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文曲星下凡”之称,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此诗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在广大群众中影响是非同凡响的。此诗如银河从天而落,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纵横捭阖。有诗以来,无此“惊天地、泣鬼神”之作,难怪后世评论家常常惊叹其海雨天风般的气势,称其“变幻神奇”,“空前绝后”,“太白所以为仙才也!”故此诗居本排行榜之首,为压卷之作。】
李白《将进酒》
在《将进酒》中,李白提到了两个人:岑夫子,丹丘生。 鸣皋山,又名九皋山。它位于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930多米,自然景色迷人,引人入胜,自古文人墨客到此,无不赋诗抒怀。李白在此地纵游,遇见岑勋,从此,岑夫子以酒相待,李太白以诗相邀。诗酒相交,不亦悦乎! 丹丘生,即元丹丘。此兄乃学道谈玄之人,李白称之为“逸人”,李白曾亲口说:“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可见两人友情的境界,已高至异父异母亲兄弟级。另在《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中有“故交深情,出处无间”。 千金裘、五花马 公元736年,李白正值35岁。此时他干谒失败,不久后,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北国的书信。 原来是好朋友元演邀请李白去北国游玩,即元演他老家晋阳,也就是太原。 元演的父亲是太原府尹,因为地处北疆,兼与北方部落打交道的差事,所以他本身又是一名将军。 不过,元老将军向来喜欢诗文,尤其是风格豪壮的一派,所以当他听说儿子带回来的朋友竟然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李白,便当即吩咐帐中开席设宴。 席间,元老将军得知李白干谒心酸,便送了他一件价值千金的北地狐裘,嘱咐他千万不可自坠壮志。 就这样,李白披着“千金裘”,天天被筵请为上宾。“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就是当时的写照。 聚散终有时,李白在太原足足喝了几个月的酒后,终于与盛情之下的元演父子告别。 得知李白去意已决,元老将军特地与李白对碰一碗离别酒,看见他所乘之马甚是驽劣,便命人重新牵来一匹。 李白也是行走江湖之人,定睛一看,竟是“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社会上很讲究马的装饰,常把马的鬃毛剪成花瓣形状,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剪成五瓣的叫五花马。后来演化为一般良骥的泛称。 将进酒,杯莫停 这年初秋时节,李白赶去洛阳,赴元丹丘之约。 不过,元丹丘却要李白稍作等待,指使仆人先行唤来一位名叫岑勋的洛阳隐士。而后三人才携手共赴紫云山中。 岑勋与元丹丘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两人相隔不远,兼且志趣相投,故而成为知交。 对于李白,岑勋一直因未能与他一见而抱憾,这次元丹丘便是要顺道,弥补他的这个遗憾。 大唐的文人隐士,似乎每个都格外嗜酒,刚一到达,元丹丘这个东道主就要先浮一大白,李白自是欢呼响应。 但是,岑勋却笑着制止了,喝酒之前哪能没有祝酒辞?元丹丘立刻明白了,原来岑勋想要亲眼见证李白诗才,于是他也放下了酒杯,只是转而静静地看着李白。 李白一怔,旋即抚须大笑。然后,微一沉吟,他的诗便已经出来了: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不以千里遇,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塞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俄然素书及,解此长调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李白这首祝酒辞,让岑勋立刻浮了一大白,他感叹着李白胸腹果然是藏纳有万千丘壑。若非如此,又怎会随口便吟出这等诗词,举手投足间便使酒里乾坤变成了诗词云海中的万丈光芒。 三人诗酒唱和,很快便已入夜。本来饮于山居,后来也转移至紫云山巅,揽月作陪更具别样风致。 李白凭借明月之光极目眺望,眼见黄河东来,奔腾蜿蜒,仿若可以上溯九天,直追银河。 他览此胜景,心中再不能平,故而暂借汉代乐府古词“将进酒,乘大白”,又作一首劝酒歌,其名日《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一诗,貌似尽是人生苦短的伤悲,以及及时行乐的感叹。 开篇便以排比长句,喻示人生犹如河水之易逝,一去不复返,又以黄河之伟大,反衬人生苦短。就在人们因为意随诗境,陷入到不可抑制的悲戚与感伤之时,李白又道出了酒杯莫停、当醉则醉的人生须要及时行乐的主张,甚至他为此愿意付出才得之宝——干金裘与五花马。 不过,实际上,这些统统都是李白内心释放出的一种表象而已。他之所以敢于“千金散尽”,是因为他有着“还复来”的自信,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于是,《将进酒》这一首劝酒歌,不仅豪迈激昂,充满“酒味”,而且充分体现了李白之心迹。 即便干谒之路充斥着苦难,即便不被世间之人理解援助,但是李白始终坚信,他必然有出头之日,他的未来绝不会埋没于蓬蒿之间。 此诗格调,可谓是李白由心而化出,由灵而歌唱,将元、岑二人的神识与心念,一时冲击得恍若出窍。 然而,看着朋友们久久无言,已然醺醉的李白,只是大声呼喝道:“岑夫子, 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杯莫停......” 名人点评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宋代严羽: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李太白诗集》) 明代杨慎:太白狂歌,实中玄理,非故为狂语者。(《唐诗广选》引) 明代凌宏宪:转折动荡自然(“岑夫子”二句下)。(《唐诗广选》) 明代唐汝询:此怀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唐诗解》卷上) 明代徐增: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而庵说唐诗》) 明代周珽: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清代焦袁熹:“惟有饮者留其名”,乱道故妙,一学便俗。(《此木轩论诗汇编》) 清代王尧衢:太白此歌豪放极矣。(《古唐诗合解》) 清代吴烶:此诗妙在自解又以劝人。“主人”是谁?“对君”是谁?骂尽窃高位、守钱虏辈,妙,妙!(《唐诗选胜直解》) 清代王翼云:此篇用长短句为章法,篇首两个“君不见”领起,亦一局也。(《唐诗合选详解》) 清代吴汝纶:驱迈淋漓之气(“人生得意”一句下)。豪健(末句下)。(《唐宋诗举要》引) 日本近藤元粹:一起奇想,亦自天外来。(《李太白诗醇》)
将进酒的全诗是什么?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译文: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扩展资料:《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将进酒诗句
将进酒诗句如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扩展资料:《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他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