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

时间:2024-11-11 07:14:50编辑:思创君

天宁寺在哪个省哪个市

天宁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
天宁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佛教音乐梵呗的发源地之一。而且天宁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
天宁宝塔始建于2002年4月,于2007年4月30日开光。总建面积2.7万平方米,塔高13层153.79米,为国内4000多座宝塔之最;从底层地宫到顶层钟楼,整座宝塔以佛教文化为主线,以东阳木雕、扬州漆器、常州乱针绣、惠安石雕等手工艺术为表现手法,巧妙地诠释了大乘佛教的诸多教义。


传奇古刹天宁寺

天宁寺 陈晨 摄 天宁寺位于北京市广安门外北面,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当时名为“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年)改名“宏业寺”。唐开元年间改称“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时,该寺数度毁于兵火,寺院建筑几近无存。明永乐年间重建寺院,宣德十年(1435年)改称“天宁寺”,正统年间改称“广善戒坛”。清代再次改称“天宁寺”。 天宁寺是北京现存始建年代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只有始建于西晋的潭柘寺、始建于十六国后赵时期的红螺寺,其始建年代比天宁寺更久远些。 在中国大陆,现有五座天宁寺:一是北京天宁寺,始建于北魏;二是山西平定县的天宁寺,始建于北宋;三是江苏常州市的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四是江苏扬州市的天宁寺,始建于东晋;五是浙江金华市的天宁寺,始建于北宋。 北京天宁寺坐北朝南。山门正中是石拱形券门,券门两侧各有一扇石券窗,券门之上题有“敕建天宁寺”金字匾额。穿过山门,即进入主殿所在的院落。天宁寺的主殿称接引殿,也就是通常寺院中的大雄宝殿。“接引”为佛教用语,有引导、教导的意思。按照佛经上的说法,在释迦牟尼成佛以前,世界上已经有佛——“接引道人”,即释迦牟尼的师父,中国一般称之为燃灯古佛。接引殿后面有一座古塔,即著名的天宁寺塔。1988年,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塔砖雕 陈晨 摄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建于辽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1119年—1120年),为北京最珍贵的建筑艺术之一。在这座砖塔内,还包裹着一座隋塔。相传,隋仁寿二年(602年),阿罗汉送隋文帝一匣舍利,内有几十颗舍利子,隋文帝将其分送全国各地,命建塔供奉。其中一颗,就让来自幽州(今北京)的和尚释宝岩带回宏业寺(今天宁寺),建塔安奉。这便是天宁寺塔的由来。隋代时,天宁寺塔为木塔,到了辽代,在隋塔外面建了现在这座砖塔。天宁寺现存清乾隆年间《御制重修天宁寺碑》记载: 京师广宁门外有招提曰天宁寺,中矗浮图,高十余丈。考图志,隋时建,寺曰宏业,有僧藏舍利塔中。 天宁寺塔建在一个方形大平台上,由砖砌成。塔座是两层八角形雕狮和坐佛的基座。然后是三层仰莲瓣,托起塔身。塔身隐作券门、直棂窗,并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再上是十三层密檐,不设门窗,这是典型的辽、金密檐式塔的形制。 天宁寺塔有两大奇观。一是三层仰莲瓣,有360个莲瓣。过去每月初八,寺僧向每个莲瓣内注油,点燃360盏灯以供佛祖。每当此时,灯光将塔身照得通明,与天上星月相映生辉。远近百姓聚众观灯,飞火流萤,共同祈福。二是十三层密檐,每层系缀风铃,有3000多个铃,每逢风起,铃声铿锵。灯火与铃声,是天宁寺别具特色的景致。 清初著名诗人朱彝尊曾写诗赞曰: 槛外开皇塔,三千六百铃。 天风吹不定,一夜枕函听。 砌咽寒虫语,窗摇独树形。 故人眠未稳,吟傍佛前灯。 康熙年间的查嗣栗也写过一首《塔灯》: 灯明三百六十点, 最好天宁云外塔。 风撼三千四百铃, 恨无梯级上青冥。 这首诗正好映衬了天宁寺莲瓣燃灯、风铃作响的过往。 天宁寺塔由辽宣宗耶律淳所建。辽代时,今天的北京是辽国的南京,也称燕京。辽的都城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称中京。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在位时,命其叔耶律淳驻守南京。辽天庆五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今天的哈尔滨建立金朝,势力迅速强大,南下抢占辽的地盘。