界,以东为项羽所有;以西则归于刘邦。后来刘邦听从谋士张良和陈平的建议破坏约定,一方面率领军队攻打已经撤退的楚军,一方面联合其他将领的军队,将楚军重重包围在垓下。这时候的楚军不但士兵死伤惨重,粮食也快用尽。夜里,竟然从汉军阵营中传来楚地的歌谣,楚营士兵听到故乡的歌谣后,不禁想起因为连年南征北讨,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的故乡,而在营帐里的项羽,听到歌谣也吃惊地说:「难道汉军已经占领了楚地?不然为什么汉军里的楚人会那么多!」自认局势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于是连夜带着士兵突围而去。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四面楚歌」,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典源 :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1>军壁2>垓下3>,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4>。夜闻汉军5>四面皆楚歌6>,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解〕 (1)项王:项籍(西元前232∼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与叔父项梁起兵吴中,梁败死,籍继为将,大破秦军,自立为「 西楚霸王 」,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但垓下一战,楚军瓦解,项籍自刎于乌江。 (2)壁:驻扎。 (3)垓下:汉代地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汉高祖围项羽于此。垓,音ㄍㄞ。 (4)数重:好几层。重,音ㄔㄨㄥˊ。 (5)汉军:指刘邦的军队。 (6)楚歌:楚国歌曲。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项羽军队成员均为楚人,四面包围的汉军唱着楚国的歌谣,让项羽误以为汉军已占领楚地,连夜逃离垓下。 书证 : 01.《三国志.卷六二.吴书.是仪胡综传.胡综》:「高祖诛项,四面楚歌。」 02.元.王逢〈虞美人行.赠邵倅〉:「四面楚歌那慷慨,芒砀天开五色云。」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使用类别】用在「陷入困境」的表述上。 【例 句】 因为战略错误,使前线军队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我现在已四面楚歌,还是请你念在旧情伸出援手吧! 你若在会议上提出这个提议,必然四面楚歌,备受责难。 他要再如此骄横跋扈,最后一定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当警察包围这座大楼后,里面的抢匪已经四面楚歌,无路可逃了。 今天公司虽然四面楚歌,但是老板仍然有信心带领大家度过难关。 这座山头,在我军将一波波攻势之下,敌人已四面楚歌,穷途末路。 公司的资金遭封锁已经成事实,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想来很难突破。 在会议上他一时说错话,马上换来众人指责,使他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 我虽然职位低,但是对的事我就要坚持,即使遭致围攻,四面楚歌也不怕。 成语接龙 “歌”字开头的成语 歌功颂德 歌遏行云 歌颂功德 “四”字结尾的成语 朝三暮四 “四”字开头的成语 四面楚歌 四海为家 四通八达 四分五裂 四分五落 四通五达 四德三从 四壁立 四分五剖 “歌”字结尾的成语 四面楚歌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四面楚歌。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四面楚歌。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四面楚歌”分成的单字详解: 四, 面, 楚, 歌。
四面楚歌的成语典故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
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
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候,就想由自己来统治天下。
他背叛了前约,首先改称楚怀王为义帝,彻底剥夺了他的权力。紧接着,又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分封为王,这一封,一共封了十八个王,他自己称西楚霸王,其他各王都归他管。
在十八个诸侯王中,项羽最忌讳的就是刘邦。为了削弱他的势力,项羽把他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成为刘邦回到关中的一道屏障。
汉王刘邦前往封地,为了迷惑项羽,他命人把东去的栈道都焚烧了。由汉中进入关中,山高水险,栈道是必经之路,烧了栈道,就意味着他再没有向东进攻的意思了。
其实,踞守封地的刘邦一直在作着积极的准备,准备东征。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不到三个月的工夫,就占领了关中和河内的大片土地。由此,楚汉之争开始了。
到了公元前202年,经过几年的战争,由于刘邦用人得当,项羽过于刚愎自用,刘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了。成皋一战,汉军大胜,刘邦与项羽彼此讲和,划定了楚汉边界,它就是鸿沟。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其实,这次讲和,不过是刘邦的缓兵之计。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刘邦便约了韩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马会合一处,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灵璧县境内。
楚汉双方的大决战开始了!
刘邦兵多,项羽兵少,而且粮食也快吃完了。面对十面埋伏,他几次想杀出重围,都被一批又一批的汉军挡了回来。
突围无望,项羽只好退回垓下大营,吩咐左右小心防守,伺机再战。
这天夜里,项羽在营帐之中愁眉不展,他宠爱的美人虞姬见他忧心忡忡,便陪他饮酒解闷。到了深夜的时候,只听营外传来呜呜咽咽的箫声,伴随着箫声,还有哀伤的江南小调。项羽走到帐外,仔细一听,那箫声来自半空,而歌声传自汉营,从断断续续的歌声中可以听出,唱歌的人还不少呢。
这些江南的小调正是将士们所熟悉的楚国的民歌呀!
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要不然,汉营当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突然,项羽也唱起了一首悲壮的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啊,气魄能压倒世上的好汉,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不肯离去。乌骓马不肯离去啊,有什么办法,虞姬啊虞姬,你可怎么办?
项羽把这歌一连唱了几遍,唱着唱着,眼泪落了下来。
他旁边的将士也哭了,谁都不愿抬起头来。
在这悲凉的歌声中,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趁项羽不备,拔剑自刎了。
当夜,项羽带领八百子弟兵再次突围,这一次,他们冲出了汉营,一路向南奔去。
天亮了,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走了,刘邦赶紧派大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赶。
项羽一路奔跑,顾不上清点人数,等他渡过了淮河,再看看左右,只剩下一百多人了。他们又跑了一程,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看见路边的老农,便向他问路。那老农知道他是项羽,不愿意指路给他,骗他说:“往这边走吧。”
其实,那是一条通往沼泽地的死路。
待项羽拨马回来,汉军已经追上来了。项羽且战且退,退到东城,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定远县东南,再点点身边的人,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
面对密密麻麻的汉军,项羽仰天长叹,对左右的人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大大小小经过七十多次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有了霸王的称号。今天被围困在这里,是天亡我,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个人分为四队,向四个方向突围,相约在东山脚下会合。
项羽大喝一声向汉军冲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
项羽一枪挑了一名汉将。
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赤泉侯杨喜赶到,项羽瞪圆了眼睛盯着他,然后一声断喝,杨喜和他的马吓得转身就跑,跑了几十里才停下来。
项羽赶到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了,二十八个人仅仅损失了两人,他们一起向南退去,一直退到了乌江边上。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他劝项羽上船过江,到了江东再图他日。
项羽却说:“我在会稽起兵,带吴中八千子弟渡江,到如今,只有我一个人回去,你让我如何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把自己的乌骓马交给亭长,自己则带着二十六人步战。他们又杀死了几百名汉兵,才一个个倒下。
汉军包围了项羽,想活捉他,项羽冷笑一声,在乌江边拔剑自刎了。
从此,后人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形势的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