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有哪些?
东周列国有:晋,齐,楚,燕,鲁,宋,卫,郑,秦,蔡,陈国。
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战国时代及之前的春秋时代,都是后世史家对东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目前,《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在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东周列国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东周列国共计一百零三国。楚国、越国、赵国、齐国、秦国、魏国、韩国、宋国、鲁国、郑国、卫国、莒国、邹国、周王朝、杞国、杨国、蔡国、郯国、任国、滕国等等。
1、楚国:西起今四川省东端,包括湖北省全部,兼有今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省东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省的淮北中部。全境北面和秦、韩、宋、郑接壤,东面是越,西和巴接界,南面是百越。楚国国都是郢;
2、越国:自今山东的琅琊台起,沿海而南,有今江苏省苏北的运河以东地区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的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的一部分,并兼有今浙江省的北半部。北面和齐、鲁及泗水上的各小国交错接界,西和楚国接界,东边靠海,南和百越相接;
3、赵国:自今陕西省的东北部,过黄河由今山西省的中部,伸向东北部和东南部,兼有河北省的东南部,并涉及今山东省西边的一角和今河南省的北端。全境东北和东胡、燕相接,东面和中山、齐相接,南和卫、魏、韩交错相接,北和林胡、楼烦接界,西和魏、韩交错接界。其国都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在公元前424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东周存在了多少年?
东周存在了515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剧烈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借道东周攻打韩国,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周国与西周国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西周国为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周亡。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中央制度东周前期诸侯国君称公、称侯,只有“蛮夷”之国如楚、吴、越等称王;而东周后期徐州相王则拉开了华夏诸侯称王的帷幕。国君之下设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务的称正卿或上卿,楚国称令尹,亦称相,秦又曾称庶长、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