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攻陷中京,天祚帝逃到南京(今北京),又向北逃到内蒙古大青山。同年,南京官员拥立耶律淳为帝,尊号“天锡皇帝”,史称“北辽”,封天祚帝为湘阴王。耶律淳仅当了3个月皇帝便因病去世,天祚帝复辟,重新掌握政权,但气数已尽,于保大五年(1125年)被金军俘获杀害,成了亡国之君。辽朝至此灭亡,由金取代。拥立耶律淳称帝的大臣耶律大石掌管北辽军事,在北辽失败后投奔天祚帝,后远遁西域,开立了西辽。 天宁寺塔为耶律淳驻守南京时所建。当时的南京城中心在今天北京广安门一带,天宁寺塔恰在城中心,是当时辽南京最显著的建筑。1992年修缮天宁寺塔时,工作人员在塔的宝顶中发现了一块辽代建塔碑,上刻《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曰: 皇叔,判留守诸路兵马都元帅府事、秦晋国王,天庆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奉旨起建天王寺砖塔一座,举高二百三尺,相计共一十个月了毕。 这里讲的“天王寺”,就是今天的天宁寺。“皇叔”即耶律淳,他当时被封为“秦晋国王”。 天宁寺塔拔地而起近60米,高耸壮美。当时,塔上雕塑均有彩绘,十分华丽夺目,风吹铃响,悦耳动听,灯火通明,光芒四射,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标式建筑。历代都有歌颂天宁寺塔的诗篇。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主持重修了天宁寺,还为修寺写了碑文,赞美天宁寺塔: 天宁古名刹,广福资人天。 宝塔凌空起,相好妙庄严。 清初诗人、文学家王士祯曾是康熙年间诗坛盟主,官至刑部尚书。他曾写《天宁寺观浮图》诗赞云: 千载隋皇塔,嵯峨俯旧京。 相轮云外见,蛛网日边明。 近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曾称赞天宁寺塔:“富有音乐韵律,为古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杰作。” 除了赞美天宁寺塔壮观的诗文,也有叹息其毁败衰颓之诗篇。明初著名画家王绂擅长山水画,尤精枯木竹石。其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的独特风格,人称其墨竹为“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王绂被举荐进京(当时明朝都城是今天的南京),供事文渊阁,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1412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从南京迁往北京的迁都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二年(1414年),他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北京,并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王绂在北京期间,看到了被元末明初战火毁坏的天宁寺,写了《游天宁寺》诗,描绘了当时天宁寺的荒凉景象: 古寺寻幽竟夕晖, 败垣芳草路依微。 鸟啼空院僧何在? 树老闲庭鹤自寻。 值得一说的是,明万历四年(1576年),万历皇帝曾为其母按照天宁寺规模与建制,在今天北京西部昆玉河畔西八里庄修了一座慈寿寺,寺内也建了一座慈寿寺塔,又名“玲珑塔”。于是,天宁寺塔和慈寿寺塔便被称为“姊妹塔”。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慈寿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慈寿寺塔,现在这座塔坐落在玲珑公园里,与天宁寺塔遥相对望。 名人与天宁寺 天宁寺在其漫长的 历史 中,与许多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仅举其二。 一是天宁寺曾是明代高僧姚广孝的居住之处。姚广孝(1335年—1418年),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明初著名高僧、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14岁时在南京妙智庵出家,法名道衍。明洪武三年(1370年),姚广孝跟随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此步入政治生涯。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与燕王朱棣一同前往北平(今北京)镇守,并居住在王府西南方的金元名刹庆寿寺(在今西单电报大楼西侧)。姚广孝每日往返于燕王府和庆寿寺之间,与朱棣共商大事。