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

时间:2024-11-08 17:09:53编辑:思创君

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功绩是什么?

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功绩是什么?被法国人民尊称为“戴高乐将军”,戴高乐是出身于军队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他一生都在为法国的强大、民主和自由而奋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名军官,戴高乐三次负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自由法国”,抗击入侵法国的德国法西斯。夏尔戴高乐的功绩被载入史册。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戴高乐的功绩。戴高乐的照片功绩一:戴高乐年轻时以军官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与德国作战。他三次负伤,甚至被德国人俘虏。直到德国战败,他才回到法国。这可以说是戴高乐为法国立下的第一功。功绩二:戴高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法国人民组织抗击法西斯,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法国人民最终获得了独立,推翻了法国的傀儡政权。可以说戴高乐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战后,戴高乐以高票当选法国临时政府总理,可见法国人民对戴高乐的敬仰之情。功绩三: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此后在法国执政十一年,领导法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当时,法军正陷入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泥潭,戴高乐决心甩掉这个包袱,让阿尔及利亚独立。他通过公投使阿尔及利亚独立,避免了法国内战,和平完成了法属非洲的非殖民化。并积极推行戴高乐主义,谋求法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戴高乐主义是什么?戴高乐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倡导的法国独立外交政策的基本理念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的本质是法国民族主义。戴高乐主义包括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和独立三个方面。戴高乐主义的政治目标是谋求法国的独立和在国际政治中的世界大国地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戴高乐主义。戴高乐的照片戴高乐主义的具体措施是:1.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国家独立。2.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3.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理解、合作”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中法建交。4.建立一个不受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盟为支撑,欧洲主权国家联合的“大欧洲联盟”。5.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政策,以维护和增强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力。戴高乐主义的实施对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促进了欧盟和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法国的国际地位。之后,戴高乐主义深深影响了法国的内政和外交。直到2009年,法国通过全民公决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组织,戴高乐主义才逐渐开始被抛弃。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身高是多少?戴高乐连任两届法国总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亲自上战场,三次在战场上负伤,甚至被误认为阵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法国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战后推行戴高乐主义。戴高乐生来高大英俊。戴高乐的照片戴高乐将军的身高一直是戴高乐的骄傲。戴高乐身高的具体数字是1.98米。这样的高度即使在相对高大的西方世界也算是比较高的了。这样的身高,再加上戴高乐帅气的外表,让戴高乐成为了一个帅气的男人。也许正是因为身材高大,戴高乐才如此喜欢军人这个职业。因为1.98米的身材,戴高乐穿上军装更是气势如虹。戴高乐1.98米的身高,使他成为战场上一名勇猛有力的杀手。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戴高乐成为了一名职业军人,生性好斗,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戴高乐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三次负伤,连最后一次都很严重。他晕倒了,贝坦认为他已经死了。后来一觉醒来,他成了德国人的俘虏,直到德国战败,他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是因为戴高乐的高个子和长腿,戴高乐才能够在飞机起飞的一瞬间,奔跑着追上斯皮尔斯将军派往英国的飞机,抓住斯皮尔斯将军伸出的手,逃离了已经向德国投降的法国。也就是戴高乐逃离法国的那一天,戴高乐通过英国广播号召法国人民与德国战斗到底。


如何评价法国前总统戴高乐?

