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实质 从宏观角度来说,反应能否发生是有特定条件的。对生成物而言,两种化合物之间进行成分交换后生成的另外两种化合物中必有水、气体或沉淀;对反应物而言,当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要均可溶于水时反应才能发生。 依据概念和反应条件进行微观探析: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成分,反应前反应物中各离子是以一定比例共存的,在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离子种类和个数不变,但随反应的持续发生,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断减小。 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相互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离子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
复分解反应是什么意思
复分解反应的意思是: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要理解它必须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酸、碱、盐溶液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形成的,即参加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并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质(又称作反应物)经由化学变化转化为不同于反应物的产物的过程。化学变化定义为当一个接触另一个分子合成大分子;或者分子经断裂分开形成两个以上的小分子;又或者是分子内部的原子重组。为了形成变化,化学反应通常和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有关。特别注意化学反应不会以任何方式改变原子核,而仅限于在原子外的电子云交互作用。虽然核变形后可能会引发化学反应,但是核反应与化学反应无关。
复分解反应类型有哪些
具体如下:1、碱性氧化物+酸→盐+水例如:Fe2O3 + 6HCl =2FeCl3 + 3H2O2、酸+碱→盐+水例如:HCl + NaOH = NaCl +H2O3、酸+盐→新盐+新酸例如:H2SO4 + BaCl2 =BaSO4↓ + 2HCl4、碱+盐→新盐+新碱例如: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5、盐+盐→两种新盐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从宏观角度来说,反应能否发生是有特定条件的。对生成物而言,两种化合物之间进行成分交换后生成的另外两种化合物中必有水、气体或沉淀;对反应物而言,当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要均可溶于水时反应才能发生。依据概念和反应条件进行微观探析: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成分,反应前反应物中各离子是以一定比例共存的,在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离子种类和个数不变,但随反应的持续发生,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断减小。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相互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离子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大部分情况为水溶液)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反应体系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反应 。一、概念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 即:AB+CD=AD+CB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这是能够观察到的宏观现象,生成沉淀、气体或水都会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反应沿着正向进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化合物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化合物;相交换,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价不变,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合价都不变。二、实质从宏观角度来说,反应能否发生是有特定条件的。对生成物而言,两种化合物之间进行成分交换后生成的另外两种化合物中必有水、气体或沉淀;对反应物而言,当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要均可溶于水时反应才能发生。 依据概念和反应条件进行微观探析: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成分,反应前反应物中各离子是以一定比例共存的,在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离子种类和个数不变,但随反应的持续发生,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断减小。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相互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离子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三、发生条件复分解反应共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实质上,除了对生成物有要求外,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对反应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即当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要均可溶于水,现归纳对比如下: (1)酸+盐—→新酸+新盐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如:2HCl+CaCO3=CaCl2+H2O+CO2↑(2)酸+碱—→盐+水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如:H2SO4+Cu(OH)2=CuSO4+2H20(3)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如:Na2SO4+BaCl2=2NaCl+BaSO4↓(4)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氨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 NaOH+NH4Cl=NaCl+NH3↑+H2OFe(OH)3与NaCl不发生反应方法指导: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沉淀:Ca(OH)2+NaCO3=CaCO3↓+NaOH水:H2SO4+2NaOH=NaSO4+2H2O复分解反应的注意点:1、特别要注意的是,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如【H2SO4+BaCl2====BaSO4↓+2HCl】这个反应中,硫酸的成分(H+和SO42-)与氯化钡的成分(Cl-和Ba2+)互相交换,形成了硫酸钡和盐酸。而例如【CO2+Ca(OH)2====CaCO3↓+H2O】反应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并没有与氢氧化钙的成分互相交换,所以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可以看成CO2溶于水生成H2CO3后,H2CO3再与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同理,CO2+2NaOH====Na2CO3+H2O和SO2+2NaOH=Na2SO3+H2O之类的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如:CaO+2HCl====CaCl2+H2O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