在他的劝导下,朱棣借明惠帝朱允炆削藩之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下建康(今南京),取得了政权。朱棣即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他负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事宜,一手规划了今日北京城布局。解缙编书失败后,他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永乐大典》是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之一,使其成为明成祖年间的一代勋臣。姚广孝晚年,在明初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姚广孝长期居住于庆寿寺,晚年移居天宁寺,住在天宁寺塔的一个别院,称宗师府。后来,他又回到庆寿寺,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趺坐而逝”。朱棣对此不胜哀伤,停止视朝三日,追封其为荣国公,卜地西山建塔,是为房山区崇各庄常乐村的常乐寺姚广孝墓塔,现仍有墓葬塔和石碑留存。 二是民国著名报人邵漂萍葬在天宁寺。邵飘萍(1886年—1926年),民国时期革命志士、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他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邵漂萍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他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世凯的罪恶阴谋。之后又连续发文,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后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1920年后,邵漂萍致力于介绍马克思主义,赞颂十月革命。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作了大量报道。1926年4月,他因“宣传赤化”的罪名在北京天桥被奉系军阀杀害。1949年4月,毛泽东批文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邵漂萍遇难后,他的好友、《京报》同事及妻子汤修慧将其灵枢放置在天宁寺。张作霖获悉后,派出一队士兵前往天宁寺,欲破棺毁尸。据说士兵到天宁寺后,发生了一件极为奇异的事情,当其手提大刀朝灵柩猛砍时,竟然未砍开灵柩。砍不开灵柩,士兵就想将灵柩抬出寺庙,竟然也未搬动。这样,邵漂萍的遗体终于得以保全,并葬在天宁寺内。 与天宁寺有关的,还有一些趣闻轶事。 比如,传说明代曾长年居住在天宁寺的王世贞写出了《封神演义》。王世贞(1526年—1590年),号弇州山人,是明代文坛领袖,也是嘉靖、万历年间名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应天府尹等职。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对其评价是:“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 史载,王世贞曾为《本草纲目》作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脱稿于万历六年(1578年),经三次修改后终于定稿。为了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于万历八年(1580年)和万历十八年(1590年)两次前往江苏太仓和南京,请曾任刑部尚书的王世贞作序,之后经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应允刻印,历时4年才全部刻完。在《本草纲目》即将出版之时,李时珍告别人世,没能目睹其问世。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史称金陵版。 王世贞在未考中进士时,曾长期寓居天宁寺,还留有诗篇,如《天宁寺大风雨旋霁》: 雁塔衡飙劲,珠林密雨回。 昙花空外散,天乐定中来。 龙出阿罗钵,猊翻般若台。 何因占慧力,孤月乱云开。 有一种说法,王世贞是《金瓶梅》的作者。据传闻,王世贞写了《金瓶梅》后名声大噪,嘉靖皇帝听说了,让他拿最近写的小说看看。因《金瓶梅》中有许多污秽露骨的笔墨,王世贞不敢拿给皇帝看,于是通宵达旦,赶写了一部新书《封神演义》,第二天一早呈给嘉靖皇帝,皇帝很满意。而王世贞连累带吓,头发全白了。此说见于近代蒋瑞藻所著《小说枝谈》: 俗传王弇州作《金瓶梅》,为朝廷所知,令进呈御览。弇州惧,一夜而成《封神演义》,以此代彼,因之头白。 原题:《北京天宁寺观览记》

天宁寺由来

常州天宁寺是乾隆赏封
天宁寺前身称大宁寺,在1945年十月秋的一天,我们袁家村听天宁寺当家方丈主恃“瑶海” 师傅讲了一段大宁寺赏封为天宁寺的故事。相传清乾隆不是旗人所生,是清皇室雍正皇帝把当朝丞相陈阁老(浙江海宁陈世倌)的儿子抱进内宫进行内宫调包,当年,同月同日同辰,皇后生了一个女孩,丞相家生的男孩,皇室用计将男孩抱进内宫,抱出的来的却是女孩,惊得陈阁老目瞪口呆不敢声张,一旦泄宻是杀头,陈阁老无奈辞官出家当云游僧,数十年后,红花会首于万亭潜入内宫将掉包计的来龙去脉告知乾隆,乾隆半信半疑为弄清真相决定微服私访。乾隆带了一名心复仆人,从北京一路南下微服私访,一日到了镇江金山寺看见佛堂有一位胖和尚盘腿闭目打坐一双僧鞋倒放在坐前乾隆上前问道:请问师父法号,胖和尚答我的法号是八乂,请施主随缘吧,因乾隆是微服私访不便多语,主仆二人拈完香返回客栈。乾隆问心复仆人,刚在打座的僧人法号叫八乂,是什么职称随从答万岁调爷,八乂是个字啊,乾隆说,什么字啊,随从答,八字下面加个乂是父字啊,那双僧鞋倒放是何原因呢,随从说江苏苏北口音,鞋子倒啦,就是说孩子到啦,上靣说八乄是父,下句是孩子到啦这不是父子见面了吗?乾隆暗想,父子虽见一面,但末相认,心中的结还未解开。数年之后乾隆二次下江南不一曰乾隆来到常州,那年来常州是夏季,船仃靠水门桥,上得岸在水门桥转悠转悠,街道上的商店旗幌随微风一吹,映上眼前是悦和饭馆,主仆二人走入店内。找雅座倚窗坐下,店小二上前服务,帮着打点酒菜,特别推荐一道金钱并,乾隆吃后一直说味道好极啦,直到若干年之后在皇宫想吃金钱并,闹得御厨房哭笑不得,这是后话。乾隆主仆二人酒足饭饱,一路前往大宁寺而来,二人进山门之后,看见伙房灶头处,有一个胖和尚躺在地上睡午觉,头枕烧火的铁叉二手一字伸直,双脚分开,明白人一看是{天}字乾隆暗啊一声,随从也心知肚明,主仆二人吸取数年前在镇江金山寺的絰验教训,心中已有了主意,。二人不言不语见佛拈香一转香拈完二人巳汗流夹背。主仆就奔主亊堂去,见了方丈,先讨口茶喝,方丈盼付下去上好茶 ,主恃见二位施穿着不一般,当时天又热,又见二位施主拿的象牙骨的折扇,来头不小,待坐定后,方丈便问,二位施主来贫寺拈香还愿还是占卦问事,乾隆边品茗,一面说,香已拈完,请问大师,刚在我俩进得山门看到一位胖和尚,头枕铁叉,二手伸开睡在地上的僧人是什么法号,主持答啊呀,不满施主,没有胖和尚,那有当今{小}天子。乾隆暗惊,我的行踪怎么会知晓,其实原因有二,,陈阁老是云游僧平时不留心,时间一长不免露出破绽。今曰来的二位施主也不一般,所以主持脱口而出没有胖和尚那有小天子,惊得乾隆一直呵呵呵嗯嗯嗯。乾隆内心机密。祓大宁寺主持一言道破,内心想,这主持法力不浅有功力,不能怪罪於他,但心中又不服,想个办法治你一下,有了,乾隆在随从耳旁一五一十关照一下,随从下去办事了,乾隆暗想,我要试探你一下,叫你进退,看你如何处理,不一会随从拿了一篮鸡蛋送给方丈,此时乾隆暗想,你和尚是拿了鸡蛋,道徳不尊是坏和尚杀头之罪。,你要不拿鸡蛋是抗旨也是杀头我看你如何办,这见和尚不紧不慢,去接一篮鸡蛋,一面念,皇上赠我一篮桃,既无核来又无毛,老僧带你上西天,免在人间吃一刀。乾隆一听大喊一声好啊!也脱口而说有赏!随从拿出文房四宝,乾隆提笔在大宁寺的大字上重重赏了一划,从此常州大宁寺改丶会天宁寺,乾隆回京后,拨款拨地重造天宁寺,为纪念老父在天宁寺云游出家,乾隆在北京宣武区也了一座天宁寺,为了老子云游安身,在全囯造了几十几天宁寺,丶称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仅常州一处,民间传说不作历完


常州天宁寺开放时间

千年古刹天宁寺矗立在常州东门外,俯瞰前方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和常州最大的公园——红梅公园。它是常州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刹。其特点有五:“寺大、佛大、钟大、鼓大、宝鼎大”,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亮点:1.常州最大的寺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极为宏伟,祈福有效。2.登上中国目前最高的宝塔——天宁塔,俯瞰常州的城市风光。3.参观天宁塔每层不同的佛教珍宝。13楼有真塔之宝——水晶岩佛。景区级别:AAAA级门票:80.00元(含天宁寺和天宁塔)开放时间:08:30~17:00。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1号运输:乘11路公交车到火车站,春秋乘80路公交车到盐城,乘1路公交车到青峰公园,乘12路公交车到中华恐龙园。另外,乘坐220、23、3、53、78、78A路公交车到达天宁寺。游览路线:1.天宁寺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排列,正门在最南端,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三宝殿。天王庙的东西两侧分别是文殊殿和普贤殿。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分别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广场两侧分别是东罗汉殿和西罗汉殿。玉佛殿东侧是方丈房和客房,西侧是僧房。中轴线西侧还有佛学院、薛洁堂、放生池、达摩亭等建筑。2.其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以“大”和气势恢宏著称。天王殿高23米多,里面供奉的四大天王高7.8米,在国内天王中算是很高的了。大雄宝殿高33米。大厅前面有两个日晷。大殿中央供奉着佛三世,后面是岛观音。二十天分两边。大厅右前角有一座重达4吨的巨钟,左前角有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鼓。3.天宁寺最北边是天宁塔。宝塔前矗立着一对白色九龙柱和两个巨大的福禄寿香炉。塔基被一圈四个伟大的国王和八头大象的青铜雕塑所环绕。塔下有地下宫殿,地上十三层,塔尖是金光闪闪的金刚宝座式塔刹。大柱子、栏杆、天花板、楼梯、扶手、门槛等。塔内全部由楠木制成,每层楼根据不同主题陈列不同的佛宝。佛像、图腾、根雕都非常漂亮,相当于一个佛教博物馆。4.天宁塔有电梯可以到12楼。建议先坐12楼,然后走到顶楼,再一层一层往下走参观。第五层是用吨级沉香雕刻而成的法源堂,第十二层是用珍贵的樟木供奉的古佛殿,第十三层供奉的是塔中之宝——石水晶佛的十方和谐殿,不容错过。在塔顶,有一座重达15吨、高118米的大钟。参考价打三次200元。天宁塔也是登高观景的好去处,常州市区、天宁寺、红梅公园尽收眼底。5.每年12月31日,天宁寺都会举行敲钟迎客活动。重大佛教节日去天宁寺,可以听到天宁著名的白凡。徐志摩在陆小曼的故乡常州做客时,在天宁寺听了白凡的话后,写下了《常州天宁寺听礼告白》。如果你听不到白凡,不要难过。你可以在天宁寺官方网站收听白凡和徐志摩的作品。网站:http://www.tianningsi.org/flash/list.asp?. classid = 866.天宁寺山门东侧的天宁寺如意素食馆可以吃到素食,素面也相当受欢迎。寺内有很多地方与法事物流相通,如普贤殿左侧、文殊殿右侧、三宝殿两侧、天宁塔西侧观音园附近、天宁塔内可请法器等。7.逛完天宁寺,可以去旁边的红梅公园散散步,也可以步行去附近的文化宫商业街,或者乘坐游船去东坡公园参观古运河。


常州天宁寺介绍

  1、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朝贞观、永徽年间,即公元627—655年。

  2、天宁寺,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

  3、这座塔刹包括莲台、象轮、鼓座、火焰板等组成,由75吨黄铜浇铸而成。考虑到安装难度,整座塔刹被分别浇铸成5节,然后逐节套接,浇铸拼接的出色工艺让整座塔刹浑然一体。

  4、在层层宝塔屋檐上,共加盖了5万张青铜铭文瓦,底部是条形的青铜底瓦。瓦上铭文,缘于古代青铜器上铭文而引发的灵感,这一创新设计令青铜铭文瓦获得了国家专利。此外,屋顶的椽子、望板,檐上的斗拱,也全为铜材装饰,不再承重的斗拱由铜皮包出外型,而斗与拱的型制、尺寸则完全按古建法则。在中国现存塔林之中,最具盛名的是少林寺的塔林。


上一篇:16k多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