戴高乐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倔强的人,但他首先是个政治家。假使他真正站在你面前,他的孤傲冷峻可能会让你冷水泼面。因为他心中只有他的法兰西人民。生活上他温情,对自己的智障女儿百般呵护,甚至死后也将自己葬在女儿墓旁。公开场合时他却是个孤傲、倔强、毫不留情面的军事政治人物,配合他异于常人的身高,更是冷峻异常。1、“我是一个既不隶属于任何人,又隶属于任何人的人”出生于法国边境城市,参加过普法战争,从小对战争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认识。军校深造,参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斗中被俘虏。后来德国战败,他回到祖国,担任起当时的机械部队的团长。二战爆发,德国闪电战横扫波兰,法国同样猝不及防。当枪口转向,整个法兰西陷入不安与焦躁。后来,法国向纳粹宣布“无条件投降”,建立傀儡政府(维希政府)。这时已是国防部长的戴高乐,坚决要和德国血战到底。国家已被占领,他乘上飞机,在伦敦BBC公开演讲,号召自由的法国人民收复国土。“自由法国”由此而始。时间推移到二战结束,将军回到故土,准备重建法国,但政府的建立不由他说了算,而当时宪法与政府,与他所愿所想背道而驰,于是毅然辞职下野。因为他相信人民是希望由他执政的。是的,的确如此,只是时间发生在12年后。他执政后法国的个性,被称为戴高乐主义,奉行单边,独立的政治。退出北约,将美国基地挤出法国,和中国建交,搞军备核武。因为他一直认为,法兰西是一个大国。事实也是如此,法国又重新成为了一个世界大国。戴高乐的每一个决定和选择,都是身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不隶属于任何人”见诸他一生与大国强国的抗争,在《伟大的戴高乐》纪录片中,与丘吉尔、罗斯福和各类政敌明里暗里的较量,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甚至咄咄逼人。而“隶属于任何人”,我相信这里应该有他的法兰西人民。2、“时代变了,五十年前,法国可以从殖民地获取力量和财富,今天,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负担,它让我们无法保持在世界上的地位。现在,实力不是说这里占一块地,那里占一块地;实力是上千公里的高速公路,是几百万公里的电话线,是高速列车,是非常多的飞机,是现代化的工厂,大学,是实验室和研究员”这句话出现在戴高乐决定放弃法国长久以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演讲之后,尽管他在演讲中并未涉及任何决定。看到这句话相当触动,当绝大多数法国人相信“日不落帝国”“法国国旗下的和平”的所谓信仰时,透过格局看到真实的戴高乐或许正是凭着对“实力”的透彻认知才带领着法国人重新步入自信。和反殖民主义者不同,戴高乐首先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其次才是个令人尊敬的人。让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不是说他们有多博爱,而是时势使然。3、与中国的建交,法国总统的亲华1964年,戴高乐让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还曾表示要访问中国。对于西欧国家,中国一直以红色示人,而戴高乐对于红色的共产党,其实并无好感,在纪录片中建立新党派时,就曾明确表示过要把在法国的共产党排除在外。而对于中国的建交,更多的是和法国在二战中的格局有关。二战后的沉沦,法国在西欧一直就抬不起头,非洲殖民帝国的瓦解,特别是阿尔及利亚,更是损害了法兰西的民族自尊心和戴高乐的个人威望,那么戴高乐主义的下法兰西民族主义,重塑独立自主大国形象,成为凝聚民族,摆脱美国和北约抑或是实现独立自主目标的必然。和中国朋友的结交,是相当稳妥的策略。后来的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到现在的奥朗德,不管是亲华与反华,都与戴高乐主义的发展深有关联,至于朋友,都是暂时说辞,戴高乐其实深知这点。从纪录片的戴高乐重新掌权的过程其实可以明确看到,不管他使用了什么手段,这位“伟大的”法国人始终都在遵循一个原则:民意,以及代表民意的国家利益。如同一篇新闻里说道:理解多元声音和选民利益,才是理解此类问题的关键。4、对英国的态度,法国总统的强硬二战后的格局,西欧国家普遍弱势,在面对亦敌亦友的大哥美国时,抱团才是最好的选择。而英国在历史上却是“光荣孤立”“大陆均势”的始作俑者。谈及戴高乐对英国的态度,应是从他跳上飞机发表“自由法国”演讲开始。法国被德国占领,英国人就开始打自己的算盘,曾明确提议法国与英国合并,以同一个国家的形式出现。在盟军反攻时,英美在未告知戴高乐的情况下,选择在北非法国领地进行登陆作战。虽然在丘吉尔去世后戴高乐还主动提出问候其家人并提供帮助,但在英国当时他俩的唇枪舌战却更多的代表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或许那时开始戴高乐就明白了英国人的角色和骨子里的不安分。

戴高乐是谁,为何说他在二战时期的作用最大?

对法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0年,戴高乐逝世。生前遗嘱,拒绝国葬。在教堂,他的遗体被运往小教堂。戴高乐被安葬女儿墓地旁边,墓碑刻有“夏尔·戴高乐1890-1970”的字样。就这样,伟大的总统去世。二战之后,诞生很多伟人,戴高乐是值得佩服的。戴高乐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对军事感兴趣,毕业于圣西尔军校。一战期间,加入战争。一战期间,受三次伤,最后被德军俘虏。在德国三十二个月的关押生活。作为战俘,不安分,越狱被俘,每次被关进惩罚营。可一战期间,非常厉害。1934年,写成《建立职业军》,运用装甲师部队作战,和二战时的闪电战一样。这本书在法国本土不受重视。1940年,合作写成《机械部队的诞生》一书,强调了坦克与飞机配合的重要性。当时法国处于战争,来不及发展。德进攻法国的时,戴高乐阻断德军进攻。受到部队嘉奖,不过没有阻止法军的失败。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贝当掌握大权,向德国投降。戴高乐深受贝当看重,贝当已经84了,把戴高乐看成是接班人。戴高乐不愿投降,跑到伦敦,领导法国。戴高乐召法国人民反抗德国统治,成立认同法国,领导法国人抗战。最初,戴高乐孤身一人,不受丘吉尔、斯大林等人的喜欢。希特勒、墨索里尼也看不起。由于他的号召,法国人加入反德行列。尤其是海外殖民地,接受戴高乐领导。戴高乐的反抗,二战后,法国有机会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没戴高乐,法国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法国建立第四共和国。戴高乐与制宪议会发生冲突,干脆辞职。戴高乐没有任何作为,成立其他党派,结果失败。

二战时期法国著名人物戴高乐是怎样养成对政治的终身兴趣的?

