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的武王叫什么名字?
武王伐纣的武王叫姬发。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 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为政举措:周王朝建立后,所面临的政治形势相当严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统治如此大的区域,担心诸侯叛乱。为了巩固政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武王决定按功行赏,调整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先后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为了控制广阔的新征服区,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
武王伐纣武王是谁
“武王伐纣”的武王是周武王,“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出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武王是哪个朝代的
武王(约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3年)即周武王,是西周王朝的君主。周武王姬发(?―约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
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杀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武王征商的战役名称
武王征商的战役名称介绍:武王征商的战役是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具体过程:公元前1046年1月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子辛惊闻周军来袭,因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诗经大明》 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逸周书克殷》记载 :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子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影响: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我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武王征商的时间和战称
武王征商的时间和战称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关于牧野之战发生的年代有很多说法。根据《国语》记载:“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竹书纪年》记载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27年。《尸子》记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木星)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也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根据计算推算出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利簋》铭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早晨),岁鼎克昏辰,夙(日出)有商”,“岁鼎克昏”是指岁星、昏星(水星)位于金星的两侧,三星鼎足,可推断牧野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1050年12月28日早晨6、7点钟。明代黄道周有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53年(戊子岁)之说。黄宗羲的《历代甲子考》与《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记载武王克商发生在前1122年(己卯岁)。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998年12月20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江晓原结论,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周朝开国皇帝是谁?
周朝开国皇帝:姬发。西周建立者。又王次子。即周武王,周文王死后第四年春,他乘商军主力在东南,商王纣众版未离之机,率兵车三百乘,虎责(勇士)三千人,联合庸、蜀、羌、聚、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东向伐纣,经孟津进抵牧野(今河南淇县)。因商军阵前倒戈,乘机取胜,遂灭商建周,建都镐(今陕西西安西)。灭商二年后去世。号称“宗周”。庙号武王。
周朝共有几位皇帝?你知道哪些呢?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共经历30代一共有37个皇帝,共计存在约为791年。1.西周皇帝西周皇帝一共有13个皇帝分别是:周武王——姬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50年—前1045年,周成王——姬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4年—前1008年,周康王——姬钊,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07年—前982年,周昭王——姬瑕,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81年—前963年,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62年—前908年,周共王——姬繄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07年—前896年,周懿王——姬囏,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95年—前871年,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0年—前862年,周夷王——姬燮,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61年—约前854年,周厉王——姬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53年—前841年,周宣王——姬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8年—前782年,周幽王——姬宫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81年—前771年,周携王——姬余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前760年。2.东周皇帝东周皇帝一共有26个皇帝分别是:周平王——姬宜臼,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1年—前720年,周桓王——姬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20年—前697年,周庄王——姬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7年—前682年,周釐王——姬胡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82年—前677年,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7年—前675年,王子颓——姬颓,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4年—前673年,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3年—前652年,周襄王——姬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52年—前619年,周顷王——姬壬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9年—前613年。周匡王——姬班,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3年—前607年,周定王——姬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07年—前586年,周简王——姬夷,在位时间为公元586年—前572年,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72年—前545年,周景王——姬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45年—前520年,周悼王——姬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周敬王——姬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前477年,周元王——姬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77年—前469年,周贞定王——姬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69年—前441年,周考王——姬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41年—前426年,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26年—前402年,周安王——姬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02年—前376年,周烈王——姬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76年—前369年,周显王——姬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前321年,周慎靓王——姬定,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21年—前315年,周赧王——姬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5年—前256年,昭文君——姬杰,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56年—前249年。