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名字?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邱小姐。由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外形类似于球形,所以原本代号叫“老邱(球)”,存放原子弹的容器代号为“梳妆台”。因为其上安装了设备,布满了电线,看起来像小姐的头发一样,所以被叫做“邱(球)小姐”。
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眼看着中国制造原子弹这件事就要化为泡影,没有了苏联的支持,当时的我们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央决定缩减开支,就算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再恶劣,也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核武器研究出来!
为了牢记1959年不安的6月,大家就把这个计划叫做596计划。
经过多年努力,第一颗原子弹终于试爆在即。这时,周总理说,要搞一套密语出来。
想来想去,大家就决定把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定为邱(球)小姐,把那个装原子弹的容器叫梳妆台。因为那里连接几十个雷管,有很多电缆线,就像头发一样,动起来像梳辫子似的,很形象。
研制过程: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
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中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
我国首颗原子弹外号叫“邱小姐”。1964年10月,中国首颗原子弹“邱小姐”爆炸成功。在经历二战之后,铁幕落下,全人类开始面临最严重的核威胁。霸权之下,毛主席决定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工业,打造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1959 年 6 月(596 的由来),苏联拒绝向我国提供援助,因此当时的科学家们别无选择,只好用手摇式计算机、调动二十多个省份的 900 多间工厂生产铀-235。经历艰苦卓绝的四年后,我们生产出来自己的铀-235,研发出了自己的原子弹“邱小姐”。没错,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便定为邱(球)小姐,而我们则把那个装原子弹的容器(触发管)叫作梳妆台。有网友表示,原子弹装配,密语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原子弹在塔上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原子弹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气象的密语为血压;原子弹启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邱小姐”的名称来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的国防事业还不是很发达,因此美国的侦察机经常出现在我国上空。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提出要防止中国拥有核武器,他们甚至还曾经和苏联密谋袭击我国的核试验场,这让我国的核武器研发举步维艰。那时他们还经常对中国的电台信号进行监听,为了保护核武器研发的相关机密,必须要给核武器相关的内容设立代号。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为原子弹取名。美苏等国在研发核武器的时候,都是先制造核爆炸装置,再进行武器化开发,而中国则是直接进行武器级核弹的设计和开发,因此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外形圆滚滚的,很像一个皮球。工作人员便将其称为“球”小姐。后来研究者们又将“球小姐”改称为“邱小姐”,这样一来即使外国势力窃听到情报,也会认为这指的是一名姓邱的神秘女性。之后研究者们又为其他术语设计了一套与之相关的代号,比如装原子弹的容器就被称为“梳妆台”,其装配则叫“穿衣”,为其接上雷管则被称为“梳辫子”。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邱小姐
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原子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给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扩展资料:研制原子弹任务十分艰巨,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用计算尺、算盘,进行理论计算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核集团专家 王方定: (有人说)中国人想做原子弹,把裤子卖了你也不一定做出原子弹。当时有一种气概,二万五千里长征我没赶上,这个我赶上了,自然是非要做出来不可。1964年1月,高浓铀235研制成功;5月1日,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原子弹部件;6月6日,青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比一模型爆轰试验。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出惊天巨响,已经指日可待。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中国的第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
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费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结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资料,中国在到80年代初为止的整个核计划上 (第一代核武器的发展研制与工业体系建设),投资相当于一个宝钢规模的钢铁厂——据此估计是300亿人民币。1955年1月15日,中国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如果以此计算,十年间平均每年的原子弹发展费用是2.8亿。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国首颗原子弹研制工程,并以1959年作为计算起点,每年的费用是4.7亿。如果极端计算,从1962年正式启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计划开始,三年间平均每年费用是9.3亿元。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1964年10月16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从此,中国步入了拥有核武器国家的行列,我们不再惧怕任何大国的核威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我国于1955年开始筹建核工业。1959年,苏联撤走了支援中国的专家,中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工业。1962年,我国成立了以总理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负者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我国的核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成为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发射第一颗原子弹的意义:1964年,理应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成功爆炸了独自研制的原子弹。这是一次让中国人挺直腰杆的爆炸,这也是一次符合中国国际地位的爆炸,这也是一次更好促使核平衡的爆炸。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中国政府宣布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第一个有核国作出如此承诺,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这也说明中国相关的核工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初步具备核武器的研制能力,相关的投掷手段,肯定了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实际制造阶段。而且当时对外政策已经开始出现实质的改变(腰杆硬了)。中苏力量对比出现质的改变,美国高层对华的态度也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