1936年,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和意大利都已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西班牙佛朗哥也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因此在1936年上台的莱昂•勃鲁姆主持下的人民阵线政府,拟定了一个庞大的国防计划,其中大部分用于坦克和空军。这一年10月的一个下午,莱昂•勃鲁姆会见了戴高乐。戴高乐与勃鲁姆的会面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的,不过戴高乐总算给勃鲁姆一个说得过去的印象。这时,戴高乐已开始在成立不久的高级军事研究中心供职,后来这个地方以“元帅之校”而知名。与政治家打交道使戴高乐感到幻想破灭,不过也养成了他对政治的终身兴趣和对政客的极端蔑视。

戴高乐的一个怎样的人

  戴高乐是法国人民的骄傲,被法国人民亲切的尊称为“戴高乐”。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戴高乐的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戴高乐的一个怎样的人
  戴高乐是一位执着倔强的人,戴高乐是法国人民的儿子,是法国人民的领袖,其代表的是法国人民的利益,在法国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戴高乐坚决的予以维护,为了法国人民的利益戴高乐表现出了执着倔强的一面,甚至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惧怕得罪任何人,为此戴高乐得罪了罗斯福,也得罪了丘吉尔,而戴高乐却丝毫不以为意。在为法国争取最大利益的时候表现的执着而又倔强。

  戴高乐是一位权力欲并不强的人。戴高乐曾经两次辞去法国领导人的职务,辞职之后的戴高乐回到自己位于科隆贝的乡下小村,在那里安心的写作,陪伴自己智障的女儿安娜,从这里可以看出戴高乐是一位没有权力欲的人。

  戴高乐是一位廉洁奉公,为法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戴高乐1968年再次辞职的时候放弃了享受离任总统的薪俸和住房的权利,只带走了两个常年使用的书柜,并且按新书柜的价钱付了款。这个时候的戴高乐已经是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辞职之后不久1970年,戴高乐就与世长辞了。

  戴高乐的 故事

  戴高乐是二战期间领导法国人民赶走德国法西斯的英雄,也是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创立者,曾经在法国作为总统连续执政十一年之久,可以说戴高乐在法国的 历史 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时至今日戴高乐主义还在影响着法国的外交政策,戴高乐带给法国的是一个大国的尊严,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梦想。

  戴高乐的小女儿安娜是一个先天性智障的孩子,这是由于戴高乐夫人在怀 孕期 间遭遇了车祸,在治疗过程中大量的 药物副作用 导致了安娜的残疾。但是戴高乐夫妇非常的疼爱这个孩子,想尽 办法 让安娜得到一般孩子的快乐。为了让安娜拥有一个更祥和、无人打扰的生活环境,戴高乐夫妇节衣缩食在科龙贝买下一处屋产,因为那里绿树成荫,气候宜人,对安娜的 健康 有好处。

  戴高乐身材魁梧,智力超群,并且身居高职,看上去十分的威严,让人感觉难以接近,但对安娜却十分慈祥。戴高乐对安娜的每一个要求都做到尽量满足,从不加以拒绝。在科隆贝每天饭后,戴高乐总牵着女儿的手围着花园散步,并且为她讲很多好听的故事、 唱歌 儿和为小安娜一个人表演自创的哑剧。逗小安娜发出欢快地笑出声,作为爸爸的戴高乐是惟一能使安娜发笑的人。当安娜玩得累了的时候,便伏在戴高乐的怀里睡着了。戴高乐陪伴女儿的时候,从来没有表现出急躁和厌烦,即使在二战流亡期间流亡国外的时候,戴高乐也将安娜带在自己身边。他总是以神圣的父爱,使得安娜获得更多的快乐。戴高乐一生节俭,却为安娜设立了专用的委托金,并用自己撰写回忆录的版权费做了抵押。后来安娜二十岁的时候死于 肺炎 ,戴高乐夫妇在女儿的墓前站立了很久,之后戴高乐的遗嘱中表示自己死后要与安娜葬在一起。
  戴高乐外交是怎么样的
  戴高乐是法国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曾领导法国击败德国法西斯,一生都在谋求法国的独立自由和强大,为了谋求法国在 国际 上的大国地位,积极的奋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戴高乐为了使法国继续保持一个大国地位,做出了很多努力,戴高乐外交上积极的推行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推行的戴高乐主义是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思想和指导原则,这是以谋求法国在国际 政治 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的外交政策。戴高乐执政之后积极推行的外交政策具体为:法国撤出北约 军事 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同苏联及其他 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中法建交;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 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

  通过戴高乐外交政策的实施,法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和苏联、中国等大国之间建立起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同时抑制了美国对法国的影响,使得法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戴高乐外交政策深深的影响了法国以后的外交走向,戴高乐主义对法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


戴高乐生平简介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法文: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国将军、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并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总统。在法国,戴高乐通常被称为“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或“将军(Le Général)”。戴高乐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二战中被授予准将军衔。1940年法国战败后,戴高乐在英国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并发表了著名的电台讲话,号召法国人民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这一讲话在历史上标志着法国抗击纳粹侵略的开始。1944年法国解放后,戴高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直至1946年因政治斗争而辞去职务。1958年,戴高乐因五月危机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上一篇